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周总理和其妻子邓颖超的感情之好,是世人皆知的,海棠花依旧便是他们感情最好的见证,更有电视剧《海棠依旧》,重现了两人最真挚长久的爱情。
可现实是残酷的,周总理先一步离邓颖超而去,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难以接受的事实,海棠依旧,故人不在,记忆在那段你不在的时间,也是痛苦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总理与其妻子的感人爱情。
一、夫唱妇随
邓颖超15岁投身五四运动,192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验丰富,能力超群,贡献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作上她应该有一个理想的安排,因此,许多人对周恩来说:根据邓颖超的资历和对革命的贡献,应该出任政务委员,在政府担任一个部长职务。
周恩来坚决不同意,他说:“只要我当总理一天,邓颖超就不能在政府任职”,并强调:“我是政府总理,如果邓颖超是政府里的一个部长,那么我这个总理和她那个部长就分不清了,人家会把她做的事当成是我支持的,这样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政治关系、政府关系就混到一起了,这不利于我们党的事业,也不利于我的工作”。
周恩来的坚决,邓颖超也没有丝毫怨艾,始终保持低调,除了在全国妇联担任领导工作,几乎没有出任过任何其他重要职务。
1975年10月,邓小平、叶剑英等提议,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请毛泽东批示同意后,已决定由邓颖超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但是,周恩来坚决不同意,这件事最终被压下来了。
对此,邓颖超从无怨言,她说:“恩来这样做,我很理解,那时不让我上是对的,如果恩来在的话,他一定不会让我担任副委员长的”。
作为总理的亲密爱人,邓颖超不仅在职务安排上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在级别待遇上也压低了。
1952年,国家在公职人员中推行工资制,当时,工资定级标准主要依据参加革命的时间和职务高低。
根据政策规定,邓颖超完全可以定为行政3级或4级,但她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只要求给自己定行政5级。
而为了给身边工作人员做表率,周恩来又拿邓颖超“开刀”,劝她向中央打报告,要求再降1级,把工资级别定为6级。
邓颖超后来回忆说:“定工资时,蔡畅大姐定为3级,我按部级也该定5级,可报到他那里给划6级”。
1959年是新生的共和国第一个十年大庆,中央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庆典和阅兵式,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自80多个国家的贵宾届时将登上天安门,一起检阅部队和70万人游行队伍。
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历史时刻,能登上天安门跻身观礼人员之列,是莫大的荣耀,但周恩来没有给邓颖超这个机会,她已经上了国庆10周年“天安门城楼观礼人员的名单”,结果“名字又给划掉了”。
周恩来长期兼任外交部部长,分管外事工作,是出国访问频率最高、到访国家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携夫人出访这一国际惯例逐步认同,但周恩来始终没有这样做。
邓颖超则任劳任怨地履行份内职责,常常用枫叶、海棠和书信陪伴周恩来远行,即使在国内从事外交活动,周恩来也很少安排邓颖超与之结伴行动,把那些“风光”的出场、出镜机会留给他人。
改革开放后,邓颖超有更多机会现身国际舞台,她成功出访亚欧八个国家和欧洲议会,被长期“埋没”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为中国实现历史转折中的外交新突破作出了贡献。
邓颖超谈起“因为我是他的妻子,他一直压低我”的情况时,曾十分坦然地表示:“我做了名人之妻,有时也要受点委屈嘛!”
二、丧葬革命
1956年,中国共产党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以党中央的名义倡导将人死后的遗体火化。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先签名响应,不久周恩来又与他的伴侣邓颖超商量,他俩死后,不仅火化遗体,还要撤掉骨灰。
周恩来说:“人生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前的工作、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人死以后,火化遗体,不占地盘,骨灰撤向山川大地,落在地上的,作为植物的肥料,落到水里的可以喂鱼虾,继续为人民服务,人类的循环就永远是生生不灭的”。
邓颖超说:“人类从棺葬留坟树碑到深埋是一次改革,从深葬到火化又是一次改革,从火化保留骨灰到火化后不保留骨灰是殡葬改革的又一次进步,在殡葬改革这件事上,我是新的夫倡妇随,完全同意恩来的意见”。
此后,周恩来最大的担心就是他俩最后谁先故去。
如果邓颖超先故,他会满有把握撤掉妻子的骨灰,如果是自己先走一步,就怕邓颖超办不成这件事,撒不了他的骨灰。
1972年周恩来患病之后到他临终之前,曾多次强烈要求邓颖超在他死后一定要按生前约定,撤掉他的骨灰。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的当天,邓颖超即遵照周恩来生前遗嘱向党中央呈送了要求撤掉周恩来骨灰的报告,获得批准。
邓颖超拜托火化厂的工人,火化的完整些,安全些,骨灰要完整,也要保证安全。
此后他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抱着盛放周恩来骨灰的骨灰盒,脸腮贴着骨灰盒上鲜红的党旗,动情地说:“恩来,你的愿望实现了”。
自从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问题,1978年7月1日,她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今天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我要给党中央写一封信,就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
这份遗嘱共有五条,第二条就是“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与周恩来同志约定的”。
1982年,邓颖超又把这份遗嘱拿出来细看,然后认真地重抄了一遍,同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就房舍、故居的处理以及周恩来亲属、晚辈的从严要求问题补充了两条,重申了周恩来生前的一贯主张和自己的态度。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终于走完她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一生,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8岁。
身边工作人员按照她生前的要求,给她穿上了一套60年代做的经过缝补的黑色西装,这是她16年前送别周恩来时穿的服装。
尽管时间长了,已经旧了、破了,但她喜欢这套合身的西装,不愿意无谓的浪费。
邓颖超的遗体火化了,骨灰装在16年前盛装周恩来骨灰的同一个骨灰盒,这也是邓颖超生前叮嘱过的。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时,邓颖超就说:“你们要把这个骨灰盒好好保存,我死的时候还用这个骨灰盒,我们俩共用一个骨灰盒没什么,人死了,骨灰一撒掉,还要那么多骨灰盒干什么?咱们节约一点好不好?”
于是,工作人员就把这个骨灰盒精心保存起来,两人用一个骨灰盒,体现了邓颖超一生艰苦朴素的美德,也体现了她对周恩来的一往深情。
三、归于天地
1976年1月16日晚8点15分,一架不被民众知晓的飞机,分别在北京上空、北京的密云水库上空、天津的海河上空和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上空撒掉了周恩来的全部骨灰。
1918年夏天,留学日本的周恩来回国度暑假,在北京与父亲在一起生活,共享天伦之乐。
那是北京给他留下的最早印象,—年之后,周恩来等在“五四”运动中数度在京、津之间往返,与他的战友马骏、张若茗等一起在北京的总统府前请愿,在天安门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长达20多年,与首都人民朝夕相处,情深似海。
他与首都人民有着血肉深情的联系,把他的骨灰撒在北京,就是让他和首都人民永远在一起。
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前,供给市区的地表水源只有城西郊的玉泉山一地,年平均供水量在3000万立方米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更跟不上工农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新形势。
为了抓好北京水利资源的开发,周恩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先后主持有关方面修建了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并亲自率领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十三陵水库工地的义务劳动。
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安排下,20多万建设大军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以3000多万立方米土石方的工程量,动迁5万多移民,终于建成了可蓄水43亿多立方米的密云水库。
以当时我们的国力、技术等条件看,都是一个举世的创举,也难怪他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密云水库了。
周恩来曾在天津先后读书5年多;他曾在天津组织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组织青年进步革命团体“觉悟社”;他还曾在天津因投身“五四”爱国运动遭反动当局逮捕坐牢达半年之久;他在天津结识了许多仁人志士和亲密战友,特别是结识了他后来的另一半邓颖超同志。
天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革命起步的地方,也是他多次涉险的地方,还是他与他的另一半相识、相交、相知的地方,因此他对天津就多了一份热爱。
周恩来的最后一把骨灰,是撒在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周恩来生前无数次表达过他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无论是他在天津坐牢期间写下的《念娘文》,还是他留学日本时记下的念娘日记,无不充满对于生他、抚育他成长的母亲的感激之情。
周总理的骨灰撒到黄河入海口,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他是想通过海水把他的骨灰带到台湾海峡,祈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
而总理之妻,邓颖超女士,同样选择回归天地,她“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天津,在“新海门”号轮船的汽笛长鸣声中,一抔抔骨灰伴着月季花瓣被撒向海河,随着滚滚浪涛奔向大海深处。
参考文献:
1.邓颖超与周恩来“夫唱妇随” 《百年潮》2024年第02期14-18
2.周恩来、邓颖超倡导的丧葬革命 《档案春秋》2011年第04期4-7
3.落英缤纷沃中华—— 撒周恩来骨灰的地点与含意 《福建党史月刊》2013年第11期 22-25
4.周恩来率先垂范改革殡葬日俗 《红岩春秋》2005年第03期7-8
5.周恩来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处 《党史博览》2007 年第01期 2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