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当地时间9日晚落下帷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以及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所获议席减少幅度较大,欧洲议会向右倾斜明显。
本届欧洲议会选举于6日至9日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举行。9日,德国、法国、意大利等21个欧盟成员国举行投票。作为欧盟的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是欧盟核心机构之一。欧盟各成员国在欧洲议会所拥有的席位,总体以国家人口数量为基准、经政治协商后确定,人口较多的国家所拥有的议席也相对较多。在本届欧洲议会的720个席位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分配到的席位较多,分别有96席、81席和76席,而人口较少的塞浦路斯、卢森堡和马耳他只有区区6席。
欧洲议会的议员由各成员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一般来说,当选议员在欧洲议会中按照党派组成跨国党团,议员更多是依据党团的政治诉求展开日常工作。截至布鲁塞尔时间10日凌晨1时13分(北京时间10日7时13分),欧洲议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189席,比上届议会增加13席;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获135席,减少4席;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获83席,减少19席;右翼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获72席,增加3席;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党团获58席,增加9席;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获53席,减少18席;左翼联盟党团获35席,减少2席。
尽管中间派主流政党在欧洲议会中保持总体多数,但整个欧盟的极右翼政党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
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的执政党"复兴党",惨败于马林·勒庞(Marine Le Pen)带领的极右翼"国民联盟"("复兴党"得票率为14.6%,而"国民联盟"为31.5%)。
在德国情况也类似。德国右翼政党"另类选择党"得票率为16%,高出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执政党"社会民主党"14%一截。执政联盟的绿党则从21%降到12%。
意大利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意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意大利兄弟党得票率达到27.7%,中左翼的意大利民主党以23.7%的得票率紧随其后,民粹主义的五星运动党排名第三,得票率为11.1%。
奥地利极右翼政党奥地利自由党以25.7%的得票率位居榜首,略高于得票率为24.7%的执政党人民党。
欧洲国家政策集体向右转继续加速,反移民,反对援助战争,排外等保守策略将逐渐成为主流(和美国共和党的政策大同小异),各国右翼政党施政方向在于打破中左翼政党的暧昧倾向,寄希望于重新联合俄罗斯,破坏中俄紧密的合作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打个比方吧,拿前一阵子美国政府宣布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船舶等领域。欧洲就在讨论跟不跟进?长期主张加强欧洲贸易防御措施、实施强有力产业政策的法国就很积极,一直在敦促冯德莱恩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展开反倾销调查。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主要汽车品牌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德国就很难下决心。没有行业和成员国足够的支持,裁定倾销加征进口关税是很难落地的,但如果政治转向就不好说了。
马克龙撂挑子的“前奏”
如果说极右翼势力在此次选举中势力上升并未出人意料的话,马克龙在选举初步结果出炉后宣布将解散法国国民议会,便成了此次选举带来的最具戏剧性也最为震撼的结果。马克龙在选举后的电视讲话中称,“将选择的权利交还于人民”,并将于6月30日和7月7日提前举行两轮法国国民议会议员选举。
根据《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是有权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2002年法国总统任期由7年改为5年之后,国民议会选举与总统大选同步。法国每5年举行一次议会选举,马克龙所在的政党2022年以微弱多数胜出,理论上下次选举应该在2027年。欧洲议会选举失利不会直接影响马克龙在国内施政,但马克龙如果在施政过程中处处会受到极右翼钳制,还是很难免。马克龙的解释是极右翼势力和民族主义者的崛起会对法国、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构成威胁,他自己“不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让选民发表意见更符合共和精神”。
甩锅选民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有时候外面不行,里面也不行。最好的结局是,马克龙所属的中间派联盟重获在2022年失去的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为他剩余三年的总统任期注入新的动力。另一种糟糕的结局将是,极右翼的国民联盟胜出,总理可能就是国民联盟党魁巴德拉,或者他的导师勒庞。不过勒庞真正看重的是总统大位。她说,“如果法国民众信任我们,我们已准备好掌权。”她说,已准备好重建国家、捍卫法国人的利益、结束大规模移民、将法国人的购买力作为优先考虑、开始国家的再工业化。如此,马克龙就要像1997年希拉克一样,在提前国会选举失败,希拉克(中右翼)只得忍受和反对派左翼联盟共事;亦或者像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一样,脱欧玩脱了后,拂袖而去暂别政坛。
从日程表看,6月30日将举行第一轮选举,第二轮在7月7日,而巴黎将于7月26日举行奥运。马克龙竟然要在奥运前三个多礼拜进行两轮国会大选,看来重获民众信任已成为压倒奥运会的特等大事。法国未来数年的政治生态乃至整个欧盟的政治改变,在本届奥运之前就会答案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