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伟人130周年诞辰:4封电文不足4000字,实乃短小精悍的典范!

曼香课程 2024-03-05 07:12:45

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

从1948年9月12日到11月29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人民解放军相继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此期间,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4封致三大战役我前线指挥者有关作战方针的电报。毛泽东同志将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三大军事战役战略战术及作战方针、任务,分别浓缩于600至1700余字之中,其中有关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两封电报分别为900及600余字,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文为800余字,稍长一点的平津战役作战方针也不过1700余字,即使把4封电文加在一起也不足4000字,还不如当今公文中一份通知和意见的文字多,真可谓“短小精悍”。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作用,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伟气魄,而且在公文写作上也不失为光辉的名篇佳作。

(一)问题明确,内容完整

公文写作内在结构结构上必须具有完整性。即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对问题有所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与途径、方法。《作战方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典范。

辽沈战役9月7日的电报,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把“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随即对实现这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总计用了不到300字。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对东北野战军提出“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个兵团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七月杨成武已歼一个旅在内),并攻占北宁、平承、平保各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这属于“解决问题”。

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作者更是把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紧密融于条段之中,边提出、边分析、边解决。“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我们有些同志都吃了过分估计敌人战斗力的亏,经过批评后他们已懂得了。现在张家口、新保安两敌确已被围,大体上很难突围逃走。十六军约有一半迅速被歼。怀来敌一O四军慌忙南逃,估计今日或明日可能被歼。该敌被歼后,你们准备以四纵由西南向东北切断南口和北平间联系。”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是“提出问题”,第二至第五句是“分析问题”,最后一句话是“解决问题”。

(二)全局在胸、指挥若定

当我们静下心来捧读《作战方针》时,深感这哪里是来自于远隔万水千山中央军委的指挥电文,分明是一位战地指挥官亲临战场前沿绘制的一幅幅大气磅礴的作战蓝图。固然敌军有几十万、上百万,在《作战方针》中被轻而易举地摆来摆去。这一切不能不归于作者对事物的调查之深、研究之细、分析之明。如淮海战役中提出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第二阶段是攻济打援;第三阶段是两淮作战等;又如辽沈战役作战方针有关“攻锦打援”的一系列部署;再如平津战役中有关围而不打、隔而不围、防敌南逃或海上逃窜的详尽要求等。如果作者事先不对事物“了如指掌”“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怎么能提出如此英明的决断和部署。

(三)语言生动,言简意赅

4封电文,作者惜字如金。如用“歼”不用“消灭”,用“欲”不用“打算”“为了”,用“置”而不用“对于”;用“亦”代替“也要”;用“较”而不用“比较”,用“请令”而不用“请命令”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特点。

而且,毛泽东同志还把平津之敌形象地比喻为“惊弓之鸟”,以及文中对“攻济打援 “就地歼灭 “攻锦阻援 “围而不打 “隔而不围”等成语和四字格语言的使用,都极大地增强了电文的生动性与简洁性。特别是像“这将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中的“狂”字,“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中的“神”字,其用字之精湛高超真是绝妙无比。一个“狂”字勾画出敌军“狗急跳墙”、垂死挣扎之状,一个“神”字又把我军如“天兵天将”神速之感充分地描绘再现,令人折报。

0 阅读:0
曼香课程

曼香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