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8b3d656936a0da28c58e195a7fbab0.jpg)
在群中看到了这副上联,见猎欣喜,忍不住就想对个下联。就自我评定而言,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对联也就是“打油”的水平,所以一般看到有邀对的我都是不大会参与的,只有一种除外——每当我能够为一副对联想象出一个“完美的悬挂环境”的时候,总是想试试自己能否对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下联。
我一直认为对联不是书法,书法是另一门学问;我也认为对联考究不止于文字,对仗句也不全都是好对联。在我的审美当中,没有张贴、悬挂环境的对联是不存在的,对联如果只是文字的表现,会欠缺了那份意境与唯美感。与所处的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甚至是画龙点睛,那种对联是我最喜欢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8583e38192992103884cb835ca4181.jpg)
我很喜欢武侠小说,因此看到这句上联很快就联想到了许多武侠小说中的形象,比如金庸笔下的洪七公、萧峰、古龙笔下的谢三少、李寻欢……。在我看来上联中的“借”字很妙,说明了句中所表现的形象“纵酒”是有原因的,且因为知道“纵酒”终非解决之道,因此要“借疏狂”来让自己找到一个好理由。这句上联,让我觉得很适合悬挂于一位喜欢饮酒、武艺高强且又带着一份儒雅的江湖大侠的书房。所以,我开始思考如果我要为一部武侠小说设计一个场景,这位侠客的书房下联应该是怎样的呢?
在思考下联的过程中,我首先想到的是上联与杜甫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有些相像,只是这句上联更多了一分狂放的感觉。因为联想到了杜诗,因此想着看看如何修改“青春作伴好还乡”来应和一下,比如“一觉惆怅愿还乡”这样的句子。后来发现如果围绕杜诗的对仗句来修改,总是少了那份“狂”。于是我又把自己的思路拉回到武侠小说的感觉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819bfcbe920a11c03b9921a8374277.jpg)
“频纵酒”,说明了这位侠客已经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方面了,也许他有着什么样的往事,才会让他想要借着酒精的麻醉来忘掉一切。在武侠元宇宙之中,最容易让人喝醉的莫过于“情”之一字了。所以,我把书房主人的定位于曾经浪迹江湖的一位“浪子”,这样也就让我对下联有了初步的构思。
古诗中描写浪子的,杜牧所写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上联引用了杜甫诗的概念,下联我觉得采用杜牧诗的感觉也算是一种“致敬”。于是在考虑过平仄之后,我用“曾经薄幸遍寻花”来应对上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362065107e302ed0de47264808a6e1.jpg)
文无第一,我喜欢的对联未必别人也喜欢,所以我只能说我对句后的这副对联让我自己很满意。我的满意并不是只在于文字,更大程度上,我觉得这副对联张贴于一位曾经的江湖浪子如今的田园隐士书房之外很合适。再多想象一点,如果我能赚到足够多的钱可以给自己盖一处中式古典建筑居所,我也愿意将这样一副对联悬挂于我的书房门外或屋内的墙上。
用“寻花”对“纵酒”,我认为可以说是“轻狂之意”满满,恐怕这两件事情都不是那种武侠元宇宙之中“白道人士”或武林前辈所看得惯的行为举止,但我本就“疏狂”,本就“薄幸”,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db0bf036213a3dc88018b28890a1f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