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一大将、两上将下馆子,结果一进门就被服务员问住了

今人说古 2024-01-12 23:42:58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陈赓、李克农、陈士榘,一大将、两上将,一同到首都机场,给东欧的一个军事代表团送行。这三位有些交情的将军,因各自工作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这次撞上了,于是一致决定在工作结束后,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

陈赓提议:“新街口有家西安饭庄,是陕西风味的。咱们离开延安也有十年时间了。既然没法特意回去一趟,我们就去那饭庄回忆一下当年的味道和感觉吧。”陈士榘和李克农都点头表示了同意。

他们三人从机场赶到新街口的西安饭庄,都不用看菜单,就熟络地点好了几道陕西风味的菜肴。当时的饭店都是先结账买单、后上菜吃饭的。服务员记下他们点的菜后,就望着这三位将军,等着他们付钱了。

陈赓、李克农、陈士榘和服务员四人,一起大眼瞪小眼,双方都不知道彼此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见三人衣着不凡、警卫随身,也不是吃白食的样子,就提醒了一句:“请问哪位先生买单?”

陈赓、李克农、陈士榘这才恍然大悟,但又是一阵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三个都没有在身上带钱的习惯,而且也很少在外面吃饭,所以一时间就没想起要先买单、后吃饭的规矩,更掏不出钱结账。

这三位开国将军,没有以势压人,逼人先上菜、后付钱;他们遵守“不付钱、没饭吃”的规矩,没有让饭庄里的人为难。陈士榘喊来警卫员,让他赶紧回自己家取钱,自己三人就在这等着。

很难想象,陈赓、李克农、陈士榘这种级别的干部,竟然还能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吃饭“掏不出钱”。当时是没有报销一说的,更没有下属提前帮忙安排。等了好一会,警卫员取来了钱,饭庄拿到了钱,才开始炒菜、上菜。

有一个菜上桌后,立即引起了陈赓、李克农、陈士榘三人的特别注意:红烧肉。李克农指着红烧肉说:“这在战争年代是最解气的东西!”陈赓也附和道:“是啊,那个时候,一年也吃不到几次。”陈士榘表示赞同,并说:“毛主席最喜欢吃红烧肉了,他老人家从小就喜欢。”

回忆起往事,陈赓感慨,长征到达陕北、进行整编时,为庆祝长征的胜利,他们痛痛快快地吃了一次红烧肉;陈赓不太确定地询问陈士榘:“那次红烧肉好像是你搞到的。”

陈士榘点了点头,说当时自己是红一军团的供给部部长,为了搞到这么多猪肉,自己费了好大的功夫。李克农也记得,带着满满的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条件困难、伙食艰苦啊,干部和战士见到红烧肉哪是吃啊,简直就是扑。”

李克农的妙语,成功逗笑了自己和其他两人。紧接着,陈士榘毫不客气地揭起了陈赓的老底:“你还笑,你那时候也是狼吞虎咽,一边吃还一边盯着我脱下来的鞋,吃完饭就把我鞋穿走,把自己旧鞋留下,害我找了半天。”

陈赓挤眉弄眼地笑着说:“有这回事吗?我怎么不记得。”陈赓和李克农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离世,唯有陈士榘一人长寿,差点活到21世纪。陈士榘曾无比纠结地假设,陈赓和李克农活到1966年后,该是怎么个情况?

他认为陈赓和李克农,应该在那十年里被“倒”下,这样就有一身清白;如若不然,他们的身后声名恐怕会不太好。

80 阅读:32384

评论列表

谈谈

谈谈

15
2024-01-18 08:56

小小的故事展现大大的品德。

那些年

那些年

5
2024-06-25 12:42

“买单”粤语“埋单”是香港九十年代初传入广东再到内地的

用户93xxx68

用户93xxx68

2
2024-04-07 10:18

那时候有“买单”吗?[呲牙笑]

今人说古

今人说古

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