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今日读李如龙先生的《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一书,言及在孔夫子的故乡,把“在理”一词说成“子曰儿”等。现抄袭一段,与朋友共享:
在孔夫子的故乡,关于邻居就有以下各种说法:“邻舍家、邻墙儿、挨门儿、南屋家、西无家、四邻八舍、老街四邻”,对友好者则称“仁哥、仁弟、仁兄弟”,这都充分表现了儒家“德邻仁里”的道统,和城市居民隔墙不相识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此相适应的有关待客可说“厚客、让客、伺接、敬奉、大敬意”,红白大事称为“办公事、红白公事、红公事”,则记录了相邻协办红白大事的传统,说话“在理”则说“子曰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94cd05b792f7bd2e377307ff89d097.jpg)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一书封面
这一段,作者讲的是关于方言词所反映地域文化观念问题,也谈及了其他地域。
我去过孔夫子的故乡曲阜,却没有对其方言做过如此细致的考察,甚为遗憾。以后若有机会,当访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