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每年三月中下旬,市面上陆续出现一种紫红、黑色的水果,很多人吃过,赞不绝口,而且声称“错过再等一年”,它就是“桑葚”。
桑葚是桑树成熟的果实,又叫桑果、桑枣、桑实,长度在1—5厘米不等。桑树是中医的“宝贝”,桑叶、桑皮、桑枝、桑树根、桑黄,以及昆虫在桑树产的卵——桑螵蛸,都可入药,而桑树的果实——桑葚,更是中医之宝。
桑葚在阳春三月中旬至五月下旬大量上市,南方稍早于北方,它被称为“果中人参”、“春天圣果”,有“春吃补药一堆,不如桑葚一把”的古训。它有5个特点:

1、中华果,桑树原产于中国,农桑、桑梓、桑田等词语至今还在流传,桑树的果实——桑葚,自然也是中华果,很多海外游子看到桑树、桑葚,就会想起祖国。
2、文武果,现代人看到的成熟桑葚,呈紫红色、黑色,其实在古代,桑葚有黑、白两种颜色,被描述成“能文能武”的含义,慢慢流传下来。
3、救命果,在食物短缺的年代,桑葚是孩子们的“零食库房”,在青黄不接的春荒时期,桑葚救活了不少人。桑葚还可用于解酒毒,酒精中毒可用来催吐、缓气。
4、吉祥果,“桑”的读音在现代谐音不好,被嫌弃。在古代桑树是幸福树,桑葚是吉祥果。树上一串串的桑葚,寓意多子多孙。现在有的新人结婚,还有吃桑葚的传统。
5、脱贫果,桑树好养活,前几年,不少地方把种桑树、围桑园作为扶贫脱贫项目,桑葚价格约在10—30元/公斤,不少乡亲靠桑葚摘下贫困帽子。

不过,虽然桑树出身正、寓意好、作用大,但它比较“娇气”,吃要讲究时节,错过要再等一年,而且保存不易,稍不注意就会变质,尤其是闻起来有酸味、哈喇味的,不能吃。
在不少地方,有“一粒桑葚五味药”的说法,从字面意思理解,它有“一反一正”两层含义:
1、从反面看,桑葚容易招虫,尤其是果蝇喜欢在桑葚里产卵,吃了可能引起不适。桑葚吃起来甜,但果汁染在手上、嘴巴,很难洗脱,看起来像“中毒”一样。有的人吃桑葚引起头晕、呕吐等问题,也加大了人们的顾虑。
2、从正面看,桑葚不仅是果,还是药,功效比较多,其色黑可入肾固元,其清甜可养阴生津,很多地方用桑葚入药治疗,不能因为桑葚少量不足而否定它的食用、药用价值。
从民间对桑葚的喜爱程度看,“一粒桑葚五味药”,倾向于正面和积极的评价。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偏寒,无毒,从成形到成熟有青、红、紫黑三种颜色,分别入肝、心、肾经,是滋阴圣药、补血名药、益肾好药。
桑葚最早记载于《诗经》,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将桑葚功效作用进一步推广,《随息居饮食谱》进一步让桑葚深入人心。很多人不知道,桑葚是我国卫生部门确认的第一种药食两用水果。
“一粒桑葚五味药”,是一种带有文学修辞手法的描述,平时人们吃桑葚都是“一把一把”的,桑葚的药用功效,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

1、补肾养血药,成熟的桑葚,呈黑色,黑色入肾。古人很早就发现,久病体虚、记不住事、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牙齿松动、两腿乏力、耳鸣不断的人,常吃桑葚,能补益精血,养肾精、益肝血,贫血的人吃桑葚半个月以上,体质明显好转。
桑葚补肾养血,一般可配黄精、菟丝子,改善贫血,可加桂圆、当归。由于桑葚鲜果不耐久存,人们发明了干品、泡酒、制膏等办法,延长了桑葚起效期。

2、乌须生发药,这是桑葚补肾精、养元阴后的必然体现,古人认为,常吃桑葚能“轻身不老”、“鹤发童颜”。由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白发早生,就可以吃桑葚解决。
中医治白发有个名方,叫“二至丸”,由旱莲草+女贞子组成,后来添加了桑葚,治疗效果更好。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血肾精补足,乌须生发就可实现。
3、通便润肠药,中老年人常见的便秘,重要原因是津液亏虚、精血不足,引起腹部胀满、大便干结,伴有头晕、心悸、烦躁等问题,连续吃几天桑葚就可关节,有的搭配火麻仁、柏子仁、蜂蜜,见效更快。

4、防燥生津药,春天最常见的是上火,有阴虚不足、肝阳上亢、饮食不节、睡眠不足等原因,而桑葚可充当“春天的降火药”,能防燥生津,吃桑葚还可改善口舌生疮、咽痛溃疡、口唇干痒、痰多咳嗽等问题。
5、宁心安神药,春夏之交,有些人容易失眠,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而且感觉身上燥热盗汗、手足发热、口渴多饮、嘴巴发干,这是缺津液、心烦气躁的表现,心阴虚引起虚火扰神,用桑葚配熟地、酸枣仁或夜交藤、麻黄根等,能有效缓解。
其实,桑葚功效不止这些,对内热消渴、津伤口渴有较好疗效,可与麦冬、玉竹、沙参等同用;有的人容易气虚,可与黄芪配伍;有的妇人提前闭经,或皮肤干燥起皮,常吃桑葚搭配红花、当归、红枣缓解。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桑葚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有益成分,氨基酸与人体互补,还有铁、钙、磷、锌、铜等微量元素,保健功效在众多水果里名列前茅。临床研究证实,常吃桑葚,可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
不过,有4种情况要少吃或忌用桑葚:
一是桑葚不能过量吃,每天二三十粒为宜,因为它含有容易引起溶血性肠炎的成分,过量食用有风险。
二是桑葚性寒,可搭配性平、性温的食物,注意不要与百合、螃蟹、苦瓜等性寒凉的食物同食,寒凉易引起不适。

三是大便溏烂、脾虚湿重腹泻的人,忌吃桑葚,防止加重病情。
四是糖尿病患者每次吃桑葚不超过5粒为宜,防止引起身体不适,孕妇和经期女性不要吃。
总之,“一粒桑葚五味药”,是对桑葚功效作用的总结,有一定的合理性,桑葚在较长岁月里也证实它的药食功效确实名不虚传,但不适合吃的人,还是要管住嘴。
多喝热水少吃肉
煮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