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威力,远远超乎我们想象

马赛克 2022-07-05 18:29:54

提到苏联,很多人会想到“冷战”一词,想到美国和苏联白热化的军备竞赛。

但历史告诉我们,最终将苏联摧毁的,不是美国的导弹,而是美元。

正所谓最厉害的武器,往往是“杀人于无形”……

其实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的唯一全球货币地位确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苏联不会是美国的对手。尽管后来这一体系彻底瓦解,但美元在全球的布局已经完成,极难撼动。所以,哪怕后来的欧盟推出了欧元,至今过去了二十多年,还是对美元构成不了真正的威胁。

喜欢看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个例子:1953年,在斯大林去世没多久的时候,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便密谋要将东德以20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但最终没有成功。

这件事中很多人看到了“背叛”,但是忽略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美元”。

贝利亚卖掉东德,明码标价是美元,要的也是美元,而不是当时在苏联通用的印有列宁头像的卢布。

为什么?因为卢布只能在苏联使用,而美元可以在世界使用。

但对于美国战营来说,如果这事成功了,他们便可以以一小车的纸张换得10.83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发的土地。

这就是美元的威力的一个缩影。

深入而言,美元的“威力”大概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是它的“破坏力”,二是它的“控制力”。

在“破坏力”上,我们同样看回苏联的例子。

苏联时期的经济,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实行计划经济,相对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从1953年到1978年,苏联的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最低时为3.3%,最高时为4.7%;而同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所占比重最低时为64.2%,最高时为70.3%。

在进口贸易上,1953年至1978年,苏联的进口贸易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最低时为2.9%,最高时为4.3%;而同时期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最低时为64.2%,最高时为72%。

这是一种与世界经济相对脱轨的行为。

按道理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链足够完善,可以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并与世界同步的闭环状态,就算是脱轨也无妨,还落个清净。但偏偏当时苏联经济的第二个特点又是“严重偏科”——以军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占据国民经济的绝对地位,而关乎民生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却极度边缘化。

于是便出现了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辞职前夕,莫斯科商店几乎全部停业,货架无物可售的悲凉境况。在这种悲凉境况中还夹着让人忍不住苦笑的奇葩数据——苏联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1991年苏联人均GDP9130美元,CPI指数为14%。看人均GDP,属于当时绝对的发达国家,但看CPI,心凉了一大截。

有人说,就算如此,如果苏联将起重工业产品和石油拿出去卖,然后再买回所需要的农产品和日常用品,不是同样可以满足需求吗?

确实如此,但前提是没有美元的破坏力。

当时在发达国家的贸易总量中,美国一直保持20%左右的比重,而在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占比中,美元超过了95%。

这种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会偏向于美国,因为都担心美国切断贸易。没有和美国的贸易,就没有美元,就没有本国的商品和材料进口结算货币。在当时没有欧盟只有一个重于形式的欧共体,欧洲诸国是不敢冒险单打独斗的,日本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当苏联开拓石油和武器贸易的时候,受尽了封锁。

这还没完,美元贬值的打击便如期而至了。

试想一下,苏联好不容易卖点石油偷偷攒了100亿美元,准备进口点粮食和日用品,结果一个星期美元突然贬值了10%,100亿只能买90亿的东西,这10%的缺口对于一个人口不少的苏联来说,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民生物品买不进,商店货架空空,还需用什么导弹?

再说说美元的控制力方面。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平均收入上涨水平为参照,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出现上涨,个别涨幅甚至远远超过了收入上涨水平,例如房地产、医疗费用、教育费用以及部分蔬菜及副食品;而另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却出现大幅下降,例如传统家电、通讯产品、个人电脑、家用汽车以及普通日用品等。

这乍一看,没什么,但仔细看会很有意思——几乎所有涨幅较大的消费几乎都是内资控制的,而那些价格下降了的商品,市场上的外资品牌已经特别成熟。

为什么?

这就涉及到一个逻辑:个人的收入增长意味着其购买能力的增加;公司的收入增长意味着其投资能力的增加;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增长意味着在对外贸易与合作方面具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我们的外汇增长是显而易见和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外资品牌的选择余地会更多,所以在外资品牌成熟的商品上有议价权,价格自然会下降。

但是这种非常现实的逻辑会主导我们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因为在这种贸易体系下,一个经济体赚取的美元数量越多,就意味着其在对外贸易与合作方面具有更多选择余地及更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就是你成富人了。

平心而论,谁不想当有钱人呢?特别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谁不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在买买买的时候不用犹豫和心痛。

对于现在的很多国家走向国际市场来说,美元则象征着财富,赚美元才是“头等大事”。

这种思维下,那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获得美元,要么输出廉价劳动力(比如代工厂),要么卖资源(比如卖石油)。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自然地限制经济体的良性发展,因为以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经济增长必然是有限的,不可持续的。

在这个过程中,美元的生产者,可以不断地通过吸收美元使用者的元气来不断升级,然后在更高的等级上形成新的降维控制,如此循环。

而且,一旦收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来一波贬值,让使用者们辛辛苦苦攒下的苦力钱卖资源钱蒸发掉,让你不得不继续劳作继续卖资源重新积累。

这是美元控制力“有形的手”。

还有一只“无形的手”:美联储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汇率的浮动,而汇率会影响到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会对外汇资本产生影响,外汇资本会对税收产生影响,同时税收又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银行利率的浮动,银行利率的浮动可以影响的是千行百业。

当然,美元的威力也非“宁有种乎”,只要别抱着“就这样了”的心态,毕竟量变到一定程度总会有质变的一刻,就好像美元之前是英镑一样。虽然这个过程如大洋行舟,暗流汹涌,惊涛骇浪,但是若不敢,就不可能享受到对岸的风景。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2

马赛克

简介:想正经的看图文,想娱乐的看视频,生活需要点马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