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1900字
阅读时长约4min
960年,赵匡胤推翻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宋朝立国后,实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加强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交通与交通管理也走上了正轨。
宋朝的陆路交通建设与管理
汴京的建制与交通管理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战国时魏国即建都于此,此后又有许多政权在此立都。它居于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是水陆要冲之地,可以直接漕运江淮粮米与百货,因而必然地取代了长安和洛阳。
但开封规模狭小,居民拥挤,交通堵塞,后周世宗时曾对它进行过一次改建扩建,开封城有了较大改变。
赵匡胤登基后,即命令改建汴京城。工程设计人员按汉唐旧规,把城池设计得方方正正,所有街道平直宽广,井井有条。
但赵匡胤对这种设计很不满意,他亲自绘制了一幅不横不竖,曲曲弯弯的线道工程图,这样汴京城街道弯曲,实为不便。
到宋徽宗时,一改旧制,裁平取直,把街道修治得平坦宽敞了。
后来金兵围困汴京,统帅粘罕一见汴京平直宽敞的街道,高兴地说,城里的一切尽收眼底,我有办法把它拿下来!这时有人记起了赵匡胤的设计,认为他倒是有远见的。
开封城新建成之后,城墙外有护城河,河面宽10余尺,岸柳成行。宫城是粉墙红门,但禁止百姓往来。城里每条街道,都遍植榆柳,绿荫满城。
中心街道御街,宽200步,路两边是御廊,允许市民在御廊设店铺做买卖,反映出北城市经济生活的活跃。
御街上立着两行红漆叉子,行人不得越过,中间供皇帝出行专用。御道两旁,用砖石砌成两道排水沟,注满清水,栽植荷花,沟沿种上桃李杏树。
每隔200步,或交叉路口,立一块大木牌,称为榜,上书《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提倡行路礼让之风。
每隔二、三百步设有军巡铺,铺中有防隅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理人流车流。夜间警备官宅、商宅、防盗防火防意外事故。
开封城对外交通很方便,它居于运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南侧,南下荆扬,北去幽冀,西去洛阳,又修了一条“汴洛运河”,引洛入汴,漕运可以不经过黄河之险。
至于传统的东南西北陆路交通,随着北宋政权的稳定,更呈现一派四通八达的盛局。
临安的城制与交通管理南宋定都杭州,改称临安,并沿用北宋的作法,对京师实行分厢管理,街道分段设军巡铺,安排防隅巡警值勤,专门负责巡察在街区寻衅斗殴、偷盗奸淫、纵火行凶、结伙生事之徒。
在街道纵马,在众人中故意惊扰制造交通混乱或其他破坏交通建设与交通管理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进行严惩。
为了方便市民交通,南朱交通设施也有新的进步。临安城有一种油壁车,专供仕女旅游之用。这种车车身甚长,上有车厢,厢壁有窗,装饰华美,可供6人乘坐。
这是中国早期的“公交车”。临安城的轿肆,备有各种不同形制的轿子,如步舆、肩舆等。官家出行,则有轿担库作专门供应。
宋代都市公共交通秩序的管理,比汉唐又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适应了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全国人口流动量剧增的客观形势的需要。
宋代交通邮驿改革自古以来,邮和驿一直是合而为一的,既承担接待任务,又承担邮件递送任务。北宋建国后,对此作了重要改革。
首先,宋人把馆驿与邮递明确区分开来了,馆驿主要负责接待各级各类公务人员,而邮递专管政府通讯事宜。
其次,邮递工作专职化,并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宋代邮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步递,传送一般常务公文信件。
二是马递,传送紧急公文与信件。三是急脚递,传送最紧急的军事情报、政府紧要公文。急脚递中还特有一种金字牌急脚递,专门传送皇帝亲自交办的特急诏书命令。
承担邮递任务的机构为递铺。在交通干线上,大致每隔20里设一个递铺,递铺的工作人员,从地方部队厢军中抽调,专人专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宋代这一改革,是邮政交通史上的一个进步。
第三,允许政府管员递私人信件,这是宋代邮递事业的又一项改革。985年,宋太宗下令允许官员私书附递,从此私信传递纳入了国家邮递的业务范围。
馆驿专门负责政府官吏的接待工作,按其官阶给予相应的招待。馆驿设在京师和各州府所在的城市,而在交通大道上,则每隔六七十里或八九十里设一座馆驿。
馆驿的工作人员,除官吏外,由老百姓中的服役者轮流担任。
在京师,专门建造了“迎宾馆”,其中的班荆馆,用于接待辽使;来远驿,专门接待西北各族各邦使臣;怀远驿,专门用来接待交州、龟兹、于闻等地的贡使。
各路各州县也都有自己的馆驿,用来接待朝廷官员、政府差使。
对于馆驿,宋代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办法;馆驿所有一切应用物品,全部造册登记,张榜公布,让过往使客共同监护,严禁官员长期占用馆驿房间,禁止越级谋取待遇。无故在驿逗留杖责一百,超过30天者拘禁一年。
馆驿财产必须保管维修好,有大的改建修工作,需经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馆驿周围多种植白杨与柳树,成荫很快,深得百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