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的新生之路(75):难道你们就是这样优待俘虏的吗

二哥雨二 2025-01-14 15:36:40

就在众人高高兴兴地说着西北军趣事的时候,王管理员突然又来提审覃道善,大伙急忙停止了谈论,往门口看过去,这才发现,覃道善被老老实实地带走了,而走廊里却传来黄维执拗的声音:“请问,贵军就是这样优待俘虏的吗?一路的脚镣手铐,磨得我们的手脚,血肉模糊。不让我们进战俘管理所,而直接把我们抓进监狱审判,去见个人还要戴上手铐,是哪门子优待?开庭审判,我黄某人毫无怨言,披枷带索,都行!可你们明明说,你们干部要会见我,难道有这样的会客之道吗?”

一个管理人员大声呵斥着:“黄维,你说对了,这里是监狱,监狱就应当有监狱的规矩。你,作为犯人,就必须服从监狱里的规矩。我告诉你,在这里,对你们这些人,已经是最高规格的优待了,你还想怎么着?当了战犯,难道还得让我们当老太爷一样敬着你啊?不可能!不仅我们不会答应,就是被你们残害的干部、战士同样不会答应,痛苦地生活在内战中的人民更不会答应!”

面对管理人员义正严辞的喝斥,黄维冷笑着,说道:“你们不答应,算什么?只要刘伯承答应,就可以了。年轻人,我告诉你,古今中外,哪一个战场上不死人?我,杀了你们的人,你们,难道就没有杀我们的人吗?这就是战场,为了各自的信仰,为了各自的主义,为了各自的领袖,搏杀疆场,抛头颅、洒热血,何其悲壮!我们当为之歌,为之泣,为之豪迈。岂能于事后悲悲切切,做复仇状,做小儿状,做可怜虫状?”

“黄维,你,在狡辩!来到了这里,还不认罪伏法,你想干什么?走!”那两名干部不想和黄维再过多辩解,也不管其他,强行给黄维带上手铐,架起他的胳膊,便往外走。

黄维猛地一扭,愤然对两名管理人员说道:“请拿开你们肮脏的双手,我会走!”说完,仰起头颅,梗起颈项,绷起脸孔,迈开标准的步伐,往外走去,边走边大声说道:“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家!”

黄维,远去了,慢慢地没有了声音,董汝桂也回身坐到大铺上,对坐在自己身边的杨伯涛说道:“他就是黄维啊?有一次,沈澄年说过他,说他的军事理论很高,可龚时英却骂过他,骂他是个死搬硬套的家伙,好像他和杜聿明、邱清泉的第5军有什么过节似的。”

杨伯涛笑了起来,说道:“他啊,是得罪过杜聿明、邱清泉,那是第5军第一次远征缅甸失败之后,杜聿明率领人马经野人山撤退到国内,委员长派黄维去点验他们的人马损失情况,杜聿明想少报点损失,挽回一点面子,就请黄维吃饭。在酒桌之上,杜聿明手下的将领,偷偷地对黄维说,你们江西贵溪老家遭水灾了,我们军长,略表心意,给家里人准备点救灾款,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我们的黄老先生,竟然一下子把人家的酒桌给掀翻了,气愤而去,使得杜聿明等人好不尴尬。”

董汝桂笑了一声,说道:“我说呢,原来还有这回事。”

坐在前面的尹钟岳也笑了笑,纠正了一下:“事,就是这么个事,而且是真事。不过,他并没有掀桌子,而是扬长而去了。要说讲故事,是可以这样讲的。”

侯吉珲也跟着起哄,说道:“诸位,咱们黄老先生的趣事,那可是一说一箩筐。不过,吉珲有一事不明,他在第18军军长的位子上,干得好好的,辞公为什么免了他的职,让他到桂林去教学去呢?”

尹钟岳笑了起来,说道:“吉珲兄弟,这下子,你算是问到关键人物了,还是让杨军长好好给你普及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吧。”

杨伯涛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陈年往事,不提也罢。”

侯吉珲不依不饶,一直追问,大伙也早已支起了耳朵,杨伯涛这才说起一件有关黄维的不堪往事来:“那是抗战第二年的事,当时黄维任第18军军长,彭善任第11师师长,我任第11师参谋处长。在南浔线作战时,因黄维指挥失当,第18军在瑞昌作战时吃了败仗。我们第11师的一位团长是黄维的亲信,因为失职,造成阵地丢失,师长彭善要枪毙他,黄维要袒护他,于是他们二人,便经常在电话里大喊大叫,我作为参谋处长,当时就守在电话机旁,处境尴尬,我怎么敢管他们之间的事儿?最后,黄维开始告彭善无视长官、不听命令;彭善状告黄维任用私人、奖罚失据。最后,辞公便将黄维调到了军官学校桂林分校去任教育长,而彭善却接替他当了第18军的军长。孰是孰非,还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1 阅读:30
二哥雨二

二哥雨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