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15省独立并纷纷扩军,清政府为何无力制止

爱喜扬扬 2024-12-18 08:16:35

武昌起义后,15省独立并纷纷扩军,清政府为何无力制止

1911年深秋,一场始于武昌的革命烽火,如燎原之势迅速席卷全国。短短两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并开始自主招募军队、征收赋税。这些省份的独立宣言,犹如压垮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个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将封建专制推向顶峰的帝国,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分裂局面时,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无力与被动。这一切,要从太平天国运动后清王朝被迫放权地方说起,军权、财权的下移,加之对外交涉权的旁落,最终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土崩瓦解。

权柄下移 王朝走向衰落之路

清王朝入关之初,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八旗军队作为清朝的根本,牢牢把控着军事大权,各省的绿营则负责地方治安。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套体制运转良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各省的财政收入必须上缴中央,地方官员没有擅自保留的权力。

但到了道光年间,这套运转了百余年的机制逐渐显露出疲态。八旗子弟享受特权,丧失了战斗力,绿营军队腐败懈怠,形同虚设。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震动了整个清王朝统治根基。面对汹涌而来的农民军,八旗和绿营竟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

在这危急关头,咸丰皇帝不得不破格任用汉族官员,授权地方督抚自行组建军队。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无奈之举,却为日后的权力转移埋下了伏笔。

曾国藩率先在湖南组建湘军,招募乡勇,购置武器。这支由地方督抚掌控的军队,逐渐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相继成立,他们不仅在军事上独当一面,还掌握了军需采购和人事任免的大权。地方督抚的权力由此不断膨胀。

为了维持这些新军的开支,清廷不得不允许各省留存部分税收。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在交通要道设立厘卡,向商人征收额外税费。

战事频繁导致交通不便,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日益松弛。地方督抚开始垄断两司权力,掌控一省的民政、财政和司法大权。

原本需要通过吏部、户部和刑部审批的事务,现在都由督抚直接决定。六部衙门虽然还在运转,但实际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这种权力下移的趋势,使得清朝精心构建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瓦解。各省督抚手中握有军权、财权和行政大权,形成了割据局面。

地方武装崛起 军权旁落难挽回

太平军攻城掠地之时,朝廷赖以维系统治的八旗军队已然腐朽不堪。这支曾横扫中原的铁骑,在养尊处优中丧失了昔日的威风。

绿营军更是腐败透顶,将领们只知道中饱私囊。面对太平军的进攻,这些军队往往不战而逃,使得清廷陷入空前的统治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率先在湖南组建团练,招募乡勇对抗太平军。这支后来声名远播的湘军,以儒家思想为纲,以乡土情谊为本,战斗力十分惊人。

湘军的成功,立即引发了各地效仿。李鸿章在安徽组建淮军,左宗棠在湖北组建楚军,各地督抚纷纷打着练兵的旗号,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

这些地方武装不同于八旗绿营,他们的人事任免完全掌握在督抚手中。将领们只对督抚负责,朝廷难以过问,军队指挥权实际上已经旁落。

为了维持数十万大军的开支,地方督抚开始自行其是。他们在关卡设立厘金局,向商旅征税,又扣留原本应该上缴朝廷的赋税。

军饷来源既不依赖朝廷,军队调动也不受节制。这些本应该为朝廷效力的军队,逐渐成为地方督抚的私人武装。

湘军、淮军虽然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也彻底打破了清朝的军事体系。八旗和绿营的式微,意味着朝廷失去了最后的军事力量。

捻军起义时期,清廷已经完全依赖地方武装平叛。各地督抚借机扩充军备,增加兵力,俨然成为一方诸侯。

军队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督抚们不得不想方设法筹措军费。他们大肆征收厘金,甚至向外国势力借贷,使得财政更加不受朝廷控制。

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北洋军、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已经发展成为庞然大物。这些军队虽然名义上属于清朝,实则各自为政。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军事改革,虽然在短期内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从长远来看,却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解体。地方督抚掌握军权,为后来各省独立埋下了伏笔。

洋务新政推行 财权旁落民不聊

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廷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清廷不得不打开国门,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还剥夺了清廷的关税自主权。通商口岸的税收被英法等国把持,海关税率由外国人制定,清廷只能被动接受。

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清廷不得不向外国银行举债。这些外债利息高昂,偿还期限漫长,成为了清廷财政的沉重负担。

太平天国之乱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们认为必须发展近代工业,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军工企业相继建立。这些企业虽由朝廷出资,实际经营权却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

军工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督抚们开始自行其是。他们扣留赋税、加征厘金,甚至直接向外国银行借贷。这些举措进一步削弱了朝廷对财政的控制。

洋务企业的扩张带来了新的问题。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企业虽然挂着官办的招牌,实际上成了督抚和商人的合办企业。

这些企业的利润大部分被地方督抚和商人瓜分,上缴朝廷的份额越来越少。督抚们利用职权,将国家投资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资本。

同时,外国资本也趁机渗透。德国克虏伯公司、英国威尔逊公司等,通过军火贸易与地方督抚建立了直接联系。军需采购的巨额利润,被督抚和洋商私下分赃。

清廷投入巨资发展的洋务企业,最终沦为了地方督抚的摇钱树。这些企业不仅没有增强中央财政实力,反而加剧了财权的分散。

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清廷的财政已经千疮百孔。海关税收被外国控制,厘金被地方侵占,各项税收大量流失。

朝廷想要整顿财政,却发现无计可施。地方督抚手握军权,掌控税收,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经济体系。这种财权的旁落,使得清廷在面对各省独立时毫无还手之力。

武昌城头炮响 王朝大厦将倾

光绪三十七年十月十日,武昌城内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兵变。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宣传发动终见成效,这场由军队发动的起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起义的消息传出后,各省反应出人意料的迅速。湖南巡抚程德全逃离长沙,新军将领刘国轩宣布独立。短短几天内,大江南北十五个省份纷纷响应。

清廷面对这场危机,显得异常无力。他们派遣的统帅端方、载洵等人,还未到达前线就被革命党人暗杀。朝廷调动军队的命令,也遭到各地将领的抵制。

袁世凯被迫重新出山,担任钦命大臣统领全局。然而此时的袁世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忠心耿耿的北洋大臣。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左右逢源。

地方督抚们面对革命形势,也开始各自打算。有的投靠革命党,有的观望不前,有的借机扩充势力。他们手中的军队,成为了谈判的筹码。

清廷想要镇压起义,却发现无兵可用。北洋新军不听调遣,各省团练更是早已脱离控制。朝廷空有威令,却无法真正调动一兵一卒。

各省独立的背后,是军权、财权的彻底丧失。督抚们掌握军队,控制税收,甚至可以自行与外国势力接触。清廷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革命党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迅速扩大战果。他们在各省建立都督府,接管行政权力。原本效忠清廷的官员,纷纷投靠新政权。

清廷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然而袁世凯此时已经与革命党达成协议,准备逼迫清帝退位。这位曾经的北洋大臣,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各省都督府派代表参加就职典礼,宣告共和政府的成立。这些原本由清廷任命的封疆大吏,摇身一变成了民主革命的拥护者。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满清王朝轰然倒塌。这种迅速的崩溃,正是军权、财权长期旁落的必然结果。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清王朝在应对内忧外患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当革命的烽火燃起时,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已经是一座外表完整、内里空虚的危楼。

3 阅读:1609

评论列表

南若妖

南若妖

3
2025-01-13 20:43

革命党后面可是一大帮列强:美日等

爱喜扬扬

爱喜扬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