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短评」打投倒奶事件|腾讯张军青年言论|滴滴回应抽成问题

第三眼界 2021-05-09 13:35:23
本周要点事件回顾:

1.粉丝为偶像打投倒奶事件持续发酵,相关节目与企业皆遭痛批

2.腾讯张军发表青年言论引争议,是嘲讽还是自嘲?

3.滴滴回应抽成问题,到底抽成高不高?

01#粉丝为偶像打投倒奶事件#

国内的青春选秀节目愈发千篇一律,了无新意。然而诸多看衰之下,仍旧暗流涌动,资本和品牌收割一茬茬粉丝流量,而畸形的造星运动也一步步走向危机边缘。

最近,因粉丝“打投”(打榜投票),将大量奶制品成批倾倒的浪费事件引发媒体大量关注。其始作俑者——《青春有你3》瞬间成为舆论讨伐的对象。

新华社发文痛批之下,北京广电也紧急出手,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3》的录制,并进行整改。

节目的问题当然不止“牛奶被倒”这一个,其引发的多起争议不涉嫌触犯多项红线,牵涉的不良价值观更是让人无比揪心。而平台的放纵和不作为,甚至故意为之,委实难辞其咎。

实际上,这种“明星养成式”节目在国内早已不鲜见。从《快乐女声》开始,这种利用青少年追星热情而进行娱乐营销操作的风气便蔚然盛行。当时,品牌赞助商的参与度可能没有如今这么深入,但对粉丝热情的收割程度却毫不逊色。

从品牌营销角度来看,此次作为冠名商的蒙牛可谓收获不菲,营销费虽贵,但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销售额。从营销合作来看,这次赞助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可是只考虑如何花式卖奶,却不考虑粉丝如何处理奶,喝不喝?是否会造成浪费?显然有违一家时常把社会责任挂在嘴边的乳企的初心。

这次被央媒点名,想来蒙牛也脸上无光。与伊利的多年鏖战,只怕这次赢了销量,却输了光彩。

这其实也给品牌营销提了醒,即:不能凭借对消费者青春荷尔蒙的了解,一心只盯着消费者的钱袋子,更应该注重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塑造和正确引导。

很多企业都喜欢通过独立的行为,靠做社会公益去美化和包装企业,然而却很少考虑将营销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营销中同时顾及社会责任。

倒奶事件只是个案,但这个个案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产品营销,声量和销量之外,企业有更大的责任需要背负。

02#腾讯张军发表青年言论#

这两天,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相关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单看这条微博,其实话语很平常,标点符号运用很克制,表情符号更是没有。然而却引发正方两方面的巨大讨论,不禁使人感叹文字的博大精深。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用不同语气,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张军这句话的魔力便在于此。加上张军没有做任何解释和回应(甚至设置了禁止评论),且没有相关人士做背景补充,因此,更加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站在嘲讽的角度,这句话自然容易引发公愤,而这也是多数网友忿忿不平的根源所在。认为张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觉得张军说话“阴阳怪气”的,比比皆是。更有人搬出腾讯,认为腾讯价值观有问题,骨子里的傲慢和偏见在员工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张军真是站在这个角度说的这句话,那么确实活该被骂。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营销策划的辛苦,却全然想不到青年人的疲惫和不堪。

可是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是站在自嘲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夹杂了一丝无奈的味道:企业搞致敬策划,自以为用了心思,费了不少力气,结果却发现目标对象压根不领情,或者说体会不到他们的这份用心。对于他们的努力,漠然视之。遇到这种情况,企业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或者说压根没必要搞什么致敬策划呢?

如何抱有第二种同理心,那么对于张军的言论,我们似乎应该报以同情了。

当然,上面两种出发点都是基于猜想,真实的想法和意图,或许只有张军自己才能解答了。

由此件小事,不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网络上的很多风言风语,不过是某一方主观臆断或者说恶意搅浑水的结果。比如,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至今仍旧混沌一片,谁是谁非,迷雾难断。

网络发达时代,任何言论都有可能掀起惊涛骇浪,任何言论也都有可能招致非议无数。难怪不少人选择三缄其口,甚至毅然退网了。网友太容易感情用事,而一旦染上主观情绪,那么真真假假也便难以辨明了。

学会利用网络情绪,可以四两拨千斤,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传播价值;反之,刻意回避和逃避舆论情绪,或者采取过激的态度,针锋相对,则必然鸡飞蛋打,越辩越不明,越辩越不利。这是一门大学问,三缄其口虽然也是应对之策,但也要分情况,更要看舆论动向。

03#滴滴回应抽成问题#

面对司机和媒体对滴滴超30%抽成的质疑和扩散传播,5月7日,滴滴终于对网约车司机抽成问题进行了正式回应。在这份有图标、有数据、有原因、有诚意的说明下面,滴滴回答了大众的关切,算是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然而,这份说明是否足够“诚意”?是不是一套冠名堂皇的说辞?仍旧引发了不小的争论。而围绕“网约车平台涉嫌利用垄断地位,以提高服务费率等手段,从司机和乘客身上攫取高额利益,造成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失衡”的相关话题讨论,显然也不会随着滴滴的声明而终止。

不论滴滴的说法是否属实,网约车平台作为当下优化出行的最优解,已然逐渐成为人们打车出行不可或缺的“新基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以滴滴为首的网约车平台必然要背负更多责任和义务。作为商业运营机构,挣钱无可厚非,可一旦壮大到一定程度,导致司机和乘客纷纷沦为“提线木偶”,“生杀大权”完全掌控在平台手里的时候,人们必然会对平台产生爱恨交加的双重依赖。舆论对平台的监督和指责也会愈发频繁和猛烈,这是一个企业(尤其是涉及民生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必经之路。

滴滴如今的困境其实跟美团和饿了么很像,不论怎么诚心诚意,怎么“讨好”用户和消费者,总会遇到“冷嘲热讽”的人。而这些人恰恰提醒着滴滴们:要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你的每一次微小的决定和漠不关心,都可能会给用户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伤害。

这次滴滴的回应其实也是“姗姗来迟”,因为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就发文要求网约车平台主动公开定价机制,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然而直到现在,仍没有一家企业就抽成问题向公众给出合理解释,除了这两天“被迫”回应的滴滴。

这其实说明了,公众和监督机构的弱势地位。面对日益壮大的网约车平台,能做的难道只有谴责和付诸舆论施压吗?

网约车平台在感到委屈的同时,或许也应该深刻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都这么诚恳道歉了,依然还会被骂?

0 阅读:10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