对于35岁以上的朋友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会逐渐放缓,血脂水平也更容易受到日常饮食的影响。血脂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跟随医生的脚步,聚焦两个关键血脂指标,提醒一下:这3大类食物,提升血脂最狠,千万要当心!

一、两大血脂指标解读
1. 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反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总体指标,过高时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正常成年人TC应控制在5.2 mmol/L以下,超标越厉害,血管堵塞风险越高。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又被称为“坏”胆固醇,是最容易在血管内皮下沉积的胆固醇类型。LDL-C每升高1 mmol/L,冠心病风险就会增加约20%~30%。理想水平应低于3.4 mmol/L,心血管高危人群则需更严格控制在2.6 mmol/L以下。
二、饮食对血脂的深远影响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就像是血管运行的“燃料”。如果饮食中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偏高,就会直接推高TC和LDL-C水平。反之,摄入更多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改善血脂谱。

饮食影响血脂的路径主要有:
胆固醇摄入:食物中的胆固醇经小肠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增高TC。
脂肪酸构成: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抑制肝脏对LDL-C的清除,导致血液中“坏”胆固醇积聚。
膳食纤维缺乏:膳食纤维可结合胆汁酸,促进其排泄,并迫使肝脏动员更多LDL-C合成胆汁酸,降低血脂水平。
三、3大类易升血脂的“隐形元凶”
1. 高饱和脂肪食物
- 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能够显著提高TC和LDL-C水平。

2. 高反式脂肪食品
- 如部分人造黄油、糕点油炸食品、速冻点心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不仅抬高LDL-C,还降低“好”胆固醇HDL-C。
3. 高胆固醇食材
- 如蛋黄、虾蟹、海鲜卵类等,虽富含优质蛋白,但胆固醇含量极高,过量食用容易让TC飙升。
四、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调控血脂
1. 选择优质脂肪: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替代黄油和椰子油。
2. 增加膳食纤维:每日保证25 g以上的全谷物、水果、豆类、蔬菜摄入,既饱腹又帮助降低胆固醇。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类、禽肉去皮瘦肉、豆制品和低脂乳制品,兼顾营养和血脂控制。
4. 控碳水的质量:尽量少吃高GI(血糖生成指数)精白米面,优选糙米、燕麦等复合碳水,有利于血脂和血糖双重管理。
五、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
1.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可显著提升HDL-C,并促进LDL-C代谢。
2.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每降低5%,LDL-C可下降约8%,同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血压也会改善。
3. 戒烟限酒:香烟和过量酒精都会造成血脂紊乱,戒烟后HDL-C水平能稳步回升。

4. 充足睡眠与减压:每晚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学会深呼吸、冥想等减压方式,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
六、何时需要专业诊疗
如果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连续2~3个月复查仍发现TC≥5.2 mmol/L或LDL-C≥3.4 mmol/L,尤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重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并给出他汀类等药物干预方案,配合长期管理,才能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脂管理是一场持久战,不仅仅靠一时的节食,更在于日积月累的健康习惯。牢记“2个血脂指标”和“3大类升脂食物”,从今天起,做出明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选择,让你的血管常清畅,心脏常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