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落地,巨变会发生吗?

迎瑞说房产 2024-11-05 04:35:17

虽然前天的稿子飞走了,但部分内容的截图还在。

大家可以看到我预判第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加量落地是必然!

结果呢?

发文的第二天,财政部就公布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发行时间和付息方式。

文章至此,结合超长期国债的发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是否认为,我们的经济,已经来到“v”型翻转的底部了?

你是否认为,我们的经济处于复苏的前夜?

我知道,大部分人的答案会是否定的,因为此次此刻“体感”的经济还是太寒冷了。

但我想告诉大家,我认为:

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中国未来一切向好,现在就是转变的开始!

我知道,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因为刚刚公布的4月份社融和M1数据双双为负,在这种形势之下,我说这样的话,大家肯定会质疑!

但我想告诉大家,恰恰因为“社融和M1为负”,说明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我知道,此时此刻这样的结论一定存在争议,但没有关系,咱们把一切交给时间!

我呢,也从四个维度,说说为什么,我认为现在是经济复苏的前夜!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1

转变开始,一切向好的第一原因: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无论是经济周期、还是房地产行情其反转都发生在不被察觉的悲观时刻!

换句话说,你以为的“最坏时刻”,恰恰是事情转机的开始,而真正意义的最坏时刻,大多数人并未感知!

我知道大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所以给大家举个例子!

现在的房地产行情不用多说,大家都是知道的,从数据维度到大家的共性认知都是:房地产仍然在下跌!

可我告诉大家,我认为部分城市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只是大家还未察觉而已。

来,看下面的图!

这是2021年4月份到2024年4月份的深圳二手房成交走势图,含盖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1-4月份。

从上图的二手房成交量看,成交量最低的时间是2022年2月份,仅872套

也就是说,如果站在5年后,也就是2029年回看这轮行情,那么历史最低点的至暗时刻是:

2022年的2月到12月,成交最低谷就是2022年,深圳二手房月均成交在2000套上下!

从成交数据看,2023年月均成交在3500套,而2024年月均成交比例一定会超过4000套!

那么,这样的数据走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是市场在修复,意味着底部震荡成交再攀升!

我知道,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说:成交量没意义,因为成交价格还在下跌啊。

我明确的告诉大家:量在价先,成交量领先价格走势!现在的价格下跌是因为2022年成交量低至872套,全年月成交低至2000套。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大部分普通人买房都会“高位站岗”?

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对于楼市转好的体感标准是“量价双涨”,什么时候价格上涨了,普通人才认为“楼市回暖了”

但我想告诉大家,普通人认为“量价双涨”才是行情变好的信号,恰恰是错误信号!

因为量价双涨市场就已经燥热,这种情况在我眼中已经属于“接近峰值,应该抛售”的阶段了!

我举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信号,不会敲锣打鼓,大部人都是后知后觉的。

像深圳这种城市能级,这种超跌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交量一定会震荡上扬,而这就是修复、就是经济再次繁荣的开始!

不管楼市涨跌,购房者都需要按揭贷款,该怎么理解按揭这种负债行为呢,推荐看文章《这样买房,多赚200万(3)》

02

转变开始,一切向好的第二原因:四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出现了回流!

我昨天的文章通过日本、美国经济周期的人口倒流和回流情况,告诉大家,核心城市的人口从倒流到回流,意味着再次繁荣的开启!

纵观历史,每一次经济复苏,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领先全国,出现人口回流、经济增速领先的情况!

换句话说,高能级城市最先复苏,最先开启繁荣!

换句话说,人口回流一线城市,也表明经济繁荣正在开启!

买房按揭贷款,本质上是一种负债行为,普通购房者怎么按揭才能减少负债,推荐看文章《这样买房,多赚200万(3)》有详细阐述。

03

转变开始,一切向好的第三原因:债市火爆

这对普通人而言,这是比较陌生的话题!

来,大家看下图!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看,衰退期是一个不断下坠的过程,而萧条期是不断筑底的过程!

这两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分别是现金为王和债券火爆!

现金为王,在过去3年大家都感同身受!

从数据维度看,就是我们住户存款一直在增加!

其实,我看到这个“58万亿”的数字,还是颇为吃惊的,担心网络数据不准确,所以又找了统计局的数据对照着计算了一下。

按照2024年2月份个人存款143.6万亿减去2020年1月份个人存款86.1万亿,结果等于57.5万亿。

所以,58万亿这个数是真实的。

换句话说,过去3年,就是现金为王的3年,也就是经济周期中衰退最明显的特征:大量持有现金。

我为什么说我们现在是复苏的“前夜”?

因为债市在这段时间特别火爆!

从2023年12月至今,债市持续走牛,尽管当前债市走弱,但大部分机构对于2024年债市走强的判断是比较一致的!

而债市和股市在先现实中是跷跷板,一直都呈现反向走势!

文章至此,再看经济周期对应的不同投资特征:复苏期,股票

我提醒大家,2024年第一季度北向资金的流入超过224亿,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

从过去3年现金为王,到现在的债市火爆,再到股市北向资金流入创历史之最,种种特征都表面: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我们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前夜!

文章至此,我提醒大家,记住下面这24个字:

繁荣:商品走强

衰退:现金走强

萧条:债市走强

复苏:股市走强!

普通人看不懂经济,也不了解政策,没关系!就给我记住这24个字,虽然这24个字不会让大家“遇难成祥”,但能让大家避开坑,不做韭菜,不遇难!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4

转变开始,一切向好的第四原因:政策发力,且方向明确

中国楼市也好,中国经济也罢,说到底就是政策+货币,而货币也是政策的一部分,所以:所有一切,都是政策决定走向!

我先概括性的说说我的看法:

1、当前的情况确实比较艰难,我们通过低增长、低通胀(通缩)、低利率来化解地方债、国央企债务、企业债。

说白了就是三低一化!这是存在的问题,也是问题的关键!

2、但从目前落地政策看,这些问题不再是困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已经非常明确,指向性已经呈现了清晰的未来!

接下来,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做个概括:

#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向明确,目标应该是通过购债建立新的货币发行机制;

#明确基础公共服务价格上涨,推动CPI上涨实现温和通胀,拉升经济回温;

#降低LPR5年期利率,刺激楼市,同时430大会明确消化存量房和优化增量住房的去库存举措!

#允许特殊再融资债券解决地方债的压力!

#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一共要发多少额度,我没有找到明确的数据和出处。

不过传闻大概是发3000亿20年的,6000亿30年的,1000亿50年的,也就是一共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

这1万亿是高能货币,按照货币乘数8计算=8万亿~

从总额维度看,属于天量,但从其公布的计划看,属于“小步快跑”,我估计是担心大起大落!

从历史维度看,咱们在之前发行过2次特别国债,第一次1998发行30年的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堵”四大商业银行的坏账!

另外一次是2007年,发行了1.55万亿,让政府债增加但外汇储备资产等额减少!

还有一次口罩期间的2020年,具体不展开!

所以,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是因为外汇储备过多,2020年是为了口罩!

所以,我们会发现:凡是发行特别国债的当年和其后2-3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和大环境都是“体感的温暖”。

这也是我认为“转变开始,一切向好的第四原因”。

当然,政策维度方向明确,但执行的速度和切口方向还有待观察。

换句话说,我确定一切向好,当前就是复苏前夜,但这“夜”多长,要看执行zc落地的速度和切口。

但无论如何,政策向好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5

最后,简单说几点。

1、特征

之前的文章写底层逻辑比较多,也就是“为什么”。

今天主要结合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在发生的特征”告诉大家,我们正处于复苏前夜,我认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换句话说,当下“是什么!”

2、信号

我为什么说,一切向好,我们处于复苏的前夜?

原因除了今天说的四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宽货币政策往往是周期复苏启动的先导指标。

而我相信,宽信用会随着4月份难看的数据,倒逼出台,就像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样!

3、我不知道

从趋势维度看,我认为至暗已过,未来可期!

未来就看“宽信用”到底用多大的管道放水,水又放到那里去!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切向好的趋势不变!

0 阅读:0
迎瑞说房产

迎瑞说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