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尧曰篇》(1•4)

沐浴墨香张一 2024-11-05 03:49:51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天下安定太平了,作为在上位者,要)谨慎检查度量衡器,仔细审察法令和礼乐制度,修复废缺的官制,(这样的话)国家的政令就畅通无阻了;(还需要注意的是)让灭亡的邦国重新兴起,让断绝的世族得以延续,让隐逸的贤才得到荐用,做到这些,天下的民众就会真心归附。 《论语》编撰者在这里说;一个政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让民众生活安定——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民众生活富裕——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让民众生活幸福——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是一切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尽管这种观点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但放在今天,甚至是以后,永远都不过时!要想达到以上目标,在上位者就必须做到以下四条: 一是“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谨”的本义为谨慎,小心;引申为郑重地,恭敬地等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谨,慎也。” “权”在《论语》出现三次。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篇》)、“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论语・微子篇》)以及本章句。 “权”是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如丈、尺、寸、分等名数单位。引申为权衡,比较。 “量”指量容积的标准。是用斗量,还是用升量啊?大家一想就能明白的。 “权量”是用来测定一个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使用的器具。 春秋末期,各个诸侯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实行的政策也是不同的。以货币来说,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使用的是布币;齐国、燕国、赵国使用的是刀币;秦国用的则是方孔圆钱;楚国使用的是蚁鼻钱。这些货币在本国范围内可以交易、使用,一出诸侯国的国门,便无法正常使用了。再如,你带的尺子,一尺是八寸;我的尺子,一尺是六寸,标准不统一,这市场上的买卖也就没法正常进行了,必将大大束缚经济的发展。 “谨权量”就是在经济上厘定一些制度,在天下都能使用。 “审”的本义是详究、考察,由此引申出检查核对、知悉、周密、明白、不偏斜等含义。 “度”的本义是伸张两臂量的长短,引申指计量、揣测等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度,法制也。”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这里的“法度”,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和法令制度。 “审法度”是讲在上位者要重新审察当今社会推行的礼乐制度和法令制度。坚持“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八佾篇》)的方针,废除那些不合时宜的,增加和完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的制度,进而告知天下,让民众知道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事情应该如何干,一切按照规矩来办。儒家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礼,规矩乱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就乱了。 “废官”指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称其职。 如国家的法令在执行过程中,这个地方虽然有这个职位,但没有人担任这个官职,那政令如何推行啊?再一个,本来这个官职在古代可以设置的,但现在没必要了,这样的官职可以不用设置了。 “修废官”,说白了就是建立起岗位,定岗定编。对于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官员要清理;对于贪官污吏,要严厉打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官员们责权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国家政令的畅通。 也有学者把“修废官”理解为,把战争、混乱时期已废弃的官府重新进行修缮,安排新的官员,这也是一说。 只有在制度之下,社会才有秩序可言。为政的第一个层面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各个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样全国一盘棋,结果自然是“四方之政行焉”,也就是国家的政令就会行得通了;否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刑罚不得当,民众就会手足无措。) 二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成语“兴灭继绝”出自于本章句《论语》,意思是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兴”的本义是抬起来,引申为起身、升起、奋发、产生、创办等。《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兴,起也。”这里是恢复的意思。 周代,周天子统治的地区叫“天下”,诸侯国统治的地区叫“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国”的本义是邦国。 “兴灭国”是恢复被灭亡的诸侯国,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无论哪一个诸侯国,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宗教信仰、艺术和美学、伦理道德、哲学等。如果这个诸侯国被打败了,被灭掉了,那么属于这个部族专有的那部分知识或技能就有可能失传。周武王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封夏、殷二代之后于杞、宋。杞是夏禹的后裔,封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宋是商汤的后裔,封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只要“灭国”还存在,无论到哪里,这种文化都有可能会保存下来。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文化灭了,这个民族就算真正的灭绝了。 “继”是延续下去的意思。 “绝世”的基本意思有四个:一是断绝禄位的世家;二是死亡;三是与人世隔离;四是冠绝当世。这里是指断嗣的卿大夫家族。 “继绝世”的意思是,帮助那些没有后人的种族,把其他远支的宗亲找出来,作为继承人,把他们先贤的家庙建起来,祭祀不要断绝,这样呢,这些地区的文化也就不会湮灭。 “逸民”,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如“竹林七贤”。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结合着《论语•尧曰篇》记载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这里的“逸民”指前朝的旧臣或是在现实政治斗争中失势的没落贵族。 我们一看“逸民”,就知道他们不在政府编制之内,不拿国家的工资,他们可以说是来去自由的。一个国家的建立、稳固和发展,人才是很重要的因素。而这些“逸民”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离开了京城或者政权的核心。新的政权建立了,在上位者要给这些优秀的人安排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出来做事。 “归心”是真心归附。 做到了“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结果自然是“天下之民归心焉”。用现在的话说,有了宽松的政策,投资者才愿意来投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可以说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样国家的发展一定会好!
0 阅读:3
沐浴墨香张一

沐浴墨香张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