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场大变局!

观察楼市的熊大 2025-01-21 10:48:44

转自米宅

作者乔妹

1

就在这个月,高层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会议,很多人都忽略了。

这个会议,跟全国很多城市很多产业都息息相关。

在我们转型期最关键的一年,重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

作为拥有14亿消费者、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超50万亿人民币的庞大市场,各地的流通其实并不太通畅。

不少地方为保护本地产业,真的会限制外地商品流入。

最明显的就是在采购公共交通车辆上。

发现没,深圳一般都是比亚迪,上海是大众,因为都是各自的本土品牌。

还有些地方为了推广本土品牌汽车,直接下通知:

所有出租车强制更换成本地生产的XX电动汽车。

就是这么猛!

同时,各地各自为政,也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低端产能过剩。

比如某省曾经一年规划180个产业园。

就拿电子商务产业园来说,这些年在全国爆发式增长,不少已经从县城上山下乡进村镇了。

有这样一个数字,我国82%的区块链产业园运营时间不足2年。

人口不过数万、几十万,就敢批复成千上万亩地、投入几亿几十亿去建产业园,没有产业基础,没有科研优势,怎么招商?怎么盈利?

这些,都影响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

2025年要全面扩内需,就要打通内循环,把过剩的产能清掉。

而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制度,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更通畅,促进经济复苏!

2

要注意,统一大市场也间接推动了户籍制度的改变!

这次明确提到: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

什么意思?

就是说,无论你的户口在哪里,只要你在某个城市上班,就能在当地交社保,自己给自己交也行,交完都能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社保待遇。

这离我们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又近了一步!

其实,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放开户籍制度了。

最大的目的,就是增加城市户籍人口。

让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去旺盛的需求!

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就是按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教育、医疗、保障房等社会福利。

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明确了未来5年,新型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

2023年末,我们的城镇化率是66.16%,意味着未来5年还有5000多万人进城。

这个群体还是很庞大的!

更重要的是,去年提到,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允许宅基地自由买卖。

其实就是想让农民们进城,也有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

根据官方测算,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未来5年有望拉动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需求。

那具体怎么做?

别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业。

吸引农民进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供就业,尤其是提供高收入的就业。

就业是一切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是没有根基的空谈!

加大就业支持,也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

3

这对谁有利?

当然是大城市和大企业!

你想啊,统一市场一建立,那些大城市的大企业,就能更顺利地进入全国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更高的利润。

去年前11个月,代表我国顶尖水平的财政收入20强城市的入围门槛已经高达880亿元。

其中,17市更是直接超过千亿!

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重庆、天津、广州、宁波、成都、南京、武汉、青岛、无锡、郑州、长沙、济南。

这里面,作为苏大强的江苏入围城市最多,有3个,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强省也有2个上榜,基本都是省会城市。

那小城市是不是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呢?

确实,从短期看,形势对它们不太乐观。

大企业在全国攻城略地,小城市本地的一些小厂子,可能因为竞争力不足,面临更大的压力。

但咱也别太着急,我们知道,每年中央对地方都有一些资金补助,也就是中央转移支付。

因为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入就会有差异,为了均衡地区发展,中央会有不同程度的资金倾斜。

没钱的多补贴点,有钱的少补贴点。

这些钱主要流向哪里?哪些地区补贴最多?

直接看下图。

2024中央转移支付(补贴)TOP3的地区:

四川、河南、湖南,是拿到最多的。

可以看到,不少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都超过4000亿了。

但即便是这样,未来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会加大!

为什么?

1、赚钱的地方,北京、上海、深圳还好,国家资源大量聚集,有大量国央企,有大量外企,再差,这里也不会差,会一直赚钱。

2、越需要补贴的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而土地财政关联房地产,房地产还未进入上行周期。

3、靠企业、工厂、贸易、第二产业支撑的省份和城市,未来赚更多钱是越来越难的,人工成本加大、贸易逆全球化、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等,钱能继续赚,但难度加大。

4

从2025年开始,我们经济的战略布局已经发生变化。

国内大循环要畅通,国内市场要统一,要降低交易成本,要尽量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经济。

咱都知道,拉升经济就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

而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

最新的放假安排,2025年开始,五一多一天假,春节多一天假。

这次调整可是近些年来罕见的大手笔!

为啥有这波操作?

就是想用假期去撬动你手里的钱,最终刺激你多消费!

就说最近的双十一,差点成史上最凉。

战报不发了,晚会不办了,就连微博热搜都没了,甚至好多人都没察觉到双十一来了。

前年双十一搜索热度就跌了60%,去年更惨。

还有个你想不到的现象,有钱人居然还在增多。

去年上半年五大私人银行客户数从95.7万户增加到了105.5万户。

这可是私人银行,意味着仅半年就新增了10万个存款超600万的储户。

可消费呢,即便是一线城市,消费数据也都在下滑。

很明显,消费速度赶不上存钱速度!

怎么办?

不知道这几个月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各地铺天盖地的大补贴。

接下来的消费补贴力度还会更大,范围还会更广,会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

一边通过刺激消费,修复经济基本面;一边通过楼市股市慢牛,提升民间财富预期,这大概率就是未来发展的双核战略了!

0 阅读:1
观察楼市的熊大

观察楼市的熊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