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公安部就修改《警车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允许具有驾驶资格的警务辅助人员持证驾驶警车。这一改革举措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有正式民警才能驾驶警车的限制,标志着我国警务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从警务工作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改革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警务工作任务繁重。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接报违法犯罪案件数达1200余万起,而正式民警数量仅为200余万人,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现有警力配置下,大量正式民警不得不从事驾驶等辅助性工作,造成警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允许辅警驾驶警车,可以将正式民警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其专注于案件侦查、治安管理等核心警务工作。以某地级市公安机关为例,改革后预计每年可释放约1.5万小时的警力资源,相当于增加30名正式民警的工作量。这种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显著提升警务工作效率。

近年来,我国警务辅助力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有关报道,截至2024年底,全国警务辅助人员总数已突破400万人,其中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0%以上接受过专业驾驶培训。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允许辅警驾驶警车,是对警务辅助力量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核和培训考核,选拔优秀辅警担任警车驾驶员,既能够确保行车安全,又能够激发辅警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某省公安机关试点数据显示,改革后警车使用效率提升40%,群众满意度提高15个百分点。

现代警务工作要求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允许辅警驾驶警车,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警车的使用效能。在接处警、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等工作中,警车驾驶员与执勤民警的职责分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改革后,警车将真正成为移动的警务工作站,在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把有限的警力解放出来,街面见警率就会提高,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这种效能提升,正是警务改革追求的目标。
警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允许辅警驾驶警车,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发展趋势。这项改革将推动警务工作更加专业化、高效化,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作出更大贡献。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警务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图源网络,侵删)
小蚂蚁
应该学习香港的警察管理制度
天蓝色 回复 03-25 20:37
警察肯定极力支持,如果按照香港警察比例,需要增加3亿的警察,工资还要翻倍,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