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教兵”的思考

刘老师教育故事 2019-02-19 11:16:44

工作以来,一直任教的是副科——信息技术,但我并没有因为是副科而懈怠,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也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信息课上,我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兵教兵”(即安排位置时,让一个优生和一个学困生坐在一起,优生指导学困生),而且对我的帮手也是十分信任,因此对帮扶的对象很少再单独指导。但是,这学期一个学生的建议,使我对“兵教兵”的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学期期中考试以后,为了更好地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以便更好地教学,我让学生用小纸条的方式给我提建议,并署上自己的姓名。

有位学生在建议中写道:“老师,我希望你上课时能多关注我……”当时,我就被震住了,(要知道,每节课学生操作时,我都在不停地巡视并予以指导)立刻往下看,想知道是谁写的。当我看到落款是“六(2)班宋小飞”时,更觉得不可思议。我开学初就把他纳入关注对象了。(他,性格较内向,平时很遵守纪律,但从不见他举手提问或是回答问题。由于去年曾教过他,知道他学电脑较吃力,所以学初安排位置时,我特意把他安排在电脑水平最高的同学陈胜超旁边。这样,上课时,他有疑难问题,陈胜超可以随时指导他,而且陈胜超也是个很爱乐于助人的学生。)我一时还真想不通他为什么这样写。

我久久不能平静,仔细想想,学生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开学到现在,我几乎没有对他单独指导过。总认为有陈胜超指导他,我很放心。我猜想:也许就因为这样,让这个学生感觉到我对他不够关注,很冷落他,而且他又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日里虽有这想法,不敢直接告诉我,正好借这个机会,以这种方式提出来表达他的心思。想归想,但我还是很想知道事实真相,我决定与他好好聊聊。

这一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是六(2)班的信息课,他仍然和往常一样不举手,学生操作时,我到他身边看了看,轻声对他说:“下课以后,你留下来,老师想和你聊聊。”

下课了,待其他学生都走了之后,我故意对他说:“宋小飞,帮老师整理桌凳,好吗?”他点点头,高高兴兴地去整理了。

整理完以后,我微笑着对他说:“宋小飞,老师看到他的建议了,写得非常好!”

他有些不知所措,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那……那是我瞎写的。”我说:“老师刚才说的是真话,真的要谢谢你!以前,老师总认为有陈胜超帮你,所以一直很少指导你。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对你不好、不关心你?”

他不知怎么回答,也许是不敢。

我笑着鼓励他:“没关系,说出你的心里话,老师绝对不会怪你的。”

他点点头。

我轻声对他说:“以后,你只要发现老师不足的地方或是你是什么想法,尽管大胆地说,不要怕,更不要憋在心里。人总是有缺点的,老师也不例外,而且有时老师还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这就需要你们指出来。你看,你这次帮老师指出的不足,老师以后就能改正了,就能在上课时多指导你,你上课时也能开开心心的了。相反,如果你不说,或许老师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永远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也一直很郁闷,对不对?”

他羞涩地点点头,满意地走出了电脑室。

这件事,使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明白了:虽然“兵教兵”是个很好的辅差方法,但作为老师,还必须适时地关注学困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

沉默是金,但并非所有的沉默都是美德

0 阅读:5
刘老师教育故事

刘老师教育故事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明白老师永远不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