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来朝,四海升腾,这是大唐盛世。
大唐为何那么富有,而且国力那么强大?历史学家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最后着眼于一个角度,民族大融合。
李唐皇朝,虽说是承制汉家,且传承有序,但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却并非血脉纯正的汉人,因为李渊祖上是经过汉化的胡人。
唐高祖李渊
正因为皇帝本身就是胡汉混血,所以李唐对民族界限,汉夷之别,便看得不那么重要了,也因此,李唐的民族观念,其实是比较单薄的,相对的,民族包容性也是最强的。
对于李唐而言,无论是什么部族,无论是蛮夷还是夷狄,只要能够为己所用,就是自己人,便能够以礼代之,委以重任。
整个李唐皇朝,大民族、小部族,统统归附,使得李唐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统治力,均强于历朝历代,所以才会有“万国来朝、四海升腾”这样国强民富的盛唐景象。
只不过在唐朝中后期,随着唐朝国力的下降,对各民族的统治力也大不如前,如此,才成全了一支小部族,在晚唐时期留下了自己的色彩和地位,这个小部族,就是沙陀族。
外归氏族,沙陀缘起二十四史中,关于唐朝的历史正传,有两部,分别是后晋时期编纂的《旧唐书》,以及宋代欧阳修等编纂的《新唐书》。
两部唐朝古史均对沙陀部族留有记载,此外,《新五代史》也对沙陀这个部族的崛起,进行了详细记载。
《新五代史》中有载:西突厥有铁勒、延陀、阿史那族为最,又有处月等部,尤其小者也。
这里所指的“处月”部族,就是沙陀族的起源,当时处月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合称,只不过后来,随着沙陀族的愈发壮大,逐渐成了处月族的最强部族,然后这一整个部族便改为了沙陀之名。
唐朝建立以后,由于唐高祖李渊乃胡汉混血之后,故而对于民族之防观念并不多重,所以唐朝的民族政策,是相当开放而包容,对于大唐周边的是少数民族小部族,基本都秉持着拉拢、吸收的立场。
对于不意归附的民族,大多出兵,要么剿了,要么强令归附,如此,才成就了大唐的内部安稳,以及政令统一。
(网图侵删)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一支来自突厥的部族处月族,来找大唐报到,愿意归附大唐。
这支处月部族,属于突厥的头领之一阿史那弥射可汗,这位草原头领在内部斗争失败后,为求自保,愿意举族归附礼堂。
自此以后,沙陀就成了李唐民族大融合政策的一部分,自称唐民,安心生活,在此期间,朝廷对待他们的态度不冷不热,考察为首,监督为辅,汉化在有条不紊、潜移默化进行中。
唐高宗李治
唐永徽三年,高宗李治皇恩浩荡,念在沙陀族恭表良顺的份上,赐予沙陀部族一块土地,赐部族首领都督之职位,允其自治,以彰皇恩。
自此,沙陀由归顺的异邦部族,变成了合理合法的李唐臣民,真正变成了唐朝自己人。
当时,沙陀族的领地,大概有两个州的面积,首领可汗领两州都督之权,又能自治,相当于拥有了军权、政权和人事权,权力不是一般的大。
借着这股皇恩,沙陀族开始了潜心壮大的路程,在此期间,沙陀族一支独大,在两州之地,有了很大的话语权,随即变成了处月族之领头羊,处月之名则成了历史。
不过虽说是自治,但是沙陀族很清楚国家的统治者是谁,因此屁股从来不坐歪,也没有仗着自治权妄自尊大,对李唐皇室还是非常尊重,以小自居。
自永徽三年起,整个高宗皇帝时期,沙陀族都非常注意对上下关系的维护,对于朝廷派驻的刺史毕恭毕敬,每年还会对朝廷上贡上表,态度相当温驯。
高宗皇帝对沙陀的表现很满意,渐渐地允许沙陀族人才入朝为官,沙陀族多出武将,少有文官。
这段时期算是李唐政权与沙陀族的关系升温期。
而沙陀族与李唐政权的关系达到顶峰,则是在唐中后期。
吐蕃治乱,沙陀几迁沙陀族是归附夷族,血性草莽,多出武将,因此在安史之乱中,沙陀部族在军中,为李唐四处征战,为李唐中期稳定乱局,起到了很大的军事作用,从而诞生了许多的中高层将领。
安史之乱,坏就坏在这个“乱”字上。
自唐高祖李渊之后,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两代皇帝,贞观永徽两朝,皆是大治盛世。
哪怕之后武则天篡唐朝政,使唐朝经历了十几年的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武则天只是窃国,并没有乱政,好不容易当皇帝了,武则天也想当个好皇帝。
女皇武则天执政期间,大错没犯过,唐朝依然是四海升平,安居乐业,史称“政启开元,志宏贞观”,整体还是一个大治之世。
贞观盛世、永徽大治、武周大治,再加上之后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也就是说,自李世民,到李隆基,唐朝历经四代,皆是盛世,整体上都是一个上升趋势。
然而国力正隆,国运正盛之时,迎来了一场安史之乱,打乱了唐朝的上升态势。
(网图侵删)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安史之乱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直在蔓延不曾断绝,安史之乱,乱了朝纲,乱了民心,尤其是乱了唐朝的民族秩序。
安史之乱霍乱了朝纲,内无明主,外无强臣,导致宦官专政,唐朝皇室对各个州道的统治力逐年下降,从而导致了原本归附的各个族群蠢蠢欲动。
藩镇割据之乱象,由此开端。
藩镇相当于周朝时期的分封诸侯国,藩镇最高权力者节度使,本就拥有很高的军政权力,朝中宦官当道,对外掌控大不如前,导致了节度使做大,自立为政,阳奉阴违,半独立者,比比皆是。
这些实际上的小侯国,一旦自立,范围内的军力、财力、民力便等于一体剥离,唐朝的民力、兵力、财政损失便扩大,国力随之削减。
唐朝国力下降,给了虎视眈眈的吐蕃以希冀,趁势拉拢、吸收唐朝的土地势力,反倒变大变强,随之起了攻打大唐的野心。
唐朝对此,是鞭长莫及,讨伐讨不动,打又打不完,一旦被拖进战争泥潭,唐朝本就颓乱的局势,只会更乱。
不能打,不能拖,那就只能和,于是当时的皇帝便只能忍气吞声,被迫承认吐蕃所占土地。
而这块土地上,就有沙陀族。
被迫“归顺”吐蕃的沙陀,被吐蕃驱使着,打了唐朝几回,也没少立功,但是吐蕃就是不信任沙陀,逮着机会就想削弱沙陀。
沙陀一看这不行啊,给人效力还让人看不起,于是索性就再度归唐。
元和三年,沙陀举族归唐,几经变迁,再归唐臣。
沙陀的归附,并不能简单归纳为是两面三刀墙头草,因为率先放弃沙陀所在的北庭都护府的正是朝廷,沙陀只能说是受其累,尝其害。
因此沙陀回归,依旧被重用,当时的沙陀首领也被任命为阴山节度使,掌握由沙陀兵主力组成的阴山府兵。
沙陀的刀枪反过来,变成了唐朝对付吐蕃的利刃。
讨伐吐蕃,沙陀崛起吐蕃之所以强大,唐朝之所以对吐蕃无可奈何,是因为吐蕃的军事实力,确实强大。
吐蕃骑兵
吐蕃之可战之兵,全部都是骑兵,而且吐蕃人天生善骑,十五六的少年上马就是骑兵,举族开战,那就是十几万步兵,而能对抗骑兵的,只有骑兵。
而当时的唐朝,最强大的骑兵,当属沙陀府兵。
沙陀兵基本都是骑兵,纵使有步兵,也是上马能打,下马能战的精锐步兵,或者是骑步兵。
与吐蕃一样,沙陀也是举族皆兵,虽然汉化多年,但是战斗力依然强盛,堪称是唐中期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就是皇帝倚重沙陀族的原因。
朝廷派沙陀族去攻打吐蕃,几次下来,卓有成效,虽然都是骑兵,但是沙陀背后靠着大唐,尽管大唐已经衰颓,但是兵器工艺依旧比吐蕃强大,沙陀的武器水平,比吐蕃高出一线。
几次打仗打下来,吐蕃没少吃亏,沙陀则是越打越顺,渐渐被视作是“吐蕃克星”,沙陀军之名不胫而走。
唐皇对沙陀军愈加重视,其当时的首领朱邪赤心被任命为蔚州刺史等军职,堪称委以重任。
在此其后,沙陀军没少为朝廷出力,讨伐叛军节度,征讨吐蕃,拱卫国防,立下汗马功劳。
唐朝后期,黄巢起义,沙陀军也是出了大力的,虽然唐朝的朝纲都被打烂了,但黄巢起义最终被平定了,为了表彰沙陀军,唐皇便给沙陀军首领赐皇姓李氏,以彰殊荣。
李克用
更重要的是,这位名叫李克用的沙陀军首领,更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沙陀军一跃成为李唐最强府兵,也是皇朝内部最强的军事力量,算是彻底崛起了。
结语天佑四年,李唐灭国,沙陀军感念李唐皇恩,李克用更以复兴李唐为念,建国为唐,征讨四方,史称后唐。
虽然在史学看来,后唐与唐朝,属于互不统属的两个朝代,但是有一些观点认为,后唐政权之后得到了其他,承自李唐的短命皇朝的认可,可以算是唐皇朝的一种延续,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唐中兴”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