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有趣的朋友,这个朋友也许真的存在,也许是我杜撰出来的,但肯定不适合我自己……哈哈,我的这位朋友每一次接触商业合作方的时候,总是要“上一些玄学的科技”,比如要看看商业合作方的电话号码是不是与自己的命数相合;比如要请人“算过”之后才决定要在哪天见客户、哪天谈合同;比如在谈不同生意的时候要选择不同颜色的车乘坐……等等。
我一直认为“玄学”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然我所指的肯定不是“迷信”的那一部分,但即便我能够接受“玄学文化”,我对我的这位朋友的做事方法也不是完全可以理解,很多时候我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直到有一天,这位朋友对我说:“我的这些做法可能会被你笑话,但是你能够告诉我你是依据什么道理去决定是否该拜访客户、要和哪个客户洽谈的吗?”
一开始,我还认为自己非常有道理,我回复他的话是:“我并不知道我去拜访的客户是否可以和我谈成生意,但是我认为对待工作就该有积极的态度,一次不行、两次;这个不行、下一个;我认为这才是工作应该有的状态。”朋友回答我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这种主观想法是一种‘积极’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认为我采用的也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呢?”他的问话让我一下子陷入了思考当中。
在工作的时候,我肯定遇到过第二天需要处理两件重要性相当的事情的状况,无论怎么排序,总要先处理一件事情再处理另一件事情,这种排序的方式到底是基于一个所谓的“科学算法”、还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学判断、又或者是“猜硬币”绝对出门向左还是向右……,这些做法真的和事情的成功与否有关联吗?
能够和我交流并成为朋友的人,都不会是那种“迷信”的人,这位朋友的话语引发我的思考,在于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过于主观”了。就如同节庆的时候我喜欢听到祝福的话语一样,我的这位朋友之所以喜欢“听从一些玄学的建议”,也许他只是认为这些建议“吉利”一些呢?
换个角度来看,即便我没有采取“玄学的方法”,我到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我应该跟进这个客户、放弃那个客户的呢?在结果呈现之前,我又是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呢?我对于自己的“坚决信任”,会不会也陷入了一种“玄学”的概念当中呢?
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我总是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并用量化的方式来评估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概率,但是实际上,我的这种“心理判断”到底准确度有多高呢?在商业方面,百分之一、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九十九……之间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
本文的写作,只是记录我的思考过程,无关对错。我觉得通过和朋友的这次对话,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我自己好好思考的,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定见”,因为我受限于自己的掌握的信息与理解能力,所以一旦设置了“定见”,就会形成自己的“茧房”,就会让我错过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我的世界还剩下15000天,那么本文的写作时间是倒计时:14589。
正在阅读:《紫星红梅》,武侠小说,公孙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