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江青说检察院是官僚机构,张鼎丞:我非要她承认错误不可

帝哥说史 2023-08-06 10:42:04

张鼎丞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福建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因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受到了中央的肯定。

张鼎丞

1954年,为了适应宪法颁布以后的工作需要,党中央决定调张鼎丞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当时张鼎丞正在北京医院住院,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给刘少奇打电话说:“我的水平、能力都有限,对检察工作缺乏经验,恐怕难以担负如此重任。”

刘少奇笑着说:“党中央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检察工作很重要,要调有威望、有经验的同志来加强领导。党让你干,你就干得了。有党的信任和支持,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够担当起来,把工作做好。”

刘少奇的话给了张鼎丞极大的鼓励,他也打消了顾虑。在这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张鼎丞正式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担负起了领导“护法大厦”的神圣使命。

张鼎丞上任之时,全国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建立检察机关,全国检察干部总共不到7000人,他决定首先大抓队伍建设。张鼎丞强调说:

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任务是庄严的,责任是重大的。因此,配备检察干部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滥竽充数。

张鼎丞进行视察

在张鼎丞的协调下,最高检察院很快聚集了一批精兵强将,梁国斌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协助张鼎丞主管日常工作;谭政文、李士英、黄火星任副检察长,黄火星还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这些人大都属于“老红军干部”,有些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所以彭真曾向毛泽东介绍说:“检察院的领导都是老家伙。”

1954年春天,天津市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硝化棉爆炸案,死亡6人,伤5人。该厂厂长正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哥哥王光英,天津市总工会认为应该追究王光英的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但天津市检察院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并将此事报告给了张鼎丞。张鼎丞听完汇报后,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而是安排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厅副厅长赵文隆去天津查办此案,并叮嘱他说:“你这次去要实事求是,我们查办的每个案件都要经得起历史考验,千万不可先入为主。”

赵文隆到天津进行调查后,向张鼎丞汇报说王光英不应负主要责任。理由有两点:

一是该厂已经公私合营,王光英是私方代表,出了问题就把责任都推在私营代表身上,这是不公平的;

王光英

二是王光英平时在市工商联合会工作,他只是偶尔到工厂里看一看,该厂主持日常工作的另有其人,所以王光英只应负领导责任。

张鼎丞认为赵文隆的意见很有道理,但考虑到要把天津市总工会的工作做通,于是他在几天后把总工会的领导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对总工会的领导说:“工会不能再搞工团主义嘛,工会的同志应该清楚的。此案我除了报中央政治局外,还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后张鼎丞的意见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做出了不追究王光英刑事责任的批复。

1960年秋天,国家机关进行精简时,主管思想理论工作的康生竟提出了要取消检察机关,他说:“过去没有检察机关,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也搞得很好吗?”

这年10月,公安部长谢富治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小组会议时,提出了“公、检、法”三机关合署办公的问题,他说最高检察院只需保留二三十人,实际上就是挂个牌子而已。张鼎丞在会上据理力争说:“从中国现实讲,这么大的国家,阶级斗争复杂,贪赃枉法存在,错案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会存在。所以我们国家必须有一个法律监督机关。”

谢富治

1961年1月,张鼎丞又把自己的意见向刘少奇进行了汇报,刘少奇听后严肃地说:“要有检察制度和检察机关,是没有问题的,检察机关是起了作用的,现在检察机关不是削弱,而是要加强,工作还要做。至于做什么怎么做,你们已经有了许多好的办法,当然还要再摸索。”

张鼎丞说:“做什么、怎么做也是个问题,有时似乎明确了,但前进一步就又不明确了,这还要请示你。”

刘少奇说:“你们除办案外,要多做一点与违法乱纪作斗争的工作。你们要敢去查,甚至可以越级上报。”

刘少奇

1月24日,张鼎丞在中央政治小组会议上传达了刘少奇的讲话内容,会议撤销了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合署办公的决定,谢富治也进行了自我批评。就这样,检察工作又出现了新的气象。

1966年“运动”开始后,检察机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年12月18日,江青在接见红卫兵时说:“公安部、检察院、最高法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搬来的,是凌驾于党政之上的官僚机构,几年来一直在同毛主席对抗。”

江青

张鼎丞在听到江青的这番话后大怒,他严肃地指出:“江青的讲话根本不符合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我要是见到她的话,要同她辩论,非要她承认错误不可。”

1967年“五一”节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活动,有关部门给张鼎丞也发了请柬,却被造反派抢走扣住了。在庆祝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见到张鼎丞,便问谢富治:“张鼎丞为什么没有来?”

谢富治无言以对,只好派人迅速接张鼎丞上天安门,毛泽东见到张鼎丞后很高兴,两人热情而亲切地握手问好。

1969年4月,在毛泽东的亲自干预下,张鼎丞在党的“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张鼎丞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张鼎丞(中)

1980年,张鼎丞主动响应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号召,辞去了一切职务。1981年12月16日,张鼎丞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11 阅读:1563
帝哥说史

帝哥说史

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