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全面军事行动以来,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
这场冲突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命运,还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
战争让一些国家陷入困境,也让另一些国家抓住了机遇。
有人说,这场战争“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而中国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俄乌战争的根源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可以追溯到2014年乌克兰的“广场革命”。
那一年,乌克兰内部亲俄势力和亲欧派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导致政权更迭。
随后,俄罗斯以保护克里米亚的俄语人口为由,迅速吞并了这个战略要地,同时支持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宣布“独立”,这为后来的全面冲突埋下了伏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阻止北约东扩”和“保护俄语人口”为理由,正式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全面打响。
最初几个月,俄军进展很快,一度逼近乌克兰首都基辅,但乌克兰在西方援助下顽强抵抗,俄军不得不调整策略。
到了2022年秋天,乌军在哈尔科夫地区发起反攻,收复了大片土地,战局出现转折。
2023年,双方在顿巴斯地区陷入拉锯战,战线逐渐僵持。

进入2025年,战况又有了新变化。
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大规模攻势,乌军防线受到重创,补给线被切断,处境艰难。
据最新消息,俄军已经控制了库尔斯克多个村庄,乌军被压缩到一个狭窄区域,进退两难。
同时,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2025年3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情报共享,导致乌军的高精度武器失去关键支持。

3月7日,特朗普公开要求俄乌立即停火谈判,认为乌克兰已经没有谈判筹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紧急派人前往沙特利雅得,试图挽回与美国的合作。
这场战争背后是大国之间的博弈,美国最初通过军事援助控制乌克兰,想借机削弱俄罗斯,但随着国内政治变化,援助力度有所减弱。
俄罗斯则在西方制裁下转向东方市场,维持经济运转。
国际社会对战争的态度分化明显,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单边制裁不满,而中国始终呼吁和平对话,展现了大国担当。

俄乌战争就像一场经济风暴,有的国家被卷进去,有的国家在从中获利。
乌克兰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损失最惨重。
战争三年,乌克兰人口从4300万下降到2800万,超过10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曾经被称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如今农业生产大幅下滑,2022年战争初期,俄军打击了敖德萨港的粮食设施,出口几乎停摆。
工业方面,顿巴斯地区的工厂被毁,经济支柱崩塌。

数据显示,2022年乌克兰GDP下跌了30.3%,国债高达230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美国利用乌克兰的困境,强迫其签署“矿产协议”,用5000亿美元的资源换取1000亿美元的援助,这让乌克兰的处境雪上加霜。
俄罗斯虽然在军事上占上风,但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
2022年,西方实施了上千项制裁,卢布汇率一度暴跌,民众生活受到冲击。
虽然俄罗斯通过向中国和印度出口能源稳住了局面,2022年GDP只下降了2.1%,但长期来看问题不少。

到2024年11月,卢布兑美元汇率跌破114,通胀率高居不下。
军费开支占财政的40%以上,导致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区甚至恢复了“食品券”制度,经济压力显而易见。
白俄罗斯因为站在俄罗斯一边,也被拖下了水。
战争中,它为俄军提供了后勤支持,但换来的是西方的经济制裁。出口大幅减少,工厂停工,通货膨胀加剧。
2023年和2024年,白俄罗斯GDP连续两年负增长,经济陷入困境,和俄罗斯一起承受着制裁带来的后果。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赚了不少,军火商通过向乌克兰出售武器赚了数百亿美元,2022年至2025年,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美国通过“矿产协议”从乌克兰获取了价值5000亿美元的资源,回报远远超过付出。
此外,战争削弱了俄罗斯,美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得到巩固,收益不小。
印度在能源市场上抓住了机会,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贸易中断后,印度以低价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

从2022年到2023财年,印度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额从25亿美元猛增到310亿美元,节省了大约50亿美元的成本。
这些石油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被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国家,印度还扩大了钢材出口,并与俄罗斯洽谈军工合作,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既没有参与冲突,也没有加入西方制裁,而是采取务实的态度。
战争爆发后,中国增加了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价格比国际市场低,保障了能源安全。

同时,中国对俄罗斯的商品出口大幅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从2022年到202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4%到5%的稳定增长,贸易总额屡创新高。
更重要的是,中国坚持和平立场,赢得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俄乌战争的未来还不明朗,但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很明显。

乌克兰满目疮痍,战后重建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经济恢复遥遥无期。
俄罗斯虽然在战场上占优势,但制裁的长期影响让经济难以喘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白俄罗斯因为和俄罗斯绑在一起,短期内也看不到起色。
相比之下,美国、印度和中国短期内获利明显,但长远来看也面临挑战。
美国的高回报援助可能会引起乌克兰的不满,欧洲盟友对其自私做法也有意见。
印度的能源红利依赖俄罗斯的供应稳定性,一旦局势变化可能受到影响。

中国则需要在与俄罗斯的合作和西方压力之间找到平衡,从中国的角度看,未来应该继续推动和平对话,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应对全球挑战。
俄乌战争让人们看到强权政治的代价,也让中国的和平立场更加突出。
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但中国凭借冷静和稳健,在乱局中为自己和世界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俄乌战争三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为战争和制裁陷入困境,而美国、印度和中国则从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好处。

乌克兰经济几乎崩溃,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制裁下苦苦支撑;美国靠军火和资源交易赚了大钱,印度抓住了能源和贸易的机会,中国则通过中立和务实政策实现了稳定发展。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值得关注,它没有被卷入冲突,而是通过贸易和外交在乱局中站稳了脚跟,同时呼吁和平,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
未来,战争是走向停火还是继续拖下去还不确定,但中国已经证明,在复杂局势下保持清醒和定力,才能找到发展的路。
这场战争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冲突没有赢家,和平与合作才是出路。

参考资料:
特朗普:美国已基本恢复与乌克兰情报共享 央视新闻
“泽连斯基幡然醒悟” 北京日报客户端
俄军:转入全线大规模进攻!特朗普:泽连斯基将签署!马斯克:不会切断“星链”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