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教导队,成立于1927年底,算是我军第一所较为正式的干部学校。教导队队长吕赤,是四川人,黄埔四期毕业的学员,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别看他的名字不太起眼,后世鲜有人知,当时他手下可是有两个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下级。
这两人分别是陈士榘、陈伯钧,他们都是教导队的区队长兼教官,跟教导队副队长差不多。1928年春,教导队随毛主席亲自率领的红一团外出作战,一举攻克了位于湖南的酃县。
当时敌人驻守酃县的部队不是地方保安团,而是一支装备齐全的正规军;因此,我军战后缴获颇丰,各种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都有。陈伯钧不知从哪搞到一把做工十分精致的手枪,他拿到后就爱不释手,时不时拿出来擦一擦、端详一下。
但美中不足、令人无比可惜的是,因枪的上任主人日常存放不佳的原因,手枪受潮,枪的扳机处有明显的锈斑,不用力根本扣不动。为了弄掉这烦人的锈斑,陈伯钧经常进行反复擦拭,试图让它变得没那么难看、不那么不好用。
吕赤见状,便开起了玩笑,说:“什么破手枪啊,枪栓都拉不开,扔了算了,别拿着当宝了,浪费时间。”当时在红军中,手枪可是稀罕物,它的威力和射程虽说不如人意,但它的便携性和自动连发功能,却是有奇效,在战斗中好用得很,因此当年广受各路武装、各级指战员的青睐。
以手枪为根基成立的手枪团、手枪队,是我军最早的特种部队之一;由此可见手枪在当时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高、多么大。
陈伯钧对吕赤的话很不服气,他将撞针、弹簧等手枪零部件拆下,并找来煤油用心擦拭。经过一番努力,这支精致的手枪,终于不再是样子货,变成能操作自如的杀器了。他立即想找吕赤证明,显摆一下,可吕赤带人去别地工作,要好多天才能回来。
多日后,吕赤终于回来。他一回来,陈伯钧就拿着手枪找了过去,笑着说:“看看,这还是破手枪吗?”吕赤见陈伯钧还记得这事,便也笑着回了句:“怎么,这破枪你还没丢啊。”
陈伯钧有些气恼,把枪对着吕赤,说:“你不信?我给你试试看!”陈伯钧随即十分自然地扣下扳机。一瞬间,令陈伯钧、吕赤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枪响,子弹飞出,直冲吕赤脸颊,血液喷涌而出。
吕赤应声倒地,双眼直愣愣地瞪着天空。陈伯钧吓傻了,自己竟然忘记把子弹给取出来。等他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陈伯钧跪在吕赤身旁,泣不成声地呼唤他的名字,但吕赤已停止呼吸,就是大罗神仙来也救不回了。之后,士兵委员会的人围了上来,将陈伯钧送到还是毛委员的毛主席处。
毛主席得知了这场悲剧的前因后果后,便跟大家讲起了道理:“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这是玩枪走火害了人命。他们一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是武汉军校出来的,表现都不错。这样的人才我们都很缺呀。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你们看,已经打死了一个人,是否还要再打死一个。”
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也就没要求“一命偿一命”,不过陈伯钧也受到了惩罚,挨了一百下板子。多年后,陈伯钧因立下卓越战功,成为开国上将,也算毛主席没白给他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