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小识
(1)经文:《灵枢·本输》:“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对于这句话,《内经》注家岐说各异,非常纠结。
(2)小识:金栋按:少阳,《甲乙经》卷一第三及《太素》卷十一《本输》均作“少阴”。
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说:
“少阳,指手少阳三焦。将,统领之意。对‘两脏’有不同的理解:一认为指膀胱与三焦,如《类经》……;二认为指肺与三焦,如《灵枢集注》……;三是《太素·卷十一·本输》《甲乙经·卷一·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少阳’并作‘少阴’……三说各有所据,并存之,以待进一步研究。”
此罗列诸说,乃取各打五十大板之义,没有原则。
对于这句话,还是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考证分析言之有据,说之有理,正确到位。
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说:
“考此三句文字,原有错简,其‘少阳属肾’一句,《甲乙经》卷一第三、《太素·本输》均作‘少阴属肾’。其‘肾上连肺’一句的‘肾’字为衍文,《甲乙经》卷一第三止作‘上连肺’,无‘肾’字,可证。这样校正后,其文就是‘少阴属肾,上连肺,故将两藏’。……其义本自清楚,就是说的少阴经脉归属于肾而上连于肺,所以它的经气行于肾、肺两藏,和《灵枢·经脉》所谓‘肾足少阴之脉’、‘属肾’、‘入肺中’之文同义。这从《素问·水热穴论》中‘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之文亦可得到理解。其实,这三句的前后文,从‘肺合大肠’句起,至‘是六府之所以合者’句止,是论述‘六府之所以合’的。这三句插入中间,与前后文均不相属,实为他篇之文错简在此。注家不知,每将这三句与其前后文拉扯在一起,混加注释,故愈注而愈晦。古人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此话虽嫌言之过甚,然对于阅读古书来说,亦颇有一些道理在焉。”
上述李教授考证分析甚为合理。此错简经文,亦或后人沾注混入正文。
而“阴”(隂)、“阳”(陽)二字之繁体迥异,很难传抄刻误,或系据《甲乙》《太素》之文妄改,欲使前后文意衔接之医理合理。殊不知,如此致两千年岐异各说。然无论“少阴”肾,抑或“少阳”三焦,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予解说,其结果并非合理,却“愈注而愈晦”,实乃错简衍文矣!是否给古今注家开了一个玩笑耳?!
原经文“少阳”二字,龙伯坚、龙式昭父子编著《黄帝内经灵枢集解》已据《甲乙经》改为“少阴”,而刘衡如校勘本《灵枢经》、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郭霭春《灵枢校注语译》(此三家之校勘,被学界誉为最权威的通用标准版本)及杨鹏举校注《灵枢经》等皆改为“少阴”,甚是,而朱燕中《灵枢真意集成》仍作“少阳”而发挥演绎其“知识要点”。然于错简说多数注家皆未提及。憾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