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雪迷宫》:张艺谋监制的第一部电视剧

拖鞋哥MFA考研 2024-09-15 13:35:27

《雪迷宫》由张艺谋监制,吕行执导,黄景瑜、章宇、王子奇领衔主演。该剧以突发毒品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东北哈岚市临时组建的精英警队为维护社会正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01

人物描摹的真实性

真实是影视艺术的生命底色,构成了影视艺术的肌肉骨骼,渗透进影视艺术的基因血脉之中,最终造就了影视艺术和现实社会的相互关照以及互为镜像。《雪迷宫》从真实性作为第一原则的角度出发,人物基于一线干警进行创作,以哈岚市、粤东两地的毒品案件作为共同侦破目标,搭建起了一支横跨南北、各具特色的禁毒团队,而这也成为了我国专业化的禁毒支队的雏形。禁毒小分队中,爱吐槽的东北糙汉郑北,高冷傲娇的毒品专家顾一燃,东北铁憨憨赵晓光,武力值超强的“疯狗”瑶,还有表面威猛、内里羞涩的痕迹专家丁国柱。

电视剧中五个角色功能清晰、性格分明,而剧情也正是在五人的合力配合下逐渐推荐,揭露出哈岚市区的隐秘的地下贩毒链条。很多悬疑剧集会过分夸大实力的悬殊,嫌疑人更是经常突然降智,直接“送人头”。《雪迷宫》中郑北和他的同事们并非无所不能,他们会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暴露自己的身份,处于险境之中;他们也会因为技术手段的落后,设备的不完善,而暂时落后,缺乏将嫌疑人绳之于法的实锤证据;挂彩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但这些“落后于人”并不会削弱观众对禁毒警察的崇敬之情,相反我们会感动于他们的坚韧与不放弃,正是因为以郑北为代表的这一批前人的摸爬滚打,才有了后来的众志成城,以及我们当下的岁月静好。

02

悬疑类型的幽默型

《雪迷宫》对“东北悬疑”有效外延之外,对其刻板印象进行了颠覆。以悬疑剧表达,演绎惊心动魄禁毒斗争,同时展开东北日常生活画卷,在侦破案件、寻找真相之外,主创引入东北人生活中的特质,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共情点,通过东北人面对挑战时表现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智慧,看到禁毒英雄如普通人一样有人情味的生活,东北地域特有的幽默被融入剧中后,便有了《雪迷宫》这部“轻重结合”的喜剧悬疑。

比如郑北小分队的“职场日常”,顾一燃这位来自南方的队友加入,不同性格、地域文化的碰撞,让笑果加倍。与性格外放的其他几个人不同,顾一燃话少且直接,虽然长得帅但是“惹人嫌”。瑶瑶高兴地把自家爆的爆米花分享给他,他一本正经地科普“这种东西吃多了容易脑子坏掉”,把瑶瑶气得差点“诉诸武力”。还有郑北,家里靠着卖烤鸡架不仅养大了他和妹妹,还开了一家小饭馆。爸妈有钱了换了新车,曾经送鸡架子的外卖车因为鸡味太重卖不出去,只好由郑北接手。通过这搞笑的一幕幕,观众真切地感觉到禁毒警察是人,不是神,所以才会在后续剧情中为他们的坚持和选择而感动。刑侦剧禁毒的故事肌理在东北人家暖暖的烟火气与幽默感中从容展开,不时闪现出东北老工业区的时代印痕,拨动着人们心底的意绪。

03

东北风情的地缘性

《雪迷宫》具备强烈的时代烙印,通过场景布置、服装道具、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还原,折射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而引发观众对过去时代的追忆,强化对过去时代文化的心理认同感。想把地域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主创团队中“当地人含量”有多高是关键。《雪迷宫》主打东北地域文化复兴,从主创团队来看,“东北人浓度”很浓,导演吕行、编剧张鸢盎、主演黄景瑜都是东北人。

《雪迷宫》在服化道方面还原上个世纪的风格,比如第一集开篇,只用一组长镜头就把观众带回到了上世纪的哈岚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昏暗的灯光、黑皮衣、花衬衫、烫着飞机头、戴着墨镜的人们,正伴随着音乐晃动着身体,宣泄着情绪,具有赋予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色。剧中反复出现东北美食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猪肉炖粉条、东北大鸡架、甲鱼裙边汤等众多美食不仅通过餐桌丰富着角色的形象,立体还原每位禁毒警察的生活,更丝滑嵌入东北地方美食文化,让地域特色变得更加浓郁。剧中还有东北地域特有的诙谐幽默,以及笑对生活的豁达。这种乐观精神为这部硬派刑侦叙事作品平添几分烟火气和人情味。

此外,剧中还在语言、建筑景观、服饰等方面折射出时代潮流、人物性格以及地域风貌等诸多现状。如郑北妹妹烫染的90年代最时髦的女性发型、自带幽默气息的东北话、还有郑北开的被淘汰的运货车都成为指涉时代的典型特征。

《雪迷宫》地域风貌上横向凸显东北特色,在人性深度上纵向挖掘,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黑白较量,也通过深刻的主题探讨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打动了人心。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