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1月17日,已然到了腊月,黑龙江省海林市的人民群众都沉浸在准备过年的气氛之中。海林市公安局交警队车管股股长王某的家中,却迎来了不速之客。王某的二女儿王佳此刻正在洗手间,却突然听到一阵打斗声音,她遇到的事情不对劲,刚要推门出去看看,结果一阵仓促的枪声响起,她知晓父亲没有携带配枪回家的习惯,当即预感到了危险。
她克服着恐惧,将门反锁,但却因慌张将门把手拽掉了,眼看了屋外的歹徒要闯进卫生间,在当地牡丹江读体校的她,顺着卫生间的窗户翻了出去,从二楼跳下,索性高度不高,她翻滚着没有摔伤,王佳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跑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这则案件的发生,随着警方的介入,他们连带着破获了当地多年前一直尚未侦破的几桩悬案,其案件的真凶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1月17日下午5时许,海林市公安局跑来了一位惶恐的女孩,她气喘吁吁的报案,称自己的父亲王某和姐姐、弟弟共4人被持枪罪犯嫌疑人杀死于家中,她侥幸逃离现场。这是一起特大凶杀案,海林市公安民警分路出击,在各主要路口堵截盘查行迹可疑人员。刑侦人员和法医也抵达案发现场,进行勘查、提取线索。
警方后根据幸存者王某的二女儿提供的描述,大致还原了案发的情况,17号下午4点多,有两名持枪歹徒敲门进入王某家中,在与王某进行简单交谈后,随即发生了肢体搏斗,由于王某本人身材强壮,一时间歹徒见无法占据上风,便掏枪射击,杀害了王某。二人又将王某的大女儿、三女儿、小儿子当场打死,王某的大女儿怀中抱着17个月大的男婴,被压在身下因此也幸免于难。
通过现场勘查和法医鉴定,这起“1.17”特大杀人案中涉及的枪支中有1991年“4.22”案件中赵某被抢的“六四式”手枪及1993年“10.6”杀人案中丁某被抢的手枪,在省公安厅案件中心的直接指挥下,海林市警方决定将三起案件并案侦查,并将柴河、海林和牡丹江地区作为重点侦破对象区域。而1991年“4.22”案件和1993年“10.6”案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在1991年的4月22日,柴河林业公安局刑侦科负责发现内勤民警赵某自4月19日以来,无故缺勤,警方随即派人查找,至当日20时许,撬开赵某家门,发现赵某及其9岁的女儿被杀死在家中。他本人佩带的“六四式”手枪也消失不见。1993年的10月6日,海林市石河乡派出所副所长丁某夫妇被杀死于家中,丁某佩带的“六四式”手枪被抢走,现场遭到破坏,警方难以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而在1994年的春节前夕,居然再次发生了袭击杀害警察的案件。
针对“1.17”案件幸存者提供的线索,三个地区的广大公安民警在各企业内部、居民区逐委、逐户、逐单位、逐人地进行排查工作,重点是25岁至45岁的男性,警方要求这个该条件的人员一个不漏地登记造册,摸底排查。
更加让警方感到振奋的是,刑侦人员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凶手来不及处理的指纹信息,这给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大进展。而就在当年1月底,又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彻底暴露了凶手的位置。根据警方的通报,在1月28号从哈尔滨去往大连的高速公路上,一名叫王成岩的男人持枪威逼出租车司机载他到开源市,而出租车司机比较聪明,他佯装加油,实则在加油站开车甩开了王成岩。
后来这个人流窜到了开源市,并再次劫持了一辆大客车索要钱财,司机拒不服从,惨遭杀害,这个人铤而走险,继续犯案,在1月30号当天,公安民警、武警官兵的围剿下,抗拒追捕被警方击毙,并在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发现了两支“六四式”手枪,这正是“4.22”案和“10.6”案中被抢走的那2支手枪。
至于被击毙的罪犯,他原本为柴河贮木加工厂的工人,在1990年因涉嫌强奸被开除了公职。既然已经确定了一名犯罪的身份,那么按照警方推测,还有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没有确定,这个人又是谁呢?柴河林业公安局接到通报后,立即对王成岩家进行监控,同时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领导决定对王成岩家进行搜查并组织力量对其妻子和儿女进行问询。
一开始王的妻子并未透露有用的信息,表现非常敷衍,但突破口在于12岁的王成岩女儿身上,当公安人员问王成岩女儿,平时王成岩和谁的关系最好时,小女孩回答称“和公安局的张叔叔。”而且女孩还透露,“有一天很晚了,张叔叔来我家送了一封信给妈妈。”这次的问询,本案另一位重要犯罪嫌疑人露出马脚,他就是原柴河林业公安局主管文秘工作的副主任张泗维,警方调查到张泗维与王成岩私交甚好,这一点在公安局内部甚至有所耳闻。
而王成岩的妻子见事情瞒不住了,也证实称,张泗维曾在1月24日,丈夫出逃后送来一封信,此前他甚至来王家给过王成岩手枪子弹。1月31日,柴河林业公安局刑侦科长李春茂和4名刑警在办公室将张泗维依法滞留。
在随后的问询环节,他只是承认了送信的事实,却拒绝承认提供子弹的事情。他本人身为公安局的中层干部,给犯罪嫌疑人,即使是送信,也涉嫌违法犯罪。而随后警方的进一步调查,物证也逐步齐全,警方在张泗维的办公室搜查,发现了金戒指4枚,他本人的家中则是找出了金项链2条。
在各种证据面前,张泗维的心理防线逐步崩塌,他对预审民警说,“在公安局干了十多年,预审侦查手段我是懂的,不用费心,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了。”1994年2月18日,张泗维供认了“1.17”、“4.22”等六起特大杀人抢劫案,均为他与同伙王成岩所为,当地几年来的悬案一举告破。接下来,我们带入到罪犯张泗维的视角中,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张泗维本人并非一开始就是恶警一枚,他在1981年调入公安局当通讯员,由于工作态度积极,勤奋努力,次年8月被调入柴河派出所当内勤民警,工作期间还荣立过三等功。1984年他考上省警校,1986年警校毕业后,到公安局预审科当科员。1990年4月去往办公室当秘书,两年后晋升为副主任,后来还入党了。
据他本人交代,早在警校期间,他就深感金钱的重要性,对金钱物质的崇拜,是他走向犯罪的一大原因,当时警察工作,收入不高,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钱,他非常向往。
至于他的同伙,王成岩,1990年张泗维在处理王成岩涉嫌强奸案的过程中,两人结识,臭味相投。从1991年4月22日到1994年1月1月17日,张泗维与王成岩作案6起,杀害了17人,最终抢得现今3000余元,金首饰折合1万余元。第一起案件发生在1991年的4月22日,二人认为赵某在公安局工作,有枪,为人老实,好对付,打算先抢枪再进一步实施抢劫计划。
那天晚上8点多,赵某家中只有他本人和9岁的女儿,张泗维与王成岩敲开门,还没等赵某发声,王成岩便冲上前去,用钝器打混赵某,此后又怕赵某没死,张泗维拿出随时携带的尼龙绳,伙同王成岩狠勒赵某的颈部致其死亡。
而赵某的女儿在梦乡之中,便惨遭毒手。二人抢走赵某的“六四式”手枪和50元钱,并对现场进行了破坏。第一起案件发生了,二人为了躲避追查,两年没有继续犯案,张泗维则利用警察的身份,继续搜集信息,寻觅下一个作案对象。1993年5月10日,张泗维出差到牡丹江办事,路上遇到了柴河人童某领着一个皮箱,张泗维搭讪,并试探问道“箱子里装的什么玩意。”童某得意洋洋的表示“全是钱”,这令张泗维内心窃喜,他知道这个童某近几年搞了一些买卖,在牡丹江市买了房子,算是有钱人了,新的作案对象出现了。
他将情况告知了王成岩,二人一拍即合。两天后,二人乘坐客车来到牡丹江,一早便敲门进入童某家中,拿着枪喝令他将箱子里的钱掏出来,但二人没想到的是,那天童某只是在吹牛,箱子里根本不是钱,而是衣物。
但事已至此,童某本人也毫无意外地被杀害了。1993年的下旬,10月6号,张泗维无意之间听到,有人要去海林市石河乡派出所副所长丁某家中送钱,大约2万多。,是托丁某在海林给买房子的钱款。张泗维和王成岩嗅到了机会,他们事先打听了很久,终于知晓了丁某的住处,当天下午2点多,二人来到丁某家,丁某夫妇二人惨遭杀害,在处理完现场后,等待着送钱人的到来,但等了半个多小时,依旧无人上门。
下午3点多了,二人怕事情暴露,不敢久留,逃离了现场。而那个送钱的郭某则是在二人走了后的二十分钟后,怀揣着2万9千元的巨款去往丁某家。可谓是阴差阳错,郭某的迟到使得他自己幸免于难。至于警方搜查到了金戒指等器物,也是出自受害人之手,1993年4月7日,二人盯上了柴河当地的建筑承包商张某,张王在这次的抢劫中弄到了一条金项链、二枚金戒指、一副金耳环,但相对应的代价则是,张家夫妇二人、14岁的女儿和12岁、9岁的儿子的性命。
至于开头提到的“1.17”命案,则是王成岩无意之间发现,身为交警的王某家庭比较富有,房子从外观上装修不错,他揣测这人既有枪,又有钱,是比较“划算”。二人跟踪、踩点,最终确定了1994年的1月17号下午动手。当天下午4点多,二人敲开王某家门,张泗维说道“我们找你办的那个事情怎么样了。”一时间王某愣住了,就在他晃神之际,张泗维夺门而入,用手枪威胁王某交枪,王某则迅速拉开架势,与二人搏斗起来,后面的事情就不再赘述。
万幸的是,王某的二女儿比较机灵,没有暴露行径,在两人撞门的过程中,翻出窗户逃离现场并报警了,而由于害怕警察的追捕,张王二人也没来得及清理现场,从而留下了指纹和痕迹。
回顾张泗维和张泗维的犯罪动机和案件经过,事实上是非常简单的,目的为了“搞点钱花”。利用张泗维警察的特殊身份,受害的这些民警一般都会将两人迎进门,而张王二人则在进入房子之后便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勒死了他们。
那些无辜的群众,张泗维则是留心办公室中的各种言论,并尽可能地搜集同事们的情报,他只要听说最近有谁发了大财,或者生活得不错,就会伙同王成岩一起到这些人家中实施抢劫勒索,每次事成之后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他们都会选择杀人灭口,手段极其残忍。在被捕之后,张泗维这名公安系统中的恶魔很快就接受了正义的审判,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1995年张泗维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柴河市的治安局面也得到了改善,那些为这起案件的侦破做出贡献的民警们也得到了相应的表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由于面临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许多地方的治安管理却存在漏洞,许多不法分子贪财好色,胆大妄为,当时的社会上也没有普及监控设备,对于犯罪人员的追查工作相对困难,这也间接导致了许多大案要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