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寻迹:为国举贤方式的演变,浅析科举制的发展和没落

乔羽寻史 2023-03-13 16:12:15

魏晋时代,国家惯例机构的选拔和任用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

但是这一制度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导致国家官吏的产生仅仅活跃于上层阶级底层人民没有进仕的渠道,上层阶级通过影响力进行了垄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名门望族这一阶级的逐渐衰落,九品中正制也日益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隋代开国皇帝将其废除。与此同时,科举制也在时代中孕育而生。

萌芽与兴起阶段

什么是科举制度?

从字面上来看,考核不同的科目,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不同于以往重视门第和血统的制度,科举考试有着不可比拟的公平性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科举制度的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科举制其实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演变形式。

科举制度继承了察举制度的“举荐”与“考察”,只不过不是直接向皇帝举荐人才,而是通过不同科目的考试择优录取。

同时仅仅是一纸文书还不足够,通过考试的考生要经过不定期的考察,以测验其能力水平。

科举制度的兴起顺应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要求。

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这一选官制度和均田制这一土地制度。九品中正制度活跃于名门望族,官吏的选拔看中的是门第。

随着制度的推行和垄断的加剧,门阀阶级日益兴起繁荣,一度威胁到了皇帝的集权和管理。

从地方来看,均田制度诞生了一批地主阶级,他们拥有了财富,便在地区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地主阶级也产生了担任官员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进入朝廷获得地位和权力。

因此中央鼓励科举制度的发展,一方面顺应地主阶级的需求,缓解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另外一方面,通过地主阶级与门阀阶级的利益斗争,形成权力的互相压制,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巩固朝代的统治和对国家的控制。

科举制度的优势

科举制度的推行除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之外,也带来了显著的好处。

官吏的选拔渠道得到拓展,从少数的名门望族拓展至地方,下层人民也有了获得官职、权力的渠道。

官员来源日益多样化,有利于吸纳各地的人才进入官员体制内部,官僚体系也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行政办事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提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从而带来朝代的繁荣与政权的巩固。

在社会文化上也有利于形成重视人才、重视知识的社会风潮。

科举考试为众多百姓提供了一条做官的渠道,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读书学习的思想风潮,这一风潮在客观上促进了知识的普及以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唐代的科举考试有一门科目与律令相关,考生们在准备考试时,能够对当朝的法律制度有整体和全面的学习,促进了法律的普及,也能够加强人们的法律观念。

儒家的思想学说,在中国古代处于主流位置,在科举考试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功课。

科举考试在思想上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发挥其社会教化与规劝作用,稳定朝纲秩序,促进社会秩序的建立。

如今通过高考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性考试选拔人才也是科举考试形式的进一步演变与发展,是吸收了历史精华,同时注入了时代特色的制度,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要求,因此正当行。

发展与繁荣阶段

学者们普遍认为,科举制的正式形成时期为隋朝隋炀帝时期。

唐代的科举制度进入完备的发展阶段,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常举考试,下分有不同的科目,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考试的内容为儒家经义和诗词歌,只有这一考试通过的考生才能在朝廷担任官员。

第二种制举考试,更注重考生的逻辑思想和综合能力。

该项考试需由皇帝亲自主持,并没有特定别规定的考试的内容以及形式,如何进行考核,由皇帝临时进行决定。

唐代末期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社会动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尤为突出,唐朝也日益走向衰败。

直至赵匡胤以武将的身份夺去了皇位。新的王朝——宋朝诞生了。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武将篡权的历史再次发生。宋代统治者极力削弱武将的权利和地位,重视文官,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思想与文化作为一种时代风潮,席卷了宋代的大街小巷。

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朱熹、陆九渊分别创立了理学和心学,使得儒学在社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演变,成为主流思想。

科举制度的在宋代进行了改革,同时也迎来了繁荣。

宋代王安石认为考试诗词歌赋,注重经学的背诵不能够真正体现考生的水平,因此取消了一些等科目。

宋代的科举制度尤其重视阐述经籍的哲思义理、重视议论、论述政治思想和社会问题,向国家机构建言献策。

科举制度的中心转变也产生了文化影响,比如宋朝的诗词重视议论逻辑,哲思韵味深远。

然而,到了元代,儒生们能得到的优待就远远不如“重文轻武”的宋朝了。

元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孛儿只斤·忽必烈为元世祖,在中国元大都(今北京市市区)建立了王朝。

因为是蒙古族首领建立朝代,因此元朝的科举制度具有强烈的民族倾向性,元朝汉族人的考卷试题难度较大,而少数民族的试题更简单。

相比于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并不受到重视。元代右尊左卑,而汉人和南人在榜单上位居“左榜”。

同时,有着游牧民族血统的蒙古人们,崇尚武力而非儒学文化。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的繁荣和完备阶段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化流程。

童生试:也叫“院试”、“童试”,这是最初级的考试,只通过的童生试的考生并不能拥有在朝廷做官的资格,若想任职,还需要进行下一级的乡试。

乡试:各省内部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的考生被称为“举人”。

会试:京城内部每三年举行一次,只能通过乡试的举人参加,通过的考生被称为“贡生”。

殿试:该考试由皇帝亲自面试,只能通过会试的贡生参加。

通过的分为三等。一等,即一甲;二等,即二甲;三等为三甲。其中一甲为进士及第;二甲为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衰败与没落阶段

一项制度,在符合时代潮流的土壤中孕育,它的萌芽、兴起,是由于其带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随着这一制度逐渐发展繁荣,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制度的时候,它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

当这一制度的发展日益稳定的时候,为了做官,谋取更大的权利和利益,总会有一些人想通过各种手段以更轻松的方式达成目的。一些社会乱象也开始兴起。

比如冒名顶替、泄露题目,或者利用裙带关系引进亲族等。

而拥有有限资源和人脉关系的那些普通大众为了在官场上谋取一席之地,只能一味地死记书本。

为了考试而考试,导致了知识的僵化,脱离了社会现实,无数考生为了做官进仕,一年复一年,蹉跎了岁月,从少年考到白头。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考察的内容日益僵化,考生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见解,一切只能以朱熹的文章《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标准。

这一要求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百姓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精神上的的压抑与折磨。

科举制的大行其道,豪强垄断、考场舞弊、贿赂考官、投机取巧等社会乱象更是屡禁不止。

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科学事业发展也一度进入停滞期。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已经渗透进国民的肌理。

清政府迂腐不堪,固步自封,骄傲自大,坚守国门,拒绝打开对外沟通的渠道。

直到一八四零年,中国国门被英国用暴力武器击碎。

中国艰难屈辱的近代史由此开启。一次次的侵略性战争,刺痛了国民的自尊心,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奋起救国。

民族危机警钟长鸣,在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民主政体取代,残害人心的科举余毒也逐渐被清除。

一八九八年,光绪帝颁布诏书,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设立近代新式学堂作为新兴的教育制度。

直至一九零五年,兴起发展-繁荣-衰落的科举制,在经历了的历史风轮的碾压之后,终于被清政府正式废除,从此学校教育最为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于历史舞台。

0 阅读:12
乔羽寻史

乔羽寻史

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