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只是“表象”——脾胃虚弱、湿气重才是根源,调理好,赘肉减

陈娟科普 2025-04-03 13:09:09

在临床多年,我发现很多肥胖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脾胃虚弱、湿气重。他们试过节食、拼命运动,甚至吃减肥药,但效果往往不持久,甚至越减越虚。《黄帝内经》早有明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常,才是现代人肥胖的深层病机。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并输布全身。如果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反而会变成痰湿堆积体内,形成肥胖。

脾虚湿盛型肥胖的典型表现:

1. 虚胖松软:肉不紧实,尤其是腹部、大腿赘肉多,一按一个坑。

2. 容易疲劳:总觉得累,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

3. 胃口差或暴饮暴食:要么吃一点就饱,要么控制不住食欲。

4. 大便黏腻:容易腹泻或便秘,大便粘马桶。

5.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6. 下肢水肿:脚踝肿胀,鞋子变紧。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说明你的肥胖可能不是“实胖”,而是“脾虚湿胖”,光靠饿肚子或剧烈运动是没用的,首先就是要健脾祛湿!

下面给大家说个案例分享:

沈女士,28岁,初始体重145斤。

主要症状:腹部、大腿赘肉多,松软无力;容易疲劳,饭后犯困;大便不成形,粘马桶;舌苔白厚,边缘有齿痕;月经量少,色淡。

中医辨证:脾虚湿盛(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气血不足(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我的治疗思路:健脾祛湿,益气养血。我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并配合饮食和运动调整。

基础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根据她的情况,又加入了陈皮,理气化痰,防止补药壅滞;薏苡仁,加强祛湿效果;山楂——消食化积,促进代谢 。

党参可以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白术健脾燥湿,帮助运化水湿;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效果,可以促进湿气排出;炙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

饮食调整:

1. 少吃生冷、甜腻食物(如冰饮、蛋糕、油炸食品),避免加重湿气。

2. 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山药、薏米、赤小豆、冬瓜、南瓜等。

3. 规律三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建议:

1. 避免剧烈运动(如高强度跑步、跳绳),以免耗气伤脾。

2. 推荐温和运动:八段锦、快走、瑜伽,帮助气血运行。

效果反馈:

1个月后复诊,沈女士体重下降6斤,大便逐渐成形,很少再粘马桶了,疲劳感有所减轻,精神状态好转。

但仍有饭后腹胀的情况,说明脾胃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于是我调整方剂,加入砂仁理气醒脾。

又经过3个月的调理,沈女士像换了一个人,体重减了27斤,肚子上的赘肉少了很多,紧实不少,饭后腹胀的情况也基本没有了,月经量增多,颜色正常。沈女士非常开心,不仅体重下降,整个人的气色、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

作为医生,我理解每位减肥者的焦虑。但请记住,你的身体不是敌人,而是需要呵护的伙伴。减肥不是盲目节食或疯狂运动,而是要找到肥胖的根源,对症减肥,才会有效果,而且不会反弹!

0 阅读:43
陈娟科普

陈娟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