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秋天的早晨,北京工人文化宫外,自发聚集起十几万人,连续多日前来的人数都有增无减。文化宫外,摆满了他们送来的挽联、纪念的画圈,还成了鲜花的海洋。人们面露哀伤,沉默地哀悼一位刚去世的老人。
这位老人名叫万晓塘,他的猝然离世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群众从各地奔赴北京,只为送一送这位可敬的老人。正因为他的存在,让人们在那段躁动、阴沉的日子里,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一、少年壮志投身革命
万晓塘是贫农出身,很晚才开始念书,一直靠亲戚朋友资助上学。他很好学,后来还考上了乡里的师范。但他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月,想要安安静静念书,然后出来做个老实本分的教师显然不可能。
年轻的万晓塘也是热血男儿,在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还没毕业他就加入了学生组织,参与了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正式入了党。根据上级安排,他辗转于信阳、长清等地,领导抗日救亡活动,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当时北方的广大区域日伪军都十分猖獗,到处烧杀掳掠,跟着日军到处制造“无人区”,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很多村庄在他们肆掠后成为废墟,人和牲畜无一幸免,一切能喘气的活物都销声匿迹。
万晓塘领导的武装部队,积极发动群众,给了这些恶徒沉重的打击。在他的努力下,鲁西大峰山根据地成功建立起来,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抗日力量。后来,他担任了县上的党支部书记,又身负八路军教导员的重任。
1939年,驻守鲁西的他和罗荣桓的部队汇合,几股力量拧在一起锐不可挡。根据地的面积不断扩大,万晓塘便被调到了新建的泰西根据地担任干部。作为优秀的革命人才,下半年的时候,他被保送到山东分局,学习业务工作。学成归来后,他回到了鲁西党委,成为公安保卫部门的负责人。建国前,他一直在冀鲁豫根据地坚持战斗,吃的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但他的信念始终未动摇过。
在儿子的回忆中,万晓塘对革命的忠诚、对同志的友爱远远超过自己的生命,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为革命慷慨赴死。父亲给他讲过一段经历,1942年,万晓塘遭遇了又一次生死考验。日军在根据地大扫荡,火力全开行动迅猛,很快就包围了政府机构所在的村子。
当地的行署主任也在村里,万晓塘最早发现敌情,立刻小跑步到主任的住处,让他骑着自己的马先走。
要知道在那种时候,一秒之差就可能就是生死两种光景,骑马撤退和徒步撤退,结果可能天差地别。为了掩护同志撤离,给他们争取更多时间,万晓塘和侦查科的同志一起徒步向村外转移,且战且退,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日军进攻的速度。
当时万晓塘身体不好,还有心脏病,根本没法长途快跑,其他同志就扶着他,跌跌撞撞艰难急行。路上遇到掉队的机关后勤,他扭了脚也走不动。万晓塘立刻让同志放下自己,扶着后勤一起走。
儿子说,父亲这样做不是第一次,几乎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情况,他都把自己放在最后考虑。当时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频率很高,因为武器装备和兵力悬殊,每次机关都要转移,所以万晓塘让马殿后的场景经常上演。
战争年代朝不保夕,部队物资很紧缺,但万晓塘从来不会给自己搞特殊开小灶。根据地被包围时断粮,大家都勒紧了裤腰带,万晓塘的胃病也饿得更严重了。有时搞到点细粮白面,万晓塘也优先给伤员病号,自己和大家一样啃着难以下咽的高粱野菜饼,胃不消化,疼得连水都不想喝。
有同志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千方百计找来点白面馍馍,偷偷塞给他,被万晓塘严词拒绝,还批评了这位同志和其他知情人。他深知,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和大家站在一起,有难同当、上下齐心起来把鬼子赶走。
二、大公无私的好干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万晓塘被调到了天津,从贫瘠落后、满眼荒山土坡的根据地,一下进入了繁华现代的大都市,万晓塘一时难以适应。虽然各方面条件远超根据地,但大战后的天津百废待兴,万晓塘的到来犹如天降甘霖。
在此后的17年中,万晓塘以天津为家,全身心投入恢复重建工作,是天津人民的大功臣。在他的治理下,天津的各行各业都恢复了生机,社会井然有序,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儿子和战友的记忆中,万晓塘这人没什么架子,从不以领导自居,颐指气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十分谦逊低调,原意听人提意见,有不懂的也原意向人请教。有群众来访他从不摆脸色,挤出时间也要亲自接见,请他们坐下来说出自己的诉求。
单位同志有思想负担,万晓塘会把他们请来家里坐坐,拉拉家常。谈话间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心声,为他们卸下心中的包袱。1963年的时候,一个干部闹情绪,当时正值新春佳节,万晓塘就以团年的名义把他请来,两人屋里谈了很久。
万晓塘知道他心里委屈,很多话装在肚子里没人听,他就让干部痛痛快快地畅所欲言。两人促膝长谈、坦诚相见,此刻不再是领导和下属,而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在万晓塘细致温暖的开导下,干部的的思想疙瘩也解开了,含着泪向万晓塘连连道谢。
除了平易近人,万晓塘在生活上也十分朴素节俭,更不容许有私送礼物的情况出现。他知道有些人情往来防不胜防,便多次叮嘱秘书,有人送礼直接挡住一律请走,不必给他汇报。后来国家遇到饥荒,万晓塘和家人也在挨饿,机关工厂专门给干部送了食物,被他退回去了。不接受别人请客送礼,万晓塘自己也从不搞这套,同志战友间都是君子之交,看似平平淡淡,感情却非常牢靠。
万晓塘脾气和温和,很少生气,但对于触碰底线的事他却从不留情面,连自家亲人也不例外。万晓塘有个侄女,三年困难时从农村到城市投靠他,想借他的关系找个好工作。万晓塘知道,自己只要动动嘴皮子,侄女就可以到机关谋个好差事。但正因如此,他担心开了不好的头,好言相劝让女孩回去了。
这事让儿子印象很深,看着表姐失落离去的背影,他一度埋怨过父亲不通人情。但父亲去世后,他才感受到做领导的不易,身居高位,无数双眼睛盯着,一招不慎就会招来骂名,更何况在那个是特殊年代。万晓塘这样做,其实也在保护侄女一家,避免他们和自己扯上关系。
他常教育儿子,做人要务实低调,在学校不要觉得自己是干部子女就鼻孔看人,对老师更要尊重。万晓塘常常给孩子们讲自己革命的经历,就是为了告诉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幸福,不要贪得无厌,要珍惜。
1961年的时候,家里的大女儿因病退了学,单位考虑她是干部子女,便准备网开一面将她安排到机关。万晓塘坚决不同意,他知道女儿的学历根本不符合机关干部的条件。后来,女儿和其他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进了工厂。支援内地建设时,女儿非常主动,成了厂里最早报名参加的人。万晓塘很高兴,他告诉女儿,要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后来,女儿就留在了兰州。
三、呕心沥血献出生命
无论在哪个岗位,万晓塘都主动担责任,从不叫苦叫累。为了了解基层和农村实际情况,他经常四处调研,到厂区一线和农村,一年有1/3的时间都花在了调研上。毛泽东有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了万晓塘的座右铭,经常用来提醒自己。
当时天津的管辖范围很宽,下面有14个县,上千万人口。万晓塘凭着一股韧劲年年跑,硬是用自己的双脚把各县的情况跑得滚瓜烂熟。那时乡下没什么好路,路上全是黄泥和石子,坐车会把人颠晕。万晓塘就轻装简行,骑着自己的两轮脚踏车,翻山越岭穿街走巷,到最偏远的县找干部、农民座谈摸情况。他还经常在休息日到乡下,看农民干活,挽着裤脚和他们打成一片。
后来各地兴起了浮夸风,一味把产量往高了报,弄得农民苦不堪言。万晓塘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严厉批评了当地这种虚而不实的工作陋习。在大是大非上,万晓塘从来只凭一个理字,有坚持,讲原则。他经常背诵毛泽东语录,活学活用,来批评当时过分左倾的行为。
1965年岗位调整,领导考虑将万晓塘调到东北做省委书记,万晓塘看着天津的局面,明确表示希望再留一年,等一切稳定后再走。因为一直带病工作,万晓塘的身体早就垮了,1966年,他倒在了自己深爱的岗位上。
他的去世让天津各界悲痛不已,纷纷自发纪念他。都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万晓塘在天津的所做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几十万人自发为他送行,这是一个干部最大的殊荣。
参考资料:
山东抗日纪念馆 万晓塘
山东抗日纪念馆 万晓塘:鞠躬尽瘁 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