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江青在70年代做过的坏事、迫害过的人可谓数不胜数,这其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科技界和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可是让人意外的是,江青却对数学家陈景润另眼相看,不仅没有迫害他,反而为他掉过泪,想尽办法改善他的工作生活条件,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1973年2月,陈景润去医院拿药,路上碰到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罗声雄。罗声雄为人古道热肠,是陈景润在数学所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陈景润平时有什么事总会找他商量。
看到罗声雄,陈景润眼前一亮,对罗说:“我最近刚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
罗声雄问:“论证过程有问题吗?”
陈景润答道:“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
罗声雄知道,陈景润不善言辞,不讲吃穿,为人木讷,平时只会埋头搞研究,也没什么朋友。因此每次开批斗会,他都会被人找理由揪出来批斗一番。他有成果不敢发表,也是想当然的事。
罗声雄点点头,想了想说:“这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青年陈景润
几天后,罗声雄与数学所的乔立风共同起草了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的简报,并越过数学所,将简报直接上报给中科院领导。
时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地质学家武衡看到简报,立刻赶到数学所,当着该所党委书记的面说: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单是陈景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发表的事,就应该向总理反映。”
随后,武衡在全院大会上不点名地表扬了陈景润:
“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武衡在表扬谁,数学所的人自然知道,包括中科院的一部分人也知道。
当时在场还有一位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她觉得这是一个大新闻,却又不知道武衡表扬的是谁。散会后,她多方打听,才从一位局长口中得知取得这项成果的是数学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
第二天,顾迈南来到中关村,在征得数学所领导和陈景润本人同意后,对陈景润进行了采访。
之后,顾迈南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和《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两篇内参,刊登在专供高层阅读的《国内动态清样》上。
让陈景润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新华社记者顾迈南
毫无疑问,两篇内参被江青看到了。
江青的秘书杨银禄回忆说,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下午1时许,江青起床后,洗漱完毕,吃了早点,照例来到办公室看文件。在看到《国内动态清样》上关于对陈景润近况的文章时,她竟然流泪了。
内参上写道:
陈景润在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但他的生活条件却极其艰苦,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房间,屋内光线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工作时只能把被褥卷起来当桌子用。一个只有4个叶片的暖气片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都没有。由于房间阴暗潮湿,空气污浊沉滞,陈景润患了肺结核……
江青看完这篇文章,打铃把杨银禄叫进办公室。杨银禄一进屋,看到江青正拿一块手帕擦眼泪。
她带着哭腔对杨银禄说: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深奥的理论,很多发达国家的大数学家都在研究推算,陈景润在这方面做出贡献,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
过了几天,江青又叫来杨银禄,很急切地对他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
杨银禄接过来一看,是关于陈景润近况的那份《清样》。
江青在上面写道: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
主席在旁边批示:请文元同志办。
姚文元则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
杨银禄刚一看完,江青就愤愤地对他说:“姚文元这个书呆子!他的批示文不对题!你给迟群打个电话,告诉他赶快到我这里来,这是他负责的领域!”
迟群时任清华大学革委会主任、中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国务院教科组副组长、教育部负责人,要改善陈景润的工作生活条件,自然得找他。
在江青的安排下,3月25日凌晨3点,迟群和武衡、顾迈南、协和医院张孝骞等人来到陈景润住处,把他接到清华大学,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批示,并由张孝骞等大夫为他做了体检,安排他住进了解放军309医院。
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第16卷第2期上被发表。
此后,陈景润处境大变,成了中科院乃至科学界的风云人物,不仅境况大为改观,还在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1月,著名作家徐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公众人物、中国最耀眼的科学之星。徐迟虽然在文章中没有提及江青对陈景润的帮助,但无论提与不提,江青在她罪恶的后半生中所做的这件善事,确实不应被埋没。
陈景润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