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封建时代有三次宦官时代,一个是东汉,一个是唐代,一个是明代,宦官主政时代,无疑是王朝最黑暗的时代,而当宦官时代结束的时候,却又往往是王朝覆灭的时候,在三次宦官时代,唐代是宦官主政的巅峰,几乎到了可以弑杀君王,册立新君的地步。
开启唐朝宦官摄政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重用的宦官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力士。他是唐代第一个实授三品将军的宦官,累加至骠骑大将军,也是第一个封郡公的宦官,虽然屡屡干政,但后世评价却很高。
武则天在位期间的圣历元年(698年),大唐西南边陲的岭南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女皇对此自然是武力镇压,命李林任岭南安抚使剿灭俚人造反,这李林可不是一般人,是吴王李恪嫡长子,身具隋唐两朝皇室血统,招讨使李千里能力不俗,很快就平叛成功,而且还俘虏了大批俚人。然后按惯例,把一批伶俐的俚人孩子阉割,送到洛阳皇宫。
李林回朝之后,武则天对于李千里大为赞赏,称其为“吾家千里驹”,而后赐名李千里。武则天在位期间,杀得李唐宗室人头滚滚,唯独李千里毫发无损,而且能执掌兵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批被阉割的俚人自然被分到宫中当宦官,最初就是给大太监当干儿子,从小开始培养。“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所以他就改姓高,高延福还给他起了一个花名“力士”,高力士当宦官起点颇高,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就在武三思身边工作,这才有机会遇见则天女皇。
冯元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力士也长大了,长得非常高大,差不多一米九几。“长六尺五寸,性谨密,能传诏敕,授宫闱丞。”
当宦官最优秀的特点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嘴巴要严,要知道近侍宦官天天在皇帝身边,所听所见都是帝国最核心的机密,这要嘴巴不严那就太严重了。因此很多人都想高力士这里打听一些机密,可是高力士对此始终是一语不发,有一次,他第一次去武则天寝宫,出来以后,其他宦官都好奇里面啥样, 就去和高力士打听,而高力士呢也就是笑笑而已。可见高力士的谨慎。
高力士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有识人之明,他看人很准。由于当时经常出入的都是高官,宗室的府邸,因此认识了不少当时的大人物。其中就包括李旦和其子临淄王李隆基。在众多的李氏皇子王孙中,他一眼相中了李隆基,倾心相交,把自己的未来命运全部押在李隆基身上。这不得不说认得太准了,要知道,此时的高力士还不到十五岁。
神龙政变后,中宗李显继位,韦后主政,当时朝中各派势力争权夺势,暗流涌动。中宗李显根本就压不住场,在这场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高力士紧紧跟着李隆基,成为李隆基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一,这在当时却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
开元元年(713年)七月,李隆基发动政变,铲除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高力士作为宫中高级内宦,自然向李隆基提供了大量情报,并在李隆基发动武装兵变时候,高力士也是冲锋在前,随后睿宗李旦退位,李隆基登基,高力士因功封为右监门卫将军,正三品,总管内廷事务。“景龙中,玄宗在籓,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冯元一
早年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规定,宦官不能超过三品官,只穿黄色制服。但这个规矩,因为高力士打破了。唐后期宦官势大,即源于此,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一个人能登上政治高峰,心机本事,一样都不能缺,还有一点就是洞悉人性,对于高力士来说,就是要懂得李隆基的内心活动,在这一点上李隆基也许都没有意识到。
开元初年,李隆基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也就是当朝宰相,“姚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邪!’会力士宣事至省中,为元之道上语,元之乃喜。闻者皆服上识君人之体。”姚崇对此惭愧不已,而群臣也觉得皇帝眼界够高,愿意放手让臣子做事。
继任宰相张说因为在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中站队错误被人构陷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就派高力士去探视张说。“说经两宿,玄宗使中官高力士视之,回奏:‘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罚忧惧之甚。’玄宗悯之。力士奏曰:‘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玄宗然其奏,由是停兼中书令,观及庆则决杖而死,连坐迁贬者十余人。”张说对高力士感激肺腑。
高力士最关键的一次政治站队就是帮李亨确立太子的位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隆基一日杀三子,太子李瑛被杀,朝臣都提议立年纪最大的李玙为太子,但宰相李林甫劝玄宗立寿王李瑁。玄宗很纠结,一时拿不定主意。一次导致人心惶惶,朝堂不安,而高力士则力挺李玙为太子,李隆基经过考虑之后,采纳高力士的意见,李玙被立为太子,后来改名李亨。由此之后,高力士威名大盛。“若附会者,想望风彩,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因之而取将相高位,其余职不可胜纪。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力士于寝殿侧帘帷中休息,殿侧亦有一院,中有修功德处,雕莹璀璨,穷极精妙。力士谨慎无大过,然自宇文融已下,用权相噬,以紊朝纲,皆力士之由。又与时消息,观其势候,虽至亲爱,临覆败皆不之救。”
冯元一
由于李隆基的高度信任,也使得高力士极度膨胀,贪赃纳贿,卖官鬻爵自然少不了。“力士资产殷厚,非王侯能拟。于来庭坊造宝寿佛寺、兴宁坊造华封道士观,宝殿珍台,侔于国力。于京城西北截澧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初,宝寿寺钟成,力士斋庆之,举朝毕至。凡击钟者,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者,击至二十杵,少尚十杵。”只为高公公高兴。
高力士也很会办事,“玄宗御勤政楼,大酺,纵士庶观看。百戏竟作,人物填咽,金吾卫士白棒雨下,不能制止。上患之,谓高力士曰:‘吾以海内丰稔,四方无事,故盛为宴,欲与百姓同欢。不知下人喧乱如此。汝有何方止之?’力士奏曰:‘臣不能也。陛下试召严安之,处分打场。以臣所见,必有可观也。’上从之。安之至,则周行广场。以手板画地,示众人,约曰:‘窬此者死。’以是终五日酺宴。咸指其画曰:‘严公界’,无一人敢犯者。”高力士真有识人之明。更厉害。
当然高力士害人也是杀人不见血,李隆基手下有个叫王毛仲的,和高力士一样,都是在李隆基当亲王的时候,跟着李隆基混,因军功封霍国公,王毛仲看不上高力士,因此对高力士语多讥讽,高力士在背后给上了一点眼药,李隆基将王毛仲发配到永州,再派人赐死。“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中官等妒其全盛逾己,专发其罪,尤倨慢之。中官高品者,毛仲视之蔑如也;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己之僮仆。力士辈恨入骨髓。毛仲承恩遇,妻产,尝借苑中亭子纳凉,玄宗借之。中官构之弥甚,曰:‘北门奴官太盛,豪者皆一心,不除之,必起大患。’后毛仲索甲仗于太原军器监,时严挺之为少尹,奏之。玄宗恐其党震惧为乱,乃隐其实状,诏曰:‘开府仪同三司、兼殿中监、霍国公、内外闲厩监牧都使王毛仲,是惟微细,非有功绩,擢自家臣,升于朝位。恩宠莫二,委任斯崇。无涓尘之益,肆骄盈之志。往属艰难,遽兹逃匿,念深惟旧,义在优容,仍荷殊荣,蔑闻悛悔。在公无竭尽之效,居常多怨望之词。迹其深愆,合从诛殛;恕其庸昧,宜从远贬。可瀼州别驾员外置长任,差使驰驿领送至任,忽许东西及判事。’左领军大将军耿国公葛福顺,贬壁州员外别驾;左监门将军卢龙子唐地文,贬振州员外别驾;右武卫将军成纪侯李守德,贬严州员外别驾,守德,本宜德也,立功后改名;右威卫将军王景耀,贬党州员外别驾;右威卫将军高广济,贬道州员外别驾。毛仲男太子仆守贞,贬施州司户;太子家令守廉,贬溪州司户;率更令守庆,贬鹤州司仓;左监门长史守道,贬涪州参军。连累者数十人。又诏杀毛仲,及永州而缢之。”
马嵬驿兵变
有时候,李隆基和杨贵妃夫妻间打架,能去劝的,能去处理的,只有高力士。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与高力士等人逃往四川。当走到马嵬坡的时候,愤怒的将士斩杀了杨国忠等杨家人,并威逼李隆基处死杨贵妃。李隆基自然不愿意,还是在高力士劝说下缢死杨贵妃。执行人还是高力士。
唐军恢复两京,玄宗回到长安,陪伴在老皇帝李隆基身边的只有高力士,可不久之后,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三年后,大赦回京,走到半路,得知李隆基驾崩,高力士吐血而亡,死后肃宗同意,让他陪葬玄宗泰陵。
后世对高力士评价很高,明朝思想家李贽说:“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一个阉宦有此评价很不易了。
尚能饭否
高力士、郑和都属于太监阵营里的正面人物。[并不简单]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10-07 11:31
人家虽然是太监,但确实是纯的不能再纯的纯爷们儿,好汉子。
大鸟展翅
中国人收入是日本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