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界的天花板,把自己的死利用到极致,苏秦的成功无法复制!

苏小姐的影像声色 2023-03-15 14:19:25

鉴古以知今。

历史总会给我们惊喜,当然也有惊吓。

苏秦,一个家无三斗余粮的平民子弟,靠着自我奋斗成为佩带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仅凭一张利嘴合纵列国抗衡强秦,绝对是古代版励志青年的楷模。然而,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忽悠列国君王,将死之时毅然定下奇计,把自己的尸身利用到极致,借齐王之手报得杀身之仇,其精于算计、行事狠辣的作风,不由得令人毛骨悚然、背生冷风。

他的人生很励志,他的故事很精彩,虽然一直被模仿,但始终无人能超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平民苏秦的逆袭人生。

01、不甘命运的穷小子

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是很多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惯常思维,或者是自我逃避的一个借口,千千万万个曾经满怀豪情的有志之士,就因为这句话而成为了庸庸碌碌的灰尘草芥。

但有些人却不认命,他们始终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并愿意用永不停息的奋斗,完成逆天改命的人生目标。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苏秦就是这样一个不甘命运安排,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非常之人。

苏秦,是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洛阳郊区的一介农夫,家中田无两顷,钱无两吊,妥妥的一个穷困潦倒的底层平民。

据《战国策》记载:“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意思差不多就是家徒四壁,几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等级森严的战国时代,像苏秦这样的平民,虽然相比多了一个自由身,但想要出将入相、封侯封君,无疑是痴人说梦、堪比登天。

但苏秦却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逆天改命、显名于世。为此,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世人的嘲笑,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潜心学习纵横之术。

几年后,苏秦觉得已经学成,便告别师傅下山寻找机会,开始了自己的“策士”生涯。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要残酷。苏秦先后游历各国,但始终没人用他,最终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到那个他一直想逃离的穷家。

当他踏入家门的时候,迎接他的是来自兄嫂妻妹等一班人的讥笑与嘲讽,都认为他不事耕种,企图以口舌之利谋取高位,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家人毕竟是家人,虽然他们极不赞同苏秦的做法,但还是为他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必要条件。

苏秦也倍加珍惜这个机会,采取了“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的极端方式,投入了没日没夜的学习中。

一年中,他遍观群书,终于找到了能助他施展抱负、成就功业的奇书——《阴符经》。他在吃透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的同时,反复思考列国局势,与其中的理论相互印证,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有了操弄诸侯、纵横列国的底气与信心。

于是,他决定再次出山。

02、屡败屡战不服输

这次出山,苏秦把第一站选在了家乡洛阳的东周,但那些迂腐的东周老夫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苏秦的价值所在,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失望之余,苏秦西进函谷关,想到势头正猛的秦国去碰碰运气。但新继位的惠文王刚刚诛杀了商鞅,正在痛恨辩士的气头上,就用“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史记 苏秦列传》史记)的说辞拒绝了他。

离开秦国后,苏秦又来到了赵国,但当权的相国奉阳君赵成(赵肃侯的弟弟)很不喜欢他,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

虽然又是屡屡碰壁,但这次苏秦却没有放弃,他相信天下诸侯肯定有识才之人。于是,他决定到相对弱小的燕国去寻找机会。

在燕国,苏秦也不是很顺利,在苦熬了一年之后才见到燕文公。于是,他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燕文公进言道:“燕国之所以没有遭受侵夺,是因为赵国挡在前面,千里之外的秦国要想进攻燕国,就必须先要越过赵国,而赵国要想进攻燕国,只不过行军百里以内。而你不担忧眼前赵国,反倒顾忌千里之外的秦国,这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您能与赵国结盟,那么燕国就高枕无忧了。”

燕文公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决定联合赵国以巩固燕国,于是就资助苏秦车马,让他去游说赵国。

这时候,奉阳君赵成已经不再是赵国相国了,所以苏秦很顺利地见到了赵肃侯。

在赵肃侯面前,苏秦分析了天下大势,阐述了联合六国,合纵抗秦的好处。他说:“当今之时,山东诸国唯赵国最强,因此也是秦国的心腹大患,然而秦国却始终不敢攻赵,就是怕韩、魏两国在背后算计。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没有名山大川阻挡,很快就会兵临城下,两国定会俯首称臣,秦国没有韩、魏国的牵制,就会立即把战火烧到赵国头上,所以韩、魏就是赵国的屏障。”

一看,赵肃侯听得十分认真,苏秦又接着说:“现在,山东诸国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结成一体,攻破秦国就不在话下。而那些主张结好秦国的人,其实都是想割地献给秦国,从而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所以就拿秦国的威势来恐吓各国割地献秦。如果大王能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各国共同抗秦,列国各派大将、国相在洹水交换人质、结成同盟。秦国进攻任何一国,其他五国都要出兵牵制或救援,如果哪国不守盟约,其他五国就一起来讨伐它,这样秦国就再也不敢出兵出函谷关,侵掠山东各国了。”

苏秦的这一席话说得赵肃侯心中大喜,于是把苏秦奉为上宾,并赏赐他很多诸多财物,让其去游说列国,结成抗秦同盟。

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国大将犀首领兵攻打魏国,大败四万魏军,活捉魏将龙贾,攻下雕阴,大败四万魏军后趁势引兵东进。

这下可把苏秦吓坏了,因为一旦秦兵攻赵国,他合纵六国的计谋就会成为泡影。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苏秦就把困顿在楚的同门师弟张仪忽悠到了赵国,故意对他百般侮辱,以此激怒张仪让其前往秦国,并暗中派门客送钱资助他。

在苏秦的资助下,张仪一到秦国,很快就见到了秦王,并迅速获得信任,做了秦王的客卿。

这时候,苏秦的门客才向张仪说明:“先前,苏秦先生担心秦国犀首进攻赵国,破坏他合纵列国的计谋,所以才故意激怒您西入秦国,并暗中派我供给您用度费用,助您见到秦王获取信任,因为他认为除您以外,没有人能操纵秦国,这些都是苏秦先生的计谋啊!”

张仪这才反应过来师兄苏秦如此待他的用意,于是感慨万分地向苏秦的门客说:“罢了!我在别人的计中而不自知,看来我真的不如苏先生啊。请您回去以后代为拜谢苏先生,只要他活着,我张仪就绝不会破坏他的计谋!”

03、合纵列国显高名

有了张仪的承诺,苏秦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就马不停蹄,先后游说韩、魏、齐、楚四国,向其国君陈说了联合抗秦的千般好处和畏服秦国的万种弊端,最终达成了六国合纵抗秦的共识。

六国结盟后,苏秦理所当然成了从约长,并兼任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国,迎来属于他的高光时刻。当他北上赵国复命时,各国赠予的车马财物,送行的使者多得数不过来,气派和帝王相比也没什么区别。

当苏秦途径洛阳时,当年瞧不上他的周显王十分害怕,竟然以天子之尊派人为他清除道路,并让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礼仪之隆重一时无他。

曾经对他极尽嘲讽挖苦的兄嫂、妻子等一班家人也俯伏在地上,吓得根本不敢抬头看他,恭恭敬敬地服侍他用饭。

苏秦则笑着对嫂子说:“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为什么现在却对我如此恭顺呢?”

而他的嫂子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爬倒在地,匍匐在他的脚下请罪说:“因为小叔您现在位高钱多啊!”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苏秦不禁感慨道:“同样一个人,贫贱时就连家人都轻贱你,富贵时他们又都如此敬畏,更何况其它人呢!假如当初我在洛阳有二顷良田,还能像如今一样,佩带六国相印吗?”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释然了,当时就拿出千金分赏给了家人亲朋。他当初去燕国的时候,向别人借过一百钱做路费,现在拿出一百金(价值一百万钱)偿还了那个人,这大概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吧。

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这可是那个时代诸侯王能给予臣下最高的封号,后来叱咤风云的秦将白起、扬名后世的赵将李牧的封号也不过如此。

04、合纵失败走燕齐

合纵抗秦确实是一条妙计,但苏秦妄想以一纸盟约把虎狼之秦锁死在函谷关内,也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六国各怀心思,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体,这个表面上牢不可破的盟约随时都有瓦解的可能。

周显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让犀首逼迫齐、魏两国联合进攻赵国,赵肃侯因此责备苏秦。苏秦害怕继续留在赵国会死得很惨,于是趁机请求出使燕国,说服燕国报复齐国。苏秦一走,合纵盟约也就自然瓦解了。

苏秦出使燕国的时候,燕文侯刚刚去世,齐国趁着燕国发丧之机出兵攻克了十座城池。

新继位的燕易王对苏秦说:“从前先生到燕国来,是先王资助您去见赵王,才有了后来的六国合纵。如今齐国却先攻赵国、后打燕国,这都是拜先生所赐,才让燕国招致天下人的耻笑,先生能想办法替我收复被齐国侵占的国土吗?”

这分明是在责备苏秦,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为了报答燕文侯的知遇之恩,苏秦拜别燕易王前往齐国,要凭着一副伶牙俐齿替燕国收复失地。

当时雄才大略的齐威王已经死了,新继位的是齐宣王就是一个庸才。苏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来到齐国的拿捏他的。

所以,他一见到齐宣王,先是向拜了两拜,弯下腰向表示庆贺,接着又仰起头表示哀悼。

这就是说客的套路,先一顿云里雾里的话让你摸不着头脑,然后再一步一步把你引到他预设的陷阱里,而且让你心甘情愿地受他摆布,还觉得他是天下最大的好人。

很显然,齐宣王上钩了。他向苏秦问道:“为什么先生您的庆贺和哀悼相互跟随这么紧呢?”

一看齐王上套了,苏秦接着说:“我听说饥饿的人,宁愿忍受饥饿也不吃乌头,因为这种东西虽然能填饱肚子,但一样也会把人毒死。燕国虽弱,但燕王却是秦王的女婿,大王您占了他十座城池,就等于和强秦结成仇怨。因为弱燕的后面是强秦,您这是自招秦国的虎狼之师来攻打齐国啊,和饥饿之人吃乌头而中毒身亡又有什么区别呢?”

听苏秦这么一说,齐宣王吓得脸都变了。于是、忧心忡忡地问道:“既然如此,那该如何是好啊?”

苏秦心中暗喜,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说:“我听说古人善谋事的,都能转祸为福、转败为胜。如果大王肯听我的计谋,那就立即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这样燕国一定高兴,秦王也会高兴,这就相当于和燕、秦国化解了仇恨,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谊。燕、秦两国都因此而奉事齐国,天下人就没有谁敢不听您的号令,用本属于燕国的区区十城换取了称霸天下的功业,大王您可是赚翻了啊!”

这话哄鬼鬼都不信,但齐宣王却深信不疑,于是很痛快地向燕国归还了侵占的十座城池。  苏秦能蒙骗齐宣王,但蒙骗不了所有人。有明眼人就在齐宣王那儿说:“苏秦就是一个左右摇摆、出卖国家、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恐怕会引起国家混乱。”

听到这些话,苏秦心虚了,他怕齐宣王醒悟过来向他问罪,就急匆匆地返回了燕国。

这次齐国之行,苏秦虽然替燕国讨回了被占的城池,但燕易王却把他晾在了一边,没有给他任何官职。

苏秦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燕易王那儿给他点了眼药,于是他求见易网说:“我本来是东周的一个粗鄙之人,寸功未立的时候,您在朝堂上授予我高官,并以礼相待。如今,我以一己之力说退了齐军、收回十城,按理说您应该对我更加亲近才对,而现在却不授予我一官半职,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说我‘不忠实’的缘故吧”。

燕易王默认了。苏秦接着说“大王您想想看,其实我的‘不忠实’正是您的福气啊。我能把老娘抛下投奔您,就根本没打算为自己树立忠实的人设。如果我像曾参一样孝顺,像伯夷一样廉洁,像尾生一样守信,还能像现在这样来辅佐大王吗?还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齐军、收回十城吗?这就是我对您的忠诚啊!现在您听信谗言,不肯授予我官职,就是因为对您忠诚信实而获罪啊”

但是燕易王还是不为所动,预计苏秦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听说有一个人在远方为官,他的妻子和别人私通,当他归来时,妻子给他准备了毒酒,让侍妾端给他喝。侍妾不想毒死他,也不想揭穿妻子的阴谋,于是就假装假装跌倒,把酒泼在地上,而侍妾却因此挨了他五十板子,现在我的境遇和这个侍妾又有什么不同呢?”

燕易王这才醒悟过来,不但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而且愈发优厚地对待他。

05、巧用尸身报大仇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苏秦先生也不能免俗。他在燕国呆的时间长了,居然和燕易王的母亲有了私情。

这剧情本身已经够狗血了,而更加狗血的却是,燕易王知道这事后,不但没有惩治苏秦,而是对他更加优待。

但苏秦毕竟做贼心虚,害怕时间长了燕易王会宰了他,于是就劝说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祝您提高燕国的地位,但我到了齐国,则一定能提高燕国的地位。”

这很显然是想金蝉脱壳,但燕易王还听从了他的谋划。于是,君臣二人就设定了苏秦因为和太后(暂且借用一下太后的称谓)私通,害怕被燕易王诛杀而逃到了齐国的桥段。

就这样,苏秦离开燕国,被齐宣王任用为客卿,就此成为燕国在齐国的卧底。  齐宣王去世后,他力劝新继位的齐湣王超规格举办葬礼,以极其铺张奢华来表明对宣王的孝道。同时,还劝他大兴土木兴建高大的宫室,大规模开辟游乐的园林,以彰显湣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苏秦的目的就是以疲敝齐国让燕国得利,但齐湣王却始终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一直对他宠幸有加。

后来,齐国大夫中有人因为和苏秦争宠而派人去刺杀苏秦。但苏秦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湣王虽然派人四处捉拿凶手,但始终没有抓到。

苏秦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就劝齐湣王说:“反正我就要死了,就请您以谋乱的罪名在集市上把我五马分尸,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凶手。”

果然,在苏秦被五马分尸的那一天,凶手主动跳了出来表功,结果被齐湣王活捉处死。

苏秦在将死之时,还能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设下奇计,利用自己的尸身得报大仇,在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人来。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而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燕、齐两国又回到了先前敌对的状态,他一生的努力也就此付之东流。

在他死后,张仪开始在秦国政坛迅速崛起,用连横之术辅助秦王削弱列国,山东诸国彻底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0 阅读:4

苏小姐的影像声色

简介: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