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称臣,古代君主坐北面南,故臣子拜见君主需要面北而拜,比喻臣服于人,现也用于形容在某方面不及他人而甘愿认输。成语出自《史记·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调集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扑向百越之地,然而除了攻向东南地区的秦军于同年攻占东瓯和闽越地区外,其余四路大军皆因山高路险、河道纵横,后勤补给困难,再加上两广各部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在主将屠睢被袭杀后,仅剩的十余万秦军被迫撤出岭南。
为了彻底攻破岭南,秦始皇抽调军民开凿灵渠,疏通后勤补给通道。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灵渠建成,秦始皇再次调集10万军队,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连同首次南征剩余军队,再度攻打岭南,很快攻陷岭南全境,于此设立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攻占岭南后,为了巩固占领区,加强对越人的管理,秦始皇对该地区实行军事管制性的戍守政策,“置东南一尉,西北一侯”,其中“东南一尉”便是南海尉任嚣,赐予其专断之权,对岭南地区实行军事管制,而“西北一侯”则是在岭南西北方的交通孔道上建筑城堡,驻扎重兵,以防西瓯人北窜。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此后起义规模迅速扩大,最为要命的是,叛军主力几乎全部集中于黄河以南的楚地,完全切断了岭南地区与朝廷的联系。在秦律的约束下,岭南秦军在无法接到诏令的情况下,根本不敢擅离职守回援。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任嚣病重。在秦朝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任嚣将赵佗召到面前,告诉他“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并当即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职务。于是,赵佗封关、绝道,筑起三道防线,聚兵自卫。
秦末中原大乱之际,桂林郡、象郡的一些越人部族亦纷纷独立,不再接受南海郡的节制。从汉元年(前206年)开始,赵佗通过武力镇压的方式,重新将岭南三郡纳入统治。之后,在当地士民拥戴下,赵佗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在击败项羽后,称帝建立西汉,之后他分封吴芮为长沙王,不仅将长沙、豫章二郡封给了他,就连赵佗占据的南海、桂林、象郡也都封给了吴芮,而不承认赵佗的南越国。此后,南越国与长沙国之间,时常爆发冲突。
直到汉十一年(前196年),年事已高的刘邦,因为多年来一直忙于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已经无力再解决南越问题,为了避免自己百年之后双方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刘邦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决定正式赐封赵佗为南越王。
陆贾到了南越后,赵佗大喇喇地接待了他,表现的十分傲慢无礼,陆贾则毫不在乎,对赵佗说道,“足下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和祖坟都在真定,而您现在却一反中原习俗,打算用弹丸之地对抗天子,恐怕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并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归属于他,可谓强大无比。然而汉王从巴蜀出兵,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仅用五年便使海内平定。这并非人力所能为,乃上天辅佐的结果。
如今,天子听闻您在南越称王,不助天下人诛除暴虐,将相们都想要带兵来消灭您,但是天子爱惜百姓,不想让他们再经历战争之苦,这才暂且罢兵,派我授予你南越王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
您理应道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您却依仗着刚刚建立、人心未附的南越,在此桀骜不驯。若是让朝廷知道,必要挖掘您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偏将统率十万兵马前来,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来投降汉朝,就如翻手般简单。”
赵佗听罢,连忙起身向陆贾道歉,声称自己乃是在化外之地待久了,这才有些失礼。鉴于南越与汉朝国力的巨大差距,赵佗最终接受了刘邦赐予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