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旧改,正在尝试撕开传统模式的裂缝。
最近,一份《龙湖街道旺村村自主拆旧建新实施方案(草案)》曝光。

简而言之,就是旺村不跟开发商玩了,自掏腰包拆掉旧房,原地建别墅!
这波操作要是在几年前,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如今,广州旧改局面早就发生变化。
当开发商主导的旧改进程屡屡受挫,越来越多的村子开始走上自救道路。
比如之前的黄埔沧联、夏园、海珠沥滘、增城群星、南沙大塘等旧村。
而今年以来,黄埔埔心、旺村接连爆出要加入“原地回迁”队列。
大家不禁要问:这一做法能否为其他村带来启示?又会如何影响广州旧改进程?

我们先来看看旺村为何要走“自主拆旧建新”的模式。
旺村位于黄埔北部,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门户片区,科教创新区范围内。

(旺村旧改,图源:黄埔生活汇)
时间倒回2015年,旺村旧改正式鸣枪。
眼看着隔壁何棠下村、汤村都搭上旧改快车,旺村却在2021年签约奥园&科学城集团&港龙联合体后遭遇暴击。
奥园爆雷、开发商内讧对簿公堂,全村人守着拆了一半的废墟欲哭无泪。

"临迁费从45块跌到25块,租房钱都快贴不起了!"
有村民告诉乐居君,“三年前的家是四层小楼带天台,现在全家六口还挤在萝岗50平出租屋。”
这种剧情在黄埔绝非个例,镇龙西、黄陂、南岗……正在经历"拆了白拆"的无奈。
期盼已久的新生活遥遥无期,临迁费逐步减少更是雪上加霜,村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谋划出路。
今年1月,龙湖街道埔心村就率先曝光自主拆旧建新安置方案。

按照《方案》,后续将由村民自行筹资,统一建设联排住宅回迁,村和政府适度给予补助/奖励。
这次,旺村传出的方案,也参考了埔心村,具体怎样操作呢?
有三个重点:
1、一户一宅原则:简单来说,每个村民只能申请一块宅基地,不管家里有多少栋房子,最多也只能建一栋。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用多块地来“投机”,更公平合理。

2、别墅形式的住宅:与传统的高层回迁房不同,旺村这次准备自建的房子将以联排别墅的形式呈现,采用坡屋顶设计,既有现代感又有乡村气息。

每户最高可以建300㎡的四层别墅,其中一层是临街商铺,二到四层是村民的居住区。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居住品质,还能借着商铺带来一些额外的经济收益。
参考网红村“径下村”的样板房,长这样:

(径下村别墅)
3、面积流转机制:如果村民回迁房的面积超过了300㎡,可以选择按1500元/㎡的价格把多余的面积转给村集体,或者按10:6的比例进行置换。
反之,如果面积不够,也可以申请增购一些空间,最高可以增购60㎡。


看完这份草案,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似乎是一种新模式,特别是相比传统的开发商回迁,村民“自拆自建”能够更加自主,是否能解决长时间没有回迁的痛点?
不过,也有不少难题需要克服。
首先,资金问题是最直接的。拆房建房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尤其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来说,这笔钱可能并不容易筹集。
假设按最低1500元/㎡的建房成本,300㎡别墅要45万起步,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之前,埔心村曝光方案以后,争议比较大。
有不少村民表示,"临迁费欠了这么久,现在还要倒贴钱?"


当然,也有表示支持的,他们认为“原地回迁”好过“烂尾”。



其次,临迁费的取消无疑会让村民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活压力。
目前方案明确临迁费改发18元/㎡/月的过渡补贴,且仅限1年。
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很多村民的经济状况已经很紧张,如果再加上拆房建房的高额费用,恐怕很难支撑得起。
总之,旺村的这份“自主拆建”草案看似一条出路,但实施起来依然充满挑战。

正如前文所提,旺村不是孤例,沧联、夏园、贤江等村早已加入“自救”群聊。
比如,黄埔沧联村组建村民建筑合作社,集体采购建材降成本;
黄埔贤江村引入国企担保,争取政策性贷款;
海珠沥滘村把安置房指标证券化,在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以上,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广州旧改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在过去几年里,广州的旧改进程陷入了困境,很多村民不仅没能回迁,还面临着资金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旺村的“自主拆旧建新”方案,无疑为黄埔及其他地区的村民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这不仅是对开发商主导模式的反思,更是对传统旧改方式的突破。
通过自主拆建,村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命运,避免“烂尾”局面的发生。
然而,这种自救方式也不是没有挑战。
资金筹集、过渡期的生活保障、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都是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难题。
这些问题解决得好,或许能为广州的旧改开辟一条新路,带来更多希望。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是你,会选择自掏腰包建别墅,还是继续等待开发商回归?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