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期,有个奇女子千百年来被骂作红颜祸水,细细梳理她的人生履历,发现大都是泼的脏水,真实的她其实算得上是励志典范。
这个女子就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
赵飞燕和很多西汉的皇后一样,在史书上是没有留下名字的,野史把她名叫赵宜主、号飞燕。宜主即适宜为后宫之主天下之母,飞燕是说她身轻如燕、擅长歌舞。一看就是后人附会之说。
赵飞燕出身于都城长安贫寒人家,刚出生时被父母扔到野外,不要说难有出头之日,连活命的权利都没有。这是古时很多女子的命运。
但是,世上很多更重要的事,就是发生在“但是”之后,命若游丝的赵飞燕在野外竟然三天没有饿死,也没有遭遇其他灾祸,感到意外的父母被感动了,又把她抱了回来抚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她离奇人生的开始,也是她被骂“罪恶”历史的源头。
赵飞燕家境贫穷,这是她不能选择的,但是她长得漂亮,是那种人见人爱的极度骨感美,这是她值得骄傲的资本。红颜并不天然等同于祸水。
她被送入阳安公主府上做歌女,就像穷人家的孩子送入学校,并不一定就都有改变阶层的命运和机会,有的人是自身放弃了,但赵飞燕没有放弃,她是拼命追求上进的孩子,她把舞技提升到了极致,除了规定课程,还自创了“踽步”和“飞燕舞”。

她也不知道这些努力和创造能带来什么,大约就是纯粹的爱好,就是简单地想把事情做好。一个寄人篱下的人又敢有什么梦想呢?但是这样的女子又有什么错呢?
付出总有回报。当朝皇帝汉成帝闲得没事跑到阳阿公主府上喝酒吃饭欣赏歌舞时,作为歌舞优等生的赵飞燕惊艳全场、脱颖而出,被成帝看上并带回宫中。这对赵飞燕来说可真是麻雀变凤凰。
而成帝和赵飞燕的故事,与武帝和卫子夫的姻缘是多么地相似。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变换的只是场景和主角而已。
阳阿公主可能只是把赵飞燕当作巴结成帝的棋子,而赵飞燕却抓住这可能只有一次的亮相机会拼命表现。别人的平台可能成为自己的平台,别人的机会可能成为自己的机会。她成功了。
赵飞燕色艺双全,在后宫中真是鹤立鸡群,引诱得阅人无数、拥有佳丽三千的成帝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她身上,从此夜夜专宠,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种待遇只有和赵飞燕联合创造了成语“燕瘦环肥”的杨贵妃,后来才在唐玄宗那里得到。
魅惑君主,这是世人给赵飞燕这类女子冠上的罪名。但这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初入职场,因为长相、学识、能力等软硬件被给予更多的青睐、赋予更重要的担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巩固在成帝心目中的好感和地位,赵飞燕除了自己拼尽色相和能力,还拿捏住成帝好色的秉性,说她的妹妹赵合德比她长得还要美还要媚,成帝果然不假思索地招纳赵合德入宫。

赵飞燕说得没错,和她的瘦弱美不同,赵合德是一种丰满美,这恰好和赵飞燕形成反差和互补,满足了成帝对不同美女的爱好。
成帝果然对赵氏姐妹爱得如痴如狂,把她们双双封为婕妤,这是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妃嫔。
在一个岗位干得风生水起,又把优秀的同行介绍加入,这和今天职场的员工帮助招新几乎没有不同,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成帝对赵氏姐妹爱得越多,对其他妃嫔就爱得越少,而且对赵氏姐妹的爱还会转化成对其他妃嫔的冷漠,而这些妃嫔是不愿意坐这种冷板凳的,何况其中还有妃嫔们的头头许皇后。

许皇后来自大家族,她的父亲是宣帝许皇后的弟弟。她本人生性贤淑,宁愿忍气吞声,但是她娘家人不干。
她的姐姐许谒通过巫蛊诅咒赵氏姐妹。而小道消息却是,许皇后诅咒成帝除皇后之外的所有妃嫔都不要生儿子,被诅咒的对象还有太后王政君的哥哥、大将军王凤。
这对赵飞燕来说,当是从天上掉下来、反击敌人的致命武器。因为她知道,在武帝朝造成太子被杀、朝廷大乱的巫蛊在大汉朝成了谁也不能触碰的禁忌。赵飞燕立马向成帝和太后举报,除了许皇后,还捎带了班婕妤。
这引得成帝和太后大怒,成帝怒的是巫蛊,太后怒的是哥哥王凤被诅咒,这两人愤怒的共同后果就是许皇后被废。
不能否认赵飞燕对皇后大位没有取而代之的觊觎之心,也不能确定她的举报有没有私心、是不是夸大其词扩大了打击面,但是于她来说,如果对这弥天大罪知情不报同样是要承担责任的。
退一步来说,赵飞燕真这么做了,她的行径,在后宫里也就是司空见惯寻常事的宫斗。她斗别人,别人何尝不是对她们姐妹虎视眈眈、时刻想去而快之?换做今天,也就是拼抢上位的职场竞争。
许皇后一废,赵飞燕做皇后的障碍基本上被扫除,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成帝愿意,太后王政君还是跳出来说,一个苦出身的孩子怎么可能做皇后呢?门不当户不对嘛对嘛。

赵飞燕这时候表现出极高的智商和情商。首要的一招是必须搞定成帝,搞定谁也不如搞定成帝,搞定成帝基本上搞定了所有人。
这在爱美女胜过爱江山的成帝自然不是难事,成帝立马提封陋巷里的赵爸爸为侯,这是为了门当户对。
赵飞燕还能搞定王政君,她通过王老太太的外甥不时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太后也终于同意了。
于是,赵飞燕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做了大汉成帝的皇后,达到人生和职场的巅峰,她至此演绎的都是奋发向上的励志成功学故事。
这样的女子,怎么可以被称作妖后,被骂作祸国红颜呢?
历史上的人也认为这样是不足以搞臭她的,因此编了很多其他故事。
一个故事是,她为了保持雪白皮肤姣好身材,和妹妹长期在肚脐里施用一种药物,它当然是帮助她们达到了目的,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她们再也不能生孩子,终她们一生,都没有为子嗣不旺的成帝生下一男半女。

由此衍生出来的故事是,赵飞燕为了生下儿子,不顾廉耻地和宫里可能遇到的任何男子私通。
但还是不成,赵飞燕又想假装怀孕,准备把别人的儿子带进宫冒充她和成帝的儿子。
但仍然不成,她只好谎称流产,并以要死要活逼迫成帝毒死自己和许美人、曹宫的儿子,这被称作“飞燕啄皇孙”。
而有据可查的是,啄皇孙一事是赵合德所为,和赵飞燕没有任何关系。

而其他的桥段,不见于《汉书》之类的正史而只有野史记载,而《汉书》的作者班固因为赵飞燕诬告自己的远房姑祖母班婕妤,对赵飞燕是没有好感的。
野史的史观通常是把王朝败亡的责任归咎于女人,而轻轻放过帝王将相那些真正的罪魁祸首。
赵飞燕做妃子、做皇后,当然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儿子,母以子贵,她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皇后之位、登上太后之位,怎么可能为了成帝短暂的欣赏而服用药物来避孕呢?
而最大的可能是,赵飞燕是一种病态的瘦,瘦得几乎可以“掌上舞”,这样的体质是难以生育的。她不是不想生儿子,而是生不了。
赵飞燕求子不得,并没有消极应对,而是劝说成帝立侄子刘欣做了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哀帝。
赵飞燕这是有长远规划,不但要保住眼前的利益,眼前有成帝维护,还要保住成帝不在了之后的利益,那只有给自己找一个儿子。
果然,哀帝继位后,为了表示知恩图报,自然而然把赵飞燕封为皇太后。
但人算不如天算的是,哀帝命不长久,早早地挂了。
已是太皇太后的王政君原本就对赵飞燕和哀帝的祖母、母亲把持后宫不满,于是把侄子王莽推上实权地位,王莽罗织罪名,对赵飞燕先是废后,紧接着要求她去看护成帝的陵寝。可怜赵皇后眼见穷途末路、断无生理,无奈只好自杀。
赵飞燕从成为成帝的女人起,就持续发挥聪明才智,为自己走向成功步步为营、铺路架桥。她能从一个命都不保的弱女子到走上权力至高峰,基本上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拼搏。
她当然没有想到最后被逼自杀。因为她不能预测她苦心孤诣布下的棋子哀帝会早早出局。
她自然没有想到死后被各种污名。因为西汉从成帝开始走下坡路,一直走到灭亡。为尊者讳,不能把责任推给原本应该负责的皇帝大臣们,只好帅锅给一介女流赵飞燕。而这是历史的惯常做派。
写到这里,不是为赵飞燕洗白翻案,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她。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