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37年12月,南京。
此时的南京早已沦陷,城内人命贱如畜生,而那些身披人皮的日军更是化身为禽兽,而这座千年古城也犹如炼狱般里面充满着哀嚎。
也在这个时候,一对中国母女匆匆走过小粉桥路的时候,她们不幸的被一队日本兵给盯上了。
这队日本兵中走出一名士兵,拉着年轻的女儿的手拖向了一座偏僻的房子中,女孩的母亲跪着苦苦哀求日本兵,拉着他的手不放却不料被踹倒在了一边。
就在年轻的女孩以及母亲都绝望的时候,一个穿着德国军装,手臂上戴着纳粹袖章的德国人跑出来对着这个即将施暴的日本兵喊了句"停止"。
日本兵愣住了,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无疑还是日本的盟友,即使此时的南京城内是日本军队说了算,日本人也不好妄动以免造成德日关系恶化,最终日本兵选择了放弃掉头走人。
以上画面,来自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汤英的回忆。
而这名拯救了这对母女的德国人,则是当时纳粹党的地方领导人,也是负责纳粹在中国工作的副组长。
他叫做——约翰·拉贝(John·Rabe)。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以纳粹党员的身份在南京至少直接庇护了650名以上的中国人,让她们免受日本士兵的蹂躏与杀戮。
除此外,由约翰拉贝牵头与一群外国友人成立的南京安全区,也庇护了至少二十五万的中国人的生命。
其本人著作的《拉贝日记》也被誉为南京大屠杀中保存得最完整、也是最可信的的史料。
由《拉贝日记》改编而成的电影
有人将约翰拉贝称为中国版的辛德勒,冷局认为这丝毫没有过誉。
约翰拉贝明明是"邪恶的纳粹党员",为何会选择保护中国人免受当时的"日本盟国士兵"的施暴呢?
下面,冷局会给你讲讲这个即是纳粹党员,却又拯救了众多中国人生命的德国人,即约翰拉贝的一生。
Ⅰ:这个纳粹党员还是个中国通约翰拉贝出生于1882年的德国汉堡市, 由于家庭原因约翰拉贝只读到初中毕业就被迫外出谋生。
1908年,约翰拉贝被德国西门电气公司派到了中国工作,他先后辗转沈阳、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后来的南京的西门子电气分公司。
从1908年至南京大屠杀爆发前的1937年,约翰拉贝在中国持续待了二十九年,因此约翰拉贝绝对算得上"中国通"。
约翰拉贝在南京与西门子电气同事的合照
从31年起,约翰拉贝正式来到了南京定居,而除了西门子电气公司的职员外,他的身上还多了一层"德国纳粹驻南京分部副组长"的身份。
没错,约翰拉贝绝对是纳粹的忠实党员。
但少有人能想到的是,约翰拉贝这个纳粹党员以及其居住的小粉桥1号,会成为后来南京大屠杀中众多幸存者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Ⅱ:一面庇护了六百多名中国人的纳粹旗帜时间来到1937年12月,作为千年古都也是当时民国首都的南京被残暴的日本人给攻陷了。
当日军攻破南京,开始对这里展开轰炸以及屠杀的时候,除了22名外国人外他们都逃离了南京,但约翰拉贝拒绝了与西门子电气公司中的同事一块离开的要求。
日军进入南京,可以看到边上的外国人已经在撤离了
因为此时南京市内发生的惨剧极大的震惊了这个德国纳粹党员,并且他决定为此做点什么,以试图帮助这些残暴日军屠刀下的羔羊。
首先是建立一个庇护所。
约翰拉贝将他所居住的小粉桥1号楼变成了一个难民收容所,并且将附近所有的中国人给收容了进去,以避免她们遭到日军的施暴。
先是周围的邻居,再到周围街道的居民,乃至后来整个南京的市民……只要能走到拉贝家中的,约翰拉贝都没有拒绝任何人的避难请求。
约翰拉贝小小的院子中,就住满了超过650名中国难民。
此时的南京正处于寒冬,约翰拉贝为了保障住在院子里的难民的生存保障,给他们搭了芦苇棚以及稻草席,甚至每天还给院子中的难民一人发一杯小米,每个星期发一次罗比以及蚕豆。
甚至每个出生在拉贝院子中的新生儿,拉贝都会给他们发一封9.5或10美元的红包。
在1938年1月的寒冬中,拉贝在日记中写道:我收获了一份最好的圣诞节礼物,那就是院子中的六百多人的生命。
对于当时南京市中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拉贝的小院是少有能保护自己安全的地方,待在里面不仅不需要担心日军的威胁,也勉强能够让自己温饱。
而当拉贝的小院中的难民越来越多的时候,许多日军也开始试图对这里发起侵袭,甚至日军翻墙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拉贝逼走日军的漫画
为了保护这些难民的安全,最开始拉贝是让这群难民中的年轻男性组成巡逻队,只要日军翻墙进来了就吹口哨或者大喊,以让约翰拉贝来驱逐他们。
再到了后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约翰拉贝的院子中越来越多,拉贝也开始应付的有些力不从心。
而为了保护这些院子中的中国人,约翰拉贝将自己的床单给剪了下来,然后制作成了纳粹的旗帜,将他挂在了自己的小院上以警告周围的日本士兵。
拉贝院子中的纳粹旗帜
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天空中飘扬着一面纳粹旗帜,它在庇护着六百多个中国人的生命。
Ⅲ:日本人有手枪刺刀、我只有袖章……约翰拉贝为当时南京中的中国难民做的远不止如此。
11月22日,当日军开始进军南京的时候,约翰拉贝和当时南京的一群外国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而约翰拉贝正是其会长。
约翰拉贝(戴眼镜的那个)和同僚的合影
正如这个委员会的名字一般,约翰拉贝与一群同僚建立了大量的安全区,他对此的解释是:"……日本人有道德问题,我现在无法使自己背叛这些人对我的信任,看到这群中国人如此相信我,真令我十分感动。"
最初日本军队确实答应了不攻击南京安全区内的中国人,但日本人哪里有信用可言?约翰拉贝也被日本人的谎言给欺骗了。
从12月开始的数周,南京几乎成了一片炼狱。
拉贝在南京的故居
从约翰拉贝写的日记中,笔者也能看出当时日军的暴行到底有多畜生。
位于安全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日军基本每天都开着卡车来抓人,女学生以及女老师无一幸免……
有1000多名放弃武装的中国士兵进入了安全区,拉贝本以日军会遵守《国际法》中优待战俘的条约,结果日军表面答应拉贝,后脚就闯入安全区将这一千米士兵给枪杀了。
约翰拉贝只是一个人,无法阻止数量庞大的日军,只能穿着纳粹军装到街上"巡逻",以庇护自己自己能及的中国人。
即使安全区到了南京大屠杀后期几乎成了摆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给许多南京市民保留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哪怕仅仅只是渺小到不可及的希望……
拉贝在后来写给希特勒的报告中提到:日本人有手枪和刺刀,而我只有纳粹党标志和我的袖章……
Ⅳ:英雄的悲惨晚年1938年2月,在西门子电气公司的强制要求下,约翰拉贝还是回德国了。
但拉贝回到了德国,却没有放弃试图拯救那些远在中国遭受日军侵略的可怜人。
前脚刚回到德国,拉贝就开始将在南京整理好的日军大屠杀的相关证据提交到了希特勒那里,并且在德国的几个大城市播放了他在南京拍摄的一些惨剧的电影胶片以及照片。
很快希特勒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约翰拉贝——一群盖世太保找上了拉贝的家中,将所有的胶卷给没收了,并且还在这群盖世太保的教育下,拉贝对希特勒作出了"不再继续公开相关照片,且不再与德国当局的政策唱反调的保证。"
这对于原本对于希特勒有很大期望的约翰拉贝来说,确实可以说是极大的打击。
不仅如此,约翰拉贝的悲惨命运才刚刚开始。
纳粹德国战败后,由于纳粹党员的身份,约翰拉贝先后被苏联和英国的相关部门给抓捕,并且投放到了监狱中。
即使到了1946年,约翰拉贝在被证明了清白后,他也几乎失去了一切(西门子电气与拉贝解约了,可能是拉贝的纳粹身份的缘故,也有可能是西门子电气在盟军管控德国下的收缩方案)。
虽然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约翰拉贝不仅失去了工作,之前攒下的部分财产也所剩无几(在拉贝为自己辩护的漫长过程中,他支付了大量的律师辩护费,此外冷局也不确定拉贝的家产是否遭到了当时盟国驻军的抢夺)。
这个时候已经64岁的约翰拉贝,被迫跑到一个码头去当搬运工,甚至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温饱问题,还被迫变卖了许多他在购买以及收藏的艺术品。
拉贝和妻子的合影
但即使如此,拉贝的一家也持续生活在贫困当中,在最窘困的时候拉贝的孩子甚至只能将野菜、干面包与汤混合到一块果腹。
最终在1950年1月5日,一场突入而来的中风结束了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一生。
Ⅴ:如何更加客观的看待约翰拉贝?约翰拉贝在南京的壮举无疑是伟大的,这点是无可争议的。
但另一方面,但许多人对拉贝这个人更矛盾或者说纠结的是,他身上的纳粹党员的身份。
大多数人对纳粹的印象是啥?
犹太人毒气房、掀起二战的罪魁祸首、造成苏联几乎一代年轻人都死光了的战争罪人……
总之不管怎么看,纳粹党员好像都和正义扯不上什么关系。
但偏偏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即是纳粹党员,却又拯救了无数中国难民的生命。
一群志愿者在南京拉贝的墓碑进行纪念
这就是许多人对约翰拉贝这个人的纠结所在。
在《约翰·拉贝——南京的德国好人》中,作者大概讲述了拉贝加入纳粹党的原因:为了给南京的西门子员工建立一所德语学校,拉贝才选择了如此。
但另外冷局在查阅拉贝给希特勒写的信以及相关资料中也大概可以知道,他绝对是希特勒的那批忠实拥护者。
约翰拉贝位于南京的纪念碑
但其实大可不必过于纠结拉贝到底是好还是坏这点。
无论约翰拉贝是否在内心中认不认可希特勒的那套理论,但是在1937年的南京城中,他选择了忠于自己内心——救人。
只要这点就已经足够了,先别管拉贝是否为纳粹党员,但在当年那场屠杀中他表现出来的是不带任何利益牵扯的善意。
善良,很多时候是和身份无关的。
陶陶居
拉贝落难时当时的南京市民自发捐款给拉贝,南京人没有忘记这个自己的辛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