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两盆黄坡村

掌阅富民 2020-09-16 17:35:59

黄坡村顾名思义就是坐落在黄土坡上的村庄,山神庙和水库早已名声在外。曾经有人叫他黄土坡,规范村名后确定为黄坡。

老辈人用一句话来概括黄坡村:山上槭柏二棵树,村中一个金铜盆,村口还有一牌楼。山神庙里曾经有一棵高大的槭树和一棵柏树;村中圆形的鱼塘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在通往山神庙方向的村口,早年间建过牌楼,雕梁画栋、很是漂亮。上年纪的人指地点都会说牌楼边,也就是从水库流出的小河拐弯处那座桥。我想把黄坡村的特点重新用几句顺口溜来概括:

九井两盆三路口,村里山上寺庙有。传统工艺美名留,土地肥沃耕种久。山药豆腐自酿酒,田地蔬菜鲜嫩绿。

黄坡是我见过古井最多的一个村,屈指一算,使用率最高的共有九口。鱼塘周围有四口,顺着村边的大路有五口。井水冬暖夏凉,有了自来水后,中老年人仍然喜欢到井边洗菜、洗衣服。水质最好、出水最旺、挑水人最多的要数江家井。雨水丰沛的夏季,用一米多长的绳子就能打到水。挑水的人从黎明到黄昏络绎不绝,黄坡小学打扫卫生迎接检查,全校学生出动,肩挑手拎,泼湿路面,井水也不见减少。还真应了那句老话——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这几年在江家井附近还建起了两个酿酒作坊,做豆腐的人也有好几家,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

每眼井口都有石头雕刻的围栏罩住,既方便打水又能阻挡垃圾和灰尘掉到井里,还能防止好奇的小孩子掉下去。在使用木桶的年代,到井里挑水既费力又要技术。桶口放到水面偏着才有利于水流进去,一手拉着绳子左右摇摆,再拎起来放下去,桶里才能装满水。两手交替拉着绳子一圈圈绕起来,一桶水就打上来了。把四桶水倒进两只大桶,还要打一桶拎着才挑着往回走,桶里的水在摇晃中不时洒到地上。不会打水的人,拉着绳子左右摇摆、提起放下都不会满。要是放下用力过猛,导致桶底向上滑落漂在水面,手里就只剩下一个桶框。捞桶底可就麻烦了,折腾几个小时都是看得见拿不到。用绳子拴着大提篮放下去,再用长竹竿扒进提篮拎起来。小力薄气的人打水特别吃力,桶绳在井栏上慢慢地向上移动,拉起来的乱七八糟散在地上;实在拉不动就停下来喘几口粗气,再一鼓作气拉起来。小孩子打起一桶水,手心手背都会勒得发红,让大人心疼。用铁皮桶、塑料桶打水的难度减小了,桶仍然会掉在井里。有人就把四五个铁钩焊在一起,用桶绳拴着放到井里乱抓,也有人用大磁铁探测拉到水面,在用钩子抓起来。到井边的人是有规律的:早晚挑水,煮饭的时候,井边聚集了洗菜的人。打起一桶水倒一半在盆里,把菜放进盆里洗一遍,再放进桶里又洗,重复三次一定能洗得干干净净。井边的石缸是供洗衣服用的,用一团草塞紧放水的洞,打上四五桶水把它灌满,就把盆里的衣服放进去清洗。清洗三四道才会干净,不停地扭水把手臂都弄得发酸。

老辈人挖鱼塘是出于防火考虑,村外虽然有两条河,但是远水解不了近忧。挨挨挤挤的房屋,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殃及一片。鱼塘里一年四季都装满水,生产队上的耕牛干活、上山吃草归来都要到鱼塘里洗澡,洗去身上的疲惫和污垢,过不足玩水的瘾还肯不上来。十多岁的男娃娃也会到鱼塘里洗澡,打水架,玩得连吃晚饭都不肯回家。这些年,砖混结构的房子多了,人们的防火意识增强。鱼塘变成了藕田,常年累月积攒的淤泥养育出粗壮鲜嫩的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鱼塘边上填起了个小花园,建盖亭子,支起桌凳,供人们闲聊、打扑克。跟黄坡村密切相关的水库在官庄村和坡脚村的中间,同属黄坡村委会,形状不规则,青得发绿的水更是波光粼粼,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总督山神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吸引了万千佛教信徒来跪拜。离江家井不远的大寺也是黄坡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这座标准的大型四合院有大殿、前殿、还有两边的偏殿塑有各种形态的佛像。新中国成立后变成学校,几经改建,大殿还剩下半截墙壁。黄坡小学在十年前归并仓前,现在成了村里的篮球场。

黄坡村的手工制作名不虚传。有一句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话作了恰到好处的总结:仓前的老毛瓜,永安的烂柿花,黄坡的烂草鞋。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黄坡的许多人家都靠编草鞋贴补家用、供孩子上学。生产队放假就相约去拔山草来搓草鞋拴,有空就把按人头分到的稻草剔干净,理整齐。草鞋耙、草鞋板儿、草鞋湾儿这三种工具都放在墙角,只要有点儿时间就坐下来打草鞋。工人和干部周末回家挑柴都是脚上穿着草鞋,扁担上还挂一双备用。

黄坡村的木匠也是远近闻名。不光在村里盖房,还到外村帮人建房。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家具的需求不只是婚嫁,做粗活的木匠把手艺做得更精细,学习做橱柜、写字台、三门柜、五门柜、沙发、组合柜……张氏兄弟到永安承包家具厂,刘氏兄弟在村里建起了木器加工厂,培养了一批木匠。电动工具的使用,降低了木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也让黄坡的各种家具迅速走入市场。近些年,家具的材质不断更新,款式不断变化,做工更加精细。村里的木匠专做方桌、方凳、柜子等老式家具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年轻人不再学这门手艺,等这批60多岁的木匠做不动了,这门手艺将会失传。

黄坡村物产丰富。红土里生长出软糯香甜的山药、细皮嫩肉的土瓜。古井水孕育出细嫩爽滑的豆腐、纯正清香的粮食酒,无污染的清泉浇灌出种类繁多、产量不小的蔬菜。

作者 / 杨芝仙

0 阅读:12
掌阅富民

掌阅富民

做有态度的自媒体平台,坚持原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