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CEO:老板,我能省百亿人工费;印度裔CEO:老乡,快来投简历

我一定好好工作 2024-09-06 01:46:52

文 | 失业君小编 图 | Sora Shimazaki

为什么国外华人CEO喜欢替老板压榨员工,节省开支?而印度籍CEO却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一直暗地操作“撤出中国,押注印度”?那么国外资本老板们,都喜欢哪一种管理风格呢?

大量外企在启用华人CEO或高管后,都会发生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业绩会来波“小繁荣”。这里就吐露出华人CEO们的绝招:节省公司成本!说直白点,就是节省人力成本支出。

马斯克就曾透露过:真的非常感谢中国的人力总监能够帮助自己,起码节省100个亿!

新上任的华人CEO群体在追求个人业绩提升的过程中,常采取的一种策略是优化人力资源成本结构。这通常表现为通过重新配置岗位,以更经济的低薪职位替代原有的高薪职位,同时审视并调整员工福利体系,包括减少或取消如年终奖金、额外医疗保险、养老金计划及员工旅行等福利项目,从而实质上降低了员工的整体福利待遇水平。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但也可能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产生影响。

此外,在诸如互联网公司在内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一些华人CEO倾向于采用国内的劳务派遣机制作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策略之一。这一做法旨在通过间接雇佣方式,减少企业直接承担的人力成本支出,进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劳务派遣模式允许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用工规模,同时可能涉及对劳务派遣员工福利待遇的特定安排。

此现象的出现,部分归因于华人高管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及权威主义观念的深刻影响。这些高管倾向于秉持一种观念,即上级对下级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力和控制力,而下级则应对上级保持绝对的服从与忠诚。这种思维模式的根源可追溯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如“五德”(仁、义、礼、智、信)虽不完全直接对应此现象,但“三纲五常”中的等级秩序与道德规范,特别是强调尊卑有序、上下有别,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华人社会对于权力结构与忠诚服从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在此情境下,部分华人高管倾向于强调员工应将公司利益置于首位,视个人诉求与权益为次要考量,鼓励无怨无悔的辛勤工作,并避免提出任何形式的抱怨或额外要求。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伴随着他们与员工之间沟通与协商意识的匮乏,甚至可能采取极端措施以限制员工的个人自由与权益。此类行为不仅与现代企业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的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也可能触及法律法规的红线,更严重地,它侵蚀了员工的尊严,损害了其应得的利益。

在对待员工方式上的不足,部分华人高管的行为亦深受其个人成长经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他们可能将自身今日所取得的成就与地位,归结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的结果,进而在内心形成了一种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相较于员工,在能力与贡献上更胜一筹。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可能倾向于认为自身拥有更高的权利与尊严,进而在决策与行为中,不自觉地忽视了员工的感受与权益,未能充分体恤员工的立场与需求。

此外,面临业绩挑战的企业有时会倾向于依赖或青睐华人高管来解决其经营难题,视其为解决问题的潜在钥匙。以马斯克为例,他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乐观预期,指出中国将孕育出极为强大的企业,这主要归因于中国人所展现出的非凡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他特别赞扬了中国人那种即便在凌晨三点也坚守岗位、不懈努力的敬业态度,这种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对华人高管及中国职场文化的一种积极肯定与鼓励。

▲图 | 朱晓彤与马斯克

在马斯克的领导团队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华人高管——朱晓彤,他仅用短短九年时间便跃升至“二把手”的位置,这一晋升速度在特斯拉这家美国巨头企业中堪称前无古人,使其成为了特斯拉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朱晓彤,这位来自中国东北的杰出人才,以其非凡的工作能力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在上海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他毅然选择坚守在特斯拉上海工厂,每日奋战至凌晨三点,与工人们同甘共苦,共克时艰。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不仅赢得了员工的尊敬,也让外媒纷纷赞誉他为“来自中国的‘拼命三郎’”。在此期间,他更是被赋予了特斯拉中国区总裁的重任,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公司中的重要地位。

“他对于请假行为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一位曾在特斯拉与朱晓彤并肩工作的前员工向外媒透露,“在他看来,既然连你的老板都从未有过请假的先例,你又怎敢轻易提出这样的请求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马斯克等领导者会青睐于这样的华人CEO了。

目前,在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群体中,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席位由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印度移民所占据。

微软的Satya Nadella、谷歌的Sundar Pichai,以及IBM的Arvind Krishna,这些杰出的印度裔领导者,已经在美国企业界的权力版图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

近日,IBM中国区上千名员工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一场猝不及防的“闪电裁员风暴”,这场突如其来的行动以其极端迅猛与冷酷,给员工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冲击。

据透露,IBM在中国的研发领域与系统中心不幸成为了此次裁员行动的“重灾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上千名员工,其中不乏为公司奉献多年的技术中坚力量,都在一场名为“会议”实则却是简短在线通知的场合中,遭遇了职业生涯的转折。在这不足三分钟的时间里,裁员的消息被冷冰冰地宣读,随后便匆匆落幕,留下的是无尽的惊愕与失落。

▲图 | 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中)

在这场裁员风波的背后,隐藏着一位深谙策略与布局的幕后推手——Arvind Krishna,IBM现任的领航者。他,是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杰出校友,早年便在该学府荣获学士学位,随后远赴重洋,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深造,专攻计算机科学,并成功摘取博士学位的桂冠。

自加入IBM以来,Krishna的职业生涯轨迹便如同璀璨星辰般熠熠生辉,持续高歌猛进。他始于基层技术岗位,凭借卓越的能力与不懈的努力,在IBM内部稳步攀升,逐步攀登至事业的巅峰。在他的辉煌履历中,一系列关键职位的担任成为了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其中包括引领IBM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业务的非凡使命,展现了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领导力和深远影响力。

2020年,Krishna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他正式接掌IBM这艘百年科技巨轮的舵盘,成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自他上任以来,IBM经历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然而,在这些调整之中,最为业界瞩目的莫过于公司针对全球市场的全新布局战略,特别是其在亚洲两大经济引擎——中国与印度之间所实施的战略性转移与重心调整。

在Krishna担任IBM首席执行官满一年之际,公司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决定——关闭了拥有25年辉煌历史的IBM中国研究院(IBM CRL)。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关于此次中国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有传言称被裁员工或将面临转岗至印度班加罗尔的选择。这一可能的安排,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于IBM全球战略调整方向的好奇与猜测。

与此同时,IBM正持续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力度,不仅在那里设立了新的研发中心,还不断扩大员工队伍,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其在印度的业务布局。这一战略调整的成果显著,目前IBM在印度的员工总数已经跃居全球首位,超越了美国本土,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人之众,占据了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约三分之一,彰显了IBM对于印度市场的高度重视与长远规划。

谈及印度裔高管在管理领域的独特“艺术”,不得不提及另一大行业巨头——全球顶尖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相关故事,以探寻其在管理实践中的独到之处。

▲图 | 波音前首席执行官Dennis Muilenburg

波音公司曾长期稳坐行业领先地位,但自2015年印度裔领袖Dennis Muilenburg接任CEO以来,波音的航程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浪。穆林堡上任后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大胆举措,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将众多关键部件的生产与设计任务外包给了印度企业,这一决策初衷或旨在削减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然而,事与愿违,这一策略最终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给波音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短短数年间,波音737客机频繁遭遇飞行故障阴霾,不幸地酿成了多起令人痛心的坠毁事故。深入调查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些不幸事件与飞控软件的严重故障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紧密联系,成为了事故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前,微软似乎也正步入一个与过往案例相呼应的境地。自印度裔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掌舵以来,微软的Windows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系列严重的系统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设备频繁遭遇蓝屏困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图 | 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

这些印度裔CEO在攀登至企业高峰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着产业向印度的转移战略。然而,这一战略下蓬勃发展的印度软件外包行业,其质量问题却屡遭外界质疑与批评。印度软件工程师相对低廉的薪资水平,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成本优势,但也促使部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软件质量的把控有所松懈,从而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困扰与负担,使其陷入疲惫不堪的境地。

如今,美国资本界似乎正经历一场对印度裔CEO的重新审视与调整。波音与微软的前车之鉴,让许多企业开始警觉并汲取教训。星巴克公司CEO Laxman Narasimhan的突然离职,不仅加剧了美国企业界CEO离职潮,使其达到历史新高,更被外界解读为美国企业对印度裔CEO进行的一次深刻反思与“大清洗”。这一连串事件,无疑为业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深刻的启示。

据权威研究服务机构exechange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在享有盛誉的Russel 3000指数所涵盖的企业中,共有191位印度裔CEO离职,其中引人瞩目的是,有74位印度裔CEO的离职属于解雇或被动性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管下台的人数达到了自该机构2017年开始监测印度裔CEO离职趋势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

失业经理人小编认为,国外资本在选择CEO时,无论是倾向于华人还是印度裔,实际上均是基于其自身的战略考量与布局。

在挑选CEO的过程中,国外资本首要关注的是候选人的战略洞察力、深厚的行业经验以及能力是否与公司长远的发展目标紧密契合。不论是华人CEO还是印度裔CEO,只要他们的管理理念、战略规划能够与公司愿景不谋而合,均有可能成为首选对象。这一决策过程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全面考量与规划,而非受到种族或国籍等外在因素的干扰。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日益重视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这涵盖了文化、背景及经验的广泛融合。通过选拔来自不同国籍与背景的CEO,企业能够吸纳多元化的视角与思维方式,为自身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增添独特的竞争力与适应性。这种多元化的领导团队构成,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全球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国外资本在选择CEO时,亦会基于市场或地域因素的考量。例如,当企业有意向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拓展其业务版图时,任命一位对该地区市场与文化背景有着深入了解的CEO,无疑将为企业带来显著的优势与便利。这样的决策旨在确保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当地市场需求,有效融入并推动业务的顺利拓展。

只不过,就像马斯克说的,希望中国高管善待自己的同胞!尽管华人CEO们能力突出,但资本还是希望他们的手段更“温柔”一些。

而对于当下快被国际巨头弃用的印度裔CEO们,他们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谨的态度来要求自己和企业,而不是一味地抱团取暖,为“家乡父老”谋福利。

网友热议

@梨鸿雁Ethan(IP京):

华人高管就是资本的一把利剑,只不过这样锋利,难免口碑不好!

@大厂大叔Liam(IP京):

华人高管三大招:对内缩成本,对外挖墙角,对对手用兵法。

@R7车主Alexander(IP浙):

印度裔担任高管整体特点是自我营销强,入职前会把履历吹的天花乱坠,每天上班看着都很忙,满嘴高级名词,实际能力与嘴上功夫成反比。华人精英一般多少都受儒家内敛低调谦虚等文化精神浸润,过于自省,真的吃亏。

@椰雕神手Daniel(IP浙):

实际上真这样,当你的公司发现一名三哥高管,未来就会有100个三哥员工。

@小豪昊Oliver(IP粤):

印度供应链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第一是电力,即使基建很新的城市每周都会有几次突然停电。第二是工人的工作意愿,印度教教旨,如果做超出神安排你做的事情,会受到神的惩罚,所以印度的平民阶层非常懒惰。

@小马七星Emily(IP渝):

有一个美籍印度裔CEO夸中国:说他们在中国和印度有个工厂,可以告诉人们的是,中国工厂的生产效率是印度工厂的十倍!看起来很自豪,其实说明国内企业多压榨员工啊,同样是劳动者,要累十倍!

@邢琳Ava(IP沪):

还是印度裔CEO黑绿高明,从内部攻破堡垒,中国人总是从正门硬杠。

[雾霾]

最后一条,美企觉醒……

0 阅读:61

我一定好好工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