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下曼哈顿区,从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发穿过一条大街,在华尔街和“宽”街交界处的东南角的华尔街23号,傲立着一座极其宏伟的大厦,这里曾经主宰着美国的金融命脉。这座楼就是J.P.摩根公司的总部,人们经常用“街角”一词来指称这家银行,而不直呼其名。
当然,厉害的并不是这栋大厦,而是这栋大厦背后的主人,在美国财经界神一样存在的摩根家族。
上帝的宠儿J.P.摩根,不仅含着金钥匙出生,而且天资聪慧,领悟能力超强,机会嗅觉极其灵敏。华尔街当学徒归来后,通过发战争财积累了大量财富,从商行转金融的成功更是让他成为华尔街众多大佬之一,在业内具有一呼百应的地位。
这个时候的J.P.摩根还只是人,真正让他从人变为美国人民崇拜的大神,来自于一场金融危机——1907金融大恐慌。
1907 年的恐慌始于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
这场巨大的地质灾害导致的巨额保险支出迫使保险公司紧急将大量投资变现、取出存款,从而压低了资产价格,并使可用货币的供应非常紧张。在当时美国还没有中央银行的情况下,发生这种紧急状况时,在全国范围内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协调控制是不可能的。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美企超级巨头联合铜业公司奥古斯都兄弟“作死”导致破产,拖累了为他们提供资金的银行,这些银行因为挤兑而破产,并进一步拖累了大批其他银行,使得那些原本就现金严重短缺的银行更加举步维艰。
到1907年11月2日,危机仍然在步步升级,银行挤兑和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
金融危机汹涌而来……
华尔街的话事人老J.P.摩根在他位于曼哈顿的“官邸”召集了来自全国所有最大银行的四十多个高级管理人员开会。
老摩根当机立断,发布了一个救市计划:让那些最强大的机构把最弱小的机构收购下来,同时其他机构则由仍然有偿付能力的银行(例如J.P.摩根公司)来提供流动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急操作,美国的银行被救下来了,银行业的起死回生,让金融危机化为泡影。
这件事过后,老摩根成为了美国人民的“神”,因为美国人知道,哪怕是无比辉煌的欧洲金融史上,都没有一个人能够如此迅速且成功地灭掉一场金融危机。
借着“神”的威望,老摩根提出了建立一个正式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的计划,该计划也被称之为“奥尔德里奇计划”。
“奥尔德里奇计划”是在一个秘密举行的“骷髅会”式的会议中制定出来的。1910年11月,全美国最顶尖的五位银行家举办了一次聚会,他们邀请奥尔德里奇参议员一起参加。这五位银行家分别是:亨利·P.戴维森(HenryP.Davison)和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Strong),这两位都是J.P.摩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Vanderlip),纽约国民城市银行总裁;查尔斯·D.诺顿(Charles D.Norton),纽约第一国民银行总裁;以及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库恩洛布公司的高级合伙人。
这几个人是在新泽西州霍博肯的一个火车站的站台上见面的,他们都打扮成了猎人的样子,有意让外人以为他们这次出门,是一趟狩猎之旅。在那里,他们登上了一列私人的、全密封的火车车厢,两天之后,火车把他们带到了佐治亚州的布伦瑞克,然后他们在那里转乘轮船,最后来到了老J.P.摩根的私人度假胜地杰基尔岛。在整个旅程中,这些人彼此之间全都直呼其名,绝不提及对方的姓氏,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持他们这个使命的秘密。他们把自己的小团体称为“直呼其名俱乐部”,在连续开了9天的会之后,“直呼其名俱乐部”形成了“奥尔德里奇计划”。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奥尔德里奇-弗里兰法案》。该法案授权10家或更多家国民银行组成银团(其总资本不得少于500万美元),然后组成货币联盟,在得到货币监理署的批准后,货币联盟可以发行以债务和证券支持的紧急货币。
正是紧急货币法案的存在,让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稳住了经济局面,并且借助远离战场的天然优势一举超越并取代了欧洲。
从此直到大萧条出现之前,J.P.摩根公司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美国中央银行(哪怕1913年美联储已经成立)。
在接下来的5年中,J.P.摩根公司在老摩根的铁腕控制和强有力的领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家出类拔萃的银行,在兼并、收购领域,在铁路、钢铁、银行等行业的重组业务中,确立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美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工业企业首选的放贷人和财务顾问,有人甚至认为,在经济事务中,老摩根的权力可能比美国总统还要大。
这也难怪有不少西方史学界认为,美国的称霸史就是摩根家族的“修仙”史。
盛也危机,退也危机,让摩根家族从美国神坛跌回人间的还是金融危机。
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变成了老摩根的儿子,小摩根。虽然,小摩根同样非泛泛之辈,虽然,老摩根在1913年去世之前已经为他铺好了道路,让它能继续辉煌16年,继续正坐神坛,但大萧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1929年9月5日,在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市,业内颇有名气的巴布森学院创始人罗杰·巴布森在一个午宴上,说了一句“股市即将面临重大调整”。道琼斯新闻专线报道了巴布森的观点,但是没有给出任何合理的解释。结果,就在当天收市前的一小时,巴布森的言论导致了“疯狂的交易”-成交量剧增的同时是价格暴跌。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巴布森突破”(Babson's break ),它标志着美国大萧条的开始。
1929年10月23日,道琼斯指数又放量大幅下跌了7%后第二天早上,就在J.P.摩根公司,小J.P.摩根召集了全美国所有最重要的银行家开了一个会,试图制定一个计划来拯救股市。小J.P.摩根组建的这个危机工作小组,由来自J.P.摩根公司的托马斯·W.拉蒙特和乔治·惠特尼,以及大通国民银行的艾伯特·H.威金和纽约国民城市银行的查尔斯·E.米切尔,还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代理总裁理查德·惠特尼组成。
理查德·惠特尼是乔治·惠特尼的弟弟,也是摩根家族的场内经纪人,他是美国白人精英中的精英——哈佛毕业,父亲是行长,岳父是纽约高级精英联盟俱乐部的主席,也是老J.P.摩根的生意伙伴,哥哥当上了J.P.摩根公司的合作人。
这一天,这位新星被委以重任,他在摩根家族的指示下,拿着2.4亿美元的资金,冲进交易大厅,直奔2号交易柜台,下了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个买单:以每股205美元的价格,买入1万股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尽管当时该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已经低于每股200美元了(而且还在快速下跌)。
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市场的情绪开始好转,交易商们认为,小 J.P.摩根应该能够阻止股票市场的崩塌,就像他的父亲在1907年的“大恐慌”中所做的那样。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都宣称,理查德·惠特尼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股市恐慌情绪的蔓延。在那个“黑色星期四”,理查德·惠特尼成了英雄,这也使他在1930年正式当选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
但,这只是一次缓刑,昙花一现。
1929年10月29日,又一个“黑色星期二”来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跌了11.75%,同时成交量也创造了1640万股的天量。这一天,小J.P.摩根没有出手救助。因为在整个市场的资金大漠之中,私营银行的资本再雄厚,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渴。到了当天收盘的时候,道琼斯指数已经跌得只剩下230点了,从同年早些时候的381点高点算起,已经整整跌掉了40%。
不过,噩梦远远没有结束,到1932年9月股市真正见底的时候,道琼斯指数已经跌到41点。这一次,小J.P.摩根无力回天,摩根家族也因此从神坛跌入了凡间,虽然他们依然强大至今,但在美国人民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只手遮天起死回生的神通。
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1907年老J.P.摩根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大恐慌”,所有华尔街人士都认为他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解决任何未来危机的模板。而作为亲历者的小J.P.摩根在1929年,却没有能力阻止股票市场崩溃时,这给华尔街人士乃至所有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灵震撼?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