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到1965年,国家共对1614名在革命年代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解放军将士进行了授衔表彰,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与崇敬。
然而时至今日,这1614名“开国将帅”大都已经逝去,如今还健在的仅剩2人。
自古“美人迟暮,英雄白头”都是人世间的两大憾事!
这些为新中国奉献自己全部的功臣永远值得我们歌颂、纪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名“开国将帅”,看看仅剩的这两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帅到底是谁,领略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品味值得珍藏的“红色记忆”。
现今最年长的开国少将:张力雄第一位要介绍的是现如今还健在的新中国最年长的开国少将——张力雄,如今已经111岁的高龄了。
张力雄1913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的一个小乡村,16岁便投身革命加入了共青团。当时全国正处于蒋介石发动的“白色恐怖”的阴影下,年轻的张力雄人如其名,不仅力气大体魄好,还办事机谨,胆识也十分过人,为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做出了不小贡献。
由于其优秀的革命精神,18岁张力雄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进入到了红军队伍。正当张力雄准备冲锋陷阵,上场杀敌时,组织上却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
原来,由于张力雄做事机敏,年龄又尚小,组织上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于是安排他进入红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这个决定让张力雄又惊又喜,自己家贫苦寒微,从小便没有学上,如今不但能投身报国,居然还能有上学的机会!
张力雄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但由于识字十分少,他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张力雄没有气馁,他用加倍的努力很快便赶上了了进度,悲惨的生活经历使他尤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深刻,学的如痴如醉。
不到一年的时间,张力雄就顺利从红军学校学成毕业,然后被安排进了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一个营担任指导员,后又升任至政委。尽管被军队里的人当作“文人”,但张力雄打起仗来可不含糊,总是身先士卒的冲在最前方,颇有点“苏联政委”的意味。
由于其优秀的表现,在前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张力雄带着将士们屡立战功。可随着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落幕,无奈红军开启了战略转移,也就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在长征的途中,张力雄所在的一00团负责大部队的后卫工作,这可是最危险的差事。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穷追猛赶,稍有不慎便会被死死咬住蚕食掉,但张力雄却一次又一次的打好了完美的阻击战,没让大部队后方出现过一点差池。
据张力雄将军回忆,自己在长征路途中最危险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和国民党军队打仗的时候,而是过草地的时候。因为说是草地,实际上都是沼泽地,里面还有着错综复杂的枯枝水草,陷进去便九死一生。
对敌作战尚有回旋的余地,可面对神秘的大自然,人类就显得那么渺小无力了。
张力雄将军在回忆这段峥嵘岁月时表示,有很多战友就是在过草地的时候牺牲的。
好在最后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张力雄也跟随部队抵达了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张力雄先后任队长、政治处主任、独立大队政委、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与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带领部队开辟了豫北抗日根据地等一系列重大革命活动。
在伏牛山战役中,由于深陷敌人的包围圈,张力雄便与好友皮定钧约定谁能成功突围,就给牺牲的人送花圈、开追悼会,变相的交代了遗言。好在最后两人都成功突围,并配合队伍一起歼灭了敌人,打赢了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张力雄也是永远冲锋在第一线。他先是被任命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的政委,负责中原突围工作;在后期的淮海战役中,他又担任了二野特种兵纵队政委,完成了对敌人关键部队的围杀,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5年的“大授衔”中,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后在1961年又晋升为少将。
和平年代的张力雄依旧践行着自己作为党员的承诺,他先给家乡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障云村捐款10万元,后又在家乡成立了助学基金,给图书馆捐赠了大量书籍,帮助家乡的教育工作开展。
张力雄将军曾不止一次的说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是啊,他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200多次战斗,好几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好在他不仅幸存了下来,还活得如此长寿。亲眼见证了新中国这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发展,想必日后见到了那些老战友们,也能让他们感到宽慰吧!
最年轻的参军士兵:王扶之12岁的你在干什么?
老一辈人可能会说在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弟妹妹之类的,而新一代红旗下的小朋友们估计小学也都才毕业,准备上初中。
但开国将军王扶之12岁的时候已经参加红军“闹革命”了!
王扶之出生于1923年,如今已经有101岁了,先是在1955年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后在1964年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王扶之的家里一直都是贫苦农民,他也早早的就成为了地主家的“放牛娃”。但是我们知道,从朱元璋开始,“放牛娃”身上都带着一股子“狠劲儿”,王扶之也正是如此。他常年受地主的压迫,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劲儿,恰逢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到他们村活动,看到红军们与百姓融为一体,其乐融融,他便萌生了要参军报国的想法。
然而红军当时招收年龄最小的“少共营”也必须要有15岁,年仅12岁的王扶之显然不符合参军资格。但王扶之发育的十分超前,有着远超同龄人的1米6的“大个子”,于是他向负责招收的红军谎报了年龄,说自己已经17岁了,没想到竟然成功“蒙混”过关了。
虽然年纪小,但王扶之胆识过人,显然不是12岁小孩能有的气魄,参军第一年就立下了战功。
那是1935年10月,王扶之所在的红26军接到任务,围歼国军110师。王扶之的任务就是同其他“少共营”战士一起,攻下一个敌军据点。
由于刚进红军队伍,王扶之还没来得及配枪,他便拿着一杆简易的梭镖走上了战场。靠着这个原始的冷兵器,他不仅绕后制服了一名敌人,甚至从他手中夺下了枪!这也成为了他的第一支枪!
王扶之自此之后也在“小红军”中名声大噪,由于他每次作战都冲锋在第一线,许多“小红军”便拿他当大哥,然而他们不知道,这个“大哥”才是他们当中实际年龄最小的人!
此后,王扶之参加了劳山、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在部队中的职位也从一名士兵,到测绘员,再到股长、副连长、连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已经成为了第4野战军39军343团团长,此时他仅仅只有26岁。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帝依旧对我国周边虎视眈眈,中国政府派出了志愿军前去“抗美援朝”,而王扶之主动请缨,第一批人员里面就有他。他先后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指挥部队打出了中国志愿军的风采,也因此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据王扶之透露,在战争开打前部分战士心里没底,因为美军有着“战无不胜”的传说,王扶之却用毛主席的语录来动员大家:“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而事实也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号称战无不胜的美军在朝鲜战场被志愿军打的节节败退,退至三八线求和。
归国后王扶之又先后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山西省军区司令,期间还协助军委首长叶剑英、邓小平参与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西沙海战,一直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操劳到75岁才离休静养。
晚年的王扶之将军表示,自己一生做的最正确、最自豪的决定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到了底,是共产党让当初的“放牛娃”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共产党也让全中国的贫苦百姓摆脱了当奴役的日子,自己看到现如今的中国十分欣慰!
后记:如今的中国是在无数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下建立起来的。无数的英雄人物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和平与繁荣。
因此他们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是我们值得铭记与怀念的英雄。
“开国将领”们如今已经十不存一,我们衷心地祝愿张力雄、王扶之两位将军能够继续长寿,继续见证中国的繁荣富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向俩位老将军致敬,祝他们健康长寿[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