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先生的孩子疑似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坠楼,登上了热搜榜,这起悲剧给孩子的父母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因为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目前尚在调查中,很多信息也只是宋先生一方的表述,信息上的不全面,使得我们暂时无法准确推断出谁该为这起悲剧承担主要责任,但从这起坠楼的悲剧中,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值得为人父母者去反思:
反思一:父母要成为孩子最为信任的朋友之所以强调父母要成为孩子最为信任的朋友,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当他遇到自己越不过去的坎时,如果父母成为了孩子最为信任的朋友,那在无形之中,家就是孩子的避风港,孩子就愿意躲进避风港里接受父母的“理疗”。
所以,对为人父母者们来说,要扮演好两种角色,一种角色是孩子生物学上的父母,另一种角色就是努力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朋友。
这种建立在亲子关系基础上的朋友之间能够互相坦诚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旦有心理上的问题,或者是遇到了某种挫折等等,都能在这个“避风港”里和父母坦诚沟通,寻求父母的帮助,获得家的温暖,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就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化解。
反思二:父母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值我们不否认在当下有一些学校还是会给孩子过高的学习压力(排除那种以惩罚为目的的罚抄等),但我认为,在正常范畴内的学习压力一般不会彻底压垮孩子,否则,压垮的就绝不只是班上一个孩子了,实际上,孩子真正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父母过高的期望值。
道理很简单,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值的话,即便学校给孩子较大的学习压力,到了父母这边,也会得到合理的“泄压”。
所以,孩子如果感到学习压力过大,我们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比如对孩子进行超前超纲教育、明里暗里要求孩子考高分、日常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等等,使得孩子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反思三:父母在平时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孩子一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必定会有蛛丝马迹。如果父母能做到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的话,一方面能及时察觉到孩子的异常表现;另一方面,孩子通过沟通,也能排遣内心的负面情绪。因此,无论父母有多忙,在平时也要尽量挤出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使亲子之间的沟通常态化。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沟通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
反思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家庭教育都是对的,但如果我们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现孩子教育出现了问题之后,马上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孩子教育上的失误。
反思五:要想真正实现减压,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就一定是一对矛盾体吗?认真学习就一定会毁掉童年吗?当然不是这样。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把学习当作一件极为享受的事,在学习中常常进入心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反而是孩子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渠道之一。
那些连一点点学习压力都经受不住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主学习力,导致害怕学习、恐惧学习,甚至情绪崩溃。
而一个具备自主学习力的孩子,他的学习是内在驱动的,他会变得越来越自律,学习状态也会越来越理想,因此完全可以把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学习成绩和童年快乐一个不落地都兼顾到,充分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减压,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他们就能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而不会轻易地被学习任务打趴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