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鼻祖韦庄:59岁考中进士,70多岁成宰相,他一生饱经风霜

这可史不得呀 2024-05-29 05:13:42

文|史不得呀

编辑|史不得呀

在诗词发展史上,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豪放派和婉约派,其实还有一个小派别,名为花间词派。

在花间词派中,最著名的就是大诗人温庭筠,但除了他以外,还有韦庄。

韦庄与温庭筠一样,都被称为花间词派的鼻祖,但是他却远没有温庭筠的名气那么大。

在唐代,韦庄所在的家族是大名鼎鼎的“京兆韦氏”,祖上曾经有人当过宰相。

可不幸的是,在韦庄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逐渐衰落,所以他并没有吃到家族的红利。

而且韦庄的父母早亡,从小时候他就体会过贫困的滋味。

但是在学习上,韦庄却十分努力,而且他还十分聪明,性格也十分豁达。

在唐朝,很多读书人会经常拜访一些达官显贵,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人的力量飞黄腾达。

韦庄也是如此,他长大以后,就投奔到昭义节度使刘潼帐下任职。

虽然有了达官显贵的帮助,但是参加科举考试依旧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所以在唐僖宗时期,韦庄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而且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起义军黄巢率领大军攻陷长安,韦庄不得不逃往洛阳。

因为战乱,韦庄在逃亡的路上发现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是饿殍遍地。

面对此情此景,韦庄写下了千古名篇《秦妇吟》,诗中写道:“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在长安战乱的情况下,韦庄没有回京,而是选择了游历四方。

他先来到山西,又从山西到河北,之后一路下到江南。

韦庄基本上游览了大半个中国,见识了大好河山,但是在他50岁的时候,他还是决定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他从浙江出发,一路长途跋涉来到长安,但不幸的是,韦庄这次又落榜了。

而且在长安,很多人达官显贵一听说《秦妇吟》是他所写,就不太待见他。

因为在诗中,他不仅批判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而且还认为江南地区更加美好。

他的这首诗某种程度上批评了那些朝廷中人,认为他们尸位素餐,所以这首诗让他受到很多冷遇。

但从出生开始,韦庄的人生就十分不幸,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常态,他能做的就只有认真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韦庄59岁的时候,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并且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

不过韦庄在朝廷当了三年官,意外再次发生了,岐王李茂贞派军占领长安,唐昭宗知道后,赶紧逃出长安,前往外地避难。

此时在四川还有一位大唐的节度使,那就是川西节度使王建,唐昭宗认为可以与王建取得联系,让他派兵前往长安,讨伐岐王李茂贞,而联络王建的这个重任,唐昭宗将它交给了韦庄。

韦庄到达四川以后,他的才华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多次劝说他,希望韦庄能够加入自己的智囊团。

可是韦庄并没有答应他,因为当时朝廷的局势瞬息万变,他正在默默注视着长安的变动。

不久后,长安就传出消息,唐昭宗被禁足,宦官发动了政变,韦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找到王建,称自己愿意投入他的帐下,为他效力。

王建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才,然后任命韦庄担任掌书记,负责管理军营事务。

韦庄在任职期间,帮助王建办了很多大事,他曾经敏锐地发现了军营的危机,避免了军队的内乱。

可就在几年后,唐朝的最后一代皇帝被迫让位,随后朱温建国,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韦庄和王建很快知道了。

据史书记载,韦庄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联合王建的部下,共同去劝说王建,希望他能够承担起守护万民的责任,并在王建门口大哭三天,在韦庄和众多将领们的要求下,王建在四川称帝,建立了前蜀。

王建成为皇帝之后,韦庄作为功臣,也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宰相,参与国家朝政,前蜀建国初期,很多制度都是韦庄制定的。

不过韦庄最终仅仅效力了3年时间,就在成都逝世了。

在担任宰相的几年时间里,他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把前蜀治理的井井有条,他的政绩和品格都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

虽然年老时,韦庄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宰相,但在日常生活中,韦庄为人十分吝啬。

在《太平广记》中有过记载,韦庄在家每次做饭,往锅里下米的时候,他都要经过事先测量,必须按照一定的分量来做。

就算是煮饭烧柴,他也要事先把柴火称好,一点都不多用,所以韦庄是出了名的吝啬。

当然了,无论是在政治上的成就,还是在生活上的趣事,这些都压不住韦庄在诗文上的名气。

他和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词派的鼻祖,也是唐末的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花间词派是一个特征十分明显的派别,这一派的诗人写作题材十分狭窄,表达方式也十分婉约。

诗人写的内容大多都是女性的美貌或者情情爱爱,所做的诗也比较轻浮艳美,比如说温庭筠所做的歌词大多都是这一类型,写好之后供一些乐妓进行歌唱。

可是韦庄写的诗词和温庭筠不一样,他曾经学习了白居易的写作方法,而且还走过众多山水,所以他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经历加进去。

正是因为常年在外,他的诗词中充满着孤独和思乡之情,毕竟晚唐时期中原大地战火不断,韦庄最终也未能衣锦还乡,而是被安葬到了成都。

韦庄从年少就开始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快到了花甲之年,他才成功中举,可以说是半生凋零。考中科举之后,他在朝廷也并未任职多久,就被派到了四川,最终在这里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在韦庄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将他生前的作品进行了整理,并收录到《浣花集》中,流传后世。

在唐末那样一个乱世,韦庄的命运可以说十分坎坷,但他的诗词却成为了千古名句。

1 阅读:3

这可史不得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