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到底有多厉害?除了战功彪炳外,他还一直在为卫氏谋篇布局!

黄忠谈历史 2023-07-01 02:36:03

提到卫青,大多数人只记得龙城飞将,卫青第一次出征,便奇袭了匈奴人的圣地龙城,也是那次四路出兵中唯一获胜的人,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全军覆没,李广不仅全军覆没,自己还做了匈奴人的俘虏!卫青呢?他率领着自己的这支孤军长驱直入,直捣匈奴人的后方,达到了匈奴人的政治中心龙城,这一战是汉匈战争史上,汉军首次在大规模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也为汉武帝继续对匈奴人用兵提供了理由!在此之前,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马邑之谋的失败,尽管大行令王恢被杀,但明眼人都知道,罪不在王恢,而在汉武帝刘彻这个决策者身上,想毕其功于一役,这种想法本身就幼稚又可笑!

此战也奠定了卫青汉军主将的地位,在霍去病横空出世之前,大汉对匈奴的战争一直由卫青来主导!卫青在军事方面的天赋,被汉武帝充分的挖掘出来,逐渐取代了李广、韩安国这些旧将,连公孙敖和公孙贺这些平庸之辈,也跟着卫青混得风生水起!

但如果您认为卫青只是懂军事,而不懂政治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低调谦和的卫青,在政治方面也是一个高手,早就在为卫氏进行谋篇布局,构建了一个从军事到政治,乃至地方豪强、游侠势力一起构成的强大网络,也让卫氏一门五侯,成为西汉历史上的最强外戚。

军事:帝国双壁,无往不利!

首先说军事方面,在霍去病入军旅前,大汉的军队唯卫青马首是瞻,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无上的荣耀和无限的权力,但卫青知道,那也意味着无限的危机!尤其是在汉武帝手下办事,你的能力太强,权力太大,只能让皇帝如芒在背!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不除不快!因此卫青将霍去病推荐给了汉武帝,霍去病很有能力,做了郎官不久,就被汉武帝连续提升,并且在第一次出征的时候,还给霍去病配备了大汉最精锐的骑兵!随着霍去病的崭露头角,汉武帝对于卫青似乎越来越疏远,出征的时候会安排卫青、霍去病各领一军,却会把最精锐的人马,最充足的补给,全都优先配给霍去病!

于是两个大司马大将军出现了,一个是卫青,另外一个则是霍去病。原来在卫青府上的那些门客,见风使舵纷纷离开,转投到了霍去病府上,曾经门庭若市的卫青府,变得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当平阳公主抱怨几声时,卫青笑了笑,他对妻子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霍去病也是咱们卫家的孩子,他有出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平阳公主忧虑的说:“卫青,我感觉这是陛下刻意疏远他,通过提拔去病来打压你这个大将军!”卫青苦笑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做臣子的,最重要的是听从命令,陛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有人说武汉武帝提拔霍去病,就是为了打压卫青的势力,进而达到削弱卫氏的目的,实际上换个角度来想,当初将霍去病推荐给汉武帝的人,正是卫青!无论霍去病和卫青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对立,从本质上讲,两个人都是卫氏的柱石,只要有他们在,卫太子刘据的地位就稳如泰山,卫氏家族也会坚若磐石!因此,与其说霍去病和卫青的对立,是汉武帝故意制造矛盾形成对立分化卫氏,倒不如说两个人之间早有默契,或者干脆说是卫青为了避祸的一次高明布局。通过主动创造一个对手的方式,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你说卫青高明不高明呢?

有人可能会说,那李敢殴打卫青,导致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件事又怎么理解呢?你说李敢只是因为李广之死,而怨恨卫青才大打出手的?在我看来,李敢的背后一定有人驱使,而这个人显然不是霍去病,那么还有谁能够驱使关内侯李敢,去殴打大将军卫青呢?在我看来,除了汉武帝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此能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挑起卫霍的矛盾!结果卫青选择了隐忍,不仅没有处置李敢,还告诉身边的人,谁也不能把这件事泄露出去,绝对不能告诉霍去病!卫青了解霍去病,这个孩子和自己性格截然不同,自己低调、隐忍、谦让,而霍去病则是锋芒毕露、从不让人!

但是纸里包不住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最终还是被霍去病知道了,但奇怪的是霍去病一反常态,并没有立刻发作!反而选择过了一段时间后,在汉武帝带李敢和自己,去上林院狩猎的时候出手!要杀死李敢办法很多,霍去病完全没有必要当着汉武帝的面去做,这不是完全不把汉武帝当外人吗?你当着汉武帝的面杀人,是长了几个脑袋?在我看来,霍去病可不是没有政治头脑,李敢为什么殴打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在动手前,一定是做了一些调研的,对于他得出的结论,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霍去病敢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李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示威!

汉武帝当时的反应是把这件事压下来,说关内侯李敢是被鹿角所杀的,你认为汉武帝这样做只是惜才?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汉武帝不这么说,而是选择处置霍去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以霍去病的性格,难道会束手待毙?连一向以仁厚闻名的卫太子刘据,在面对江充的逼迫时,也选择了反戈一击,你说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时,霍去病会怎么选择?陪伴在汉武帝身边的近臣韩嫣,当时已经是冷汗直流,因为他知道,汉武帝马上要做出的选择很重要,稍有不慎的话,整个事件便会走向不可控制的地步!汉武帝选择了把这件事压下去,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野鹿的鹿角所杀,随后霍去病远离了京城,并在一次远征途中病逝!

横暴:主父偃的死因,可不仅仅是急功近利的原因!

霍去病死后,卫青更加低调,汉武帝刻意提拔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这么做的目的卫青很清楚,无非是想削弱卫氏!但李广利怎么能和自己相比,自己在军中建立的威望无人可及,不是你想取代,就能取代的了的!同时在朝堂之内,也早有卫青的布局,第一个就是齐国人主父偃!主父偃初到京城的时候,便去拜会了大将军卫青,卫青也难得的,在汉武帝面前推荐了主父偃!汉武帝选择了无视,对于卫青推荐的人,他是有所警惕的,倒不是担心主父偃没有真才实学,而是担心主父偃是卫青的人!

大家只记住了主父偃建议修建朔方城,眼见其行推恩令,还有就是逼死齐王、燕王,他的自我评价是横暴!在我看来,主父偃就是朝堂上的霍去病,在政治上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这和霍去病的风格很像!更重要的是在史书记载里,主父偃曾经为卫子夫立后,立下汗马功劳,至于具体干了什么事,史书上没有更具体的记载,据我推测,可能是主父偃以手里掌握的证据为要挟,要求他们赞同立卫子夫为后的事!对于汉武帝而言,主父偃和霍去病很像,都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一旦失去控制,就容易伤及主人!因此,当主父偃犯了众怒,导致诸侯们纷纷参奏他的时候,汉武帝果断的选择了放弃他,除了汉武帝嘴上说的主父偃急功近利外,还有另一层的原因,主父偃在朝堂,卫青在军中,这两个人一文一武,试问天下间还有谁能与之对抗?

看到负责传旨的张汤时,主父偃说:“我要面见陛下!”张汤冷哼了一声,“恐怕这辈子你都没有机会见到陛下了!”

巫蛊:搞定了陈阿娇的张汤,可不仅仅是个酷吏!

接下来说说张汤,除了酷吏,汉武帝的近臣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审理陈皇后巫蛊案的主审。卫子夫要上位,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扳倒陈皇后,当初王娡上位前,就是薄皇后退位,她和栗姬才有了机会的。陈阿娇除了没有为汉武帝生下一儿半女外,实际上是没有明显过错的,有人说陈阿娇善妒,妒忌能作为罪名吗?于是发明了腹诽的张汤出场了,他的作用就是扳倒陈阿娇,好把皇后的位子腾出来,让卫子夫上位,你可以说这是汉武帝的安排,但如果说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卫子夫和卫青,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话,没有人会相信的!

连腹诽都能想出来的张汤,给陈阿娇罗织罪名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巫蛊的罪名就被炮制出来了。张汤向汉武帝汇报说:“陛下,陈皇后对巫蛊供认不讳,并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您看?”“什么叫没有关系?她都没出过门,怎么会认识那么多懂得巫蛊之术的奸人的,这里面一定有串联,一定有人煽风点火,有人在推波助澜,严查,要把这些心存侥幸的人,全部给我挖出来!”张汤等的就是这句话,这下子可以把陈阿娇和馆陶公主刘嫖的势力,连根拔起了!受到这件事株连,而被斩首或下狱的人不计其数!

张汤窥视丞相之位很久了,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代理了丞相之权,但是汉武帝一直没有把丞相的位置给他,反而在张汤与丞相庄青翟争斗时,把两个人全部干掉了。在我看来,张汤和卫青以及卫氏的关系,是很难说的清楚的,说他们没有关系,你能信吗?

游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郭解,西汉最后一位大侠,当汉武帝决定把一些地方豪族及游侠迁徙到茂陵时,郭解也在名单之内。结果一向不怎么过问政事的卫青说话了,他主动找到汉武帝,替郭解求情,说郭解不过是个布衣,一定是底下的人搞错了,他还达不到迁徙茂陵的条件。汉武帝听后,笑着回答说:“家贫?布衣?就凭他可以找到你这个大将军为他求情,就证明他家不贫,更不是什么布衣,名满天下的大侠郭解,你卫青认识,难道我这个天子会不知道吗?”

卫青立刻退了下去,不久后郭解因为翻案被审问,负责审理的官员上奏,认为郭解无罪,丞相公孙弘说:“陛下,郭解自己确实没有杀人,但是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会有人替他杀人,这样的人罪过比直接行凶更大,因此郭解非杀不可!”汉武帝点了点头,于是郭解郭大侠人头落地,这次卫青选择不说话,主父偃被杀的时候,卫青也是躲得远远的,尽管内心很痛,但是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汉武帝把自己多年来的布局,一点点的定点清除掉!

军事上有卫青、霍去病,朝堂上有主父偃、张汤,江湖上有可以呼风唤雨的郭大侠郭解,后宫则有母仪天下的卫子夫卫皇后,就这个配备,足以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放弃幻想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114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