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徐海东不是九大代表,伟人很不满意: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晋朝古韵中 2025-02-23 16:54:38

《说苑·贵德》载:“一人向隅,举座不欢。”意为聚会时,若有人独处角落情绪低落,便会使全场气氛受影响,众人皆感不悦。

1969年,党召开九大会议前夕,毛主席审阅代表名单时未见徐海东,遂召周总理,提及此事。此举背后,毛主席寓意何在?

【最神秘的红军将领】

土地革命时期,我军涌现众多杰出将领,如林彪、寻淮州等,各具特色。其中,最为神秘的红军将领非徐海东莫属。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作为首位访问陕北苏区的外国人,他采访了毛主席,并称在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人中,徐海东最为大名鼎鼎且神秘。

徐海东之神秘,在于其窑工出身,却迅速崛起为红军高级将领,与毛主席、朱德同被敌人悬赏10万大洋,仅数年红军生涯便获此殊荣。

徐海东能与毛主席、朱德并列,实属莫大荣幸。那时,他仅是一名军长。

徐海东令敌人惧怕,因其英勇无比。他被誉为“徐老虎”,全凭实战积累。多年征战,他多次负伤,全身共有17处伤痕,其中8次伤及要害,遍布四肢、躯干及面部。

这位将军战功显著,然而他的后半生大多在病床上度过。

【对革命有大功】

徐海东人生的高光时刻是1935年冬,他为中央红军送去5000块银元,此举极为精彩,意义重大。

中国有句俗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徐海东却将此言反转于生活,他轻易做到“雪中送炭”,而非追求锦上添花。

徐海东因早期在鄂豫皖苏区参军,无缘见毛主席。直至1935年,他晋升为军团长时,接到通知,得知毛主席将接见他。

那天,徐海东满面风尘抵达,毛主席竟主动上前握手:“海东同志,辛苦了。”徐海东连忙回应:“您更辛苦。”众人闻言皆笑。

徐海东的憨厚正直令毛主席印象深刻,初见时,毛主席赠予徐海东重礼:一部通讯电台及若干电台工作人员。

徐海东受毛主席“大礼”触动,归队后立即筹备,为中央红军送去武器、装备及御寒衣物,但这些对于庞大的中央红军而言,仅是微不足道之援。

为助同志们过好陕北首个寒冬,毛主席向徐海东开具了2500银元借条。徐海东次日即送来5000银元,非借而是赠,不负毛主席期望。

中央红军处境最艰时,徐海东的资金援助至关重要。他人或许不解,但毛主席深知其重要。他后来多次强调:“徐海东为革命立下大功。”即指此事。

【划去肖力,增补徐海东】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因旧疾缠身,身体状况大减,多处于休养状态。毛主席对此极为关心,多次询问并关照其身体情况。

毛主席曾住徐海东家旁,每次前往,总嘱咐司机:“勿在徐海东家门口行车,他病中需静养。”

1969年九大召开前,李讷以肖力之名被选为代表,毛主席闻讯后大怒,随即亲自划去李讷参会名单上的名字。

有人反对:“主席,代表已选定,无法更换。”毛主席摇头拒绝李讷当代表,提议:“可从警卫部队选,他们夜间站岗,十分辛苦。”

因此,耿文喜副区队长,警卫团一中队成员,荣耀当选九大代表。但毛主席审阅名单时,未见徐海东之名,不禁动怒。

人至暮年易思乡,毛主席情感深厚。徐海东昔日“雪中送炭”,毛主席铭记于心,虽已过三十余载,但仍未忘徐海东之情谊。

因此,毛主席深夜召见周恩来总理,言简意赅道:“一人忧伤,众乐皆消。”周恩来迅速理解其意,随即前往人民大会堂,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增补徐海东为九大代表。

次日,两军人至徐海东休养之医院,见其卧床,行动维艰。一人询曰:“汝尚能出席九大开幕式否?”

徐海东获悉毛主席亲自点他前往,激动表示:“主席点名,即使爬行,我也必达。”

徐海东妻子急忙为他穿衣,扶至轮椅,戴上氧气罩,赶往九大开幕式。当日,毛主席见徐海东,微笑示意,全场随即爆发热烈掌声。

0 阅读:5
晋朝古韵中

晋朝古韵中

晋朝古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