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信忠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突然打断:你这是在汇报些什么?

文史江山 2024-04-01 20:46:52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65年6月26日,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找到毛主席,向他汇报卫生部的工作成果。

可钱信忠万万没想到,这一份报告,却让毛主席发了很大的火。

当时,报告刚听到一半,毛主席就脸色不好的打断,问钱信忠:“你这是在汇报些什么?卫生部干什么吃的?你到底会不会办事?”

发展不均

钱信忠头一回见毛主席发这么大的脾气,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卫生部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其实,毛主席这次发火不是无缘无故的。

他是觉得,钱信忠作为卫生部部长,拿上来的这份报告,严重忽略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医疗需求,仅仅着眼于城市。

这就意味着,卫生部的工作出现了严重的失职。

那么,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起来,卫生部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虽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部一直致力于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医疗体系,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能看得好病。

可是,新中国是从一穷二白之中建立起来的,过去,我们从来没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

所以,一旦实施起来,难免顾此失彼。

城市和农村之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就是当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好像钱信忠这份报告,只谈到城市里医院建设的如何如何完备,医护人员培养的素质如何如何高。可一谈到农村,却只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农民群众才是占了大多数的群体,也恰恰是看病最难的群体。

毛主席做过很多农村工作,所以深知医疗资源的匮乏,是农民群众的一大痛点。

在乡村,小病硬挺,大病等死,这几乎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观念。

在旧社会,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便有可能要了一个农民的命。

毛主席生气的点就在于这里,现在是新中国,不是旧社会,卫生部本该把农村看病难的问题给好好解决。

但很显然,钱信忠作为卫生部部长,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这一点。

毛主席在发过火之后,便指着那份出了问题的报告,对钱信忠语重心长的说:

“信忠,我们都是从农民过来的,我们的初心就是让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你看现在,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我们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去。不然,这卫生部哪里是人民的卫生部,那不就成了城市老爷的卫生部了吗?”

一番话说的钱信忠十分惭愧,可钱信忠却也有自己的难处。

钱信忠

当时是60年代,全国上下的医疗资源本就十分有限,能够拥有行医资格的医生,那都是精英之中的精英,万里挑一。

可正是因为医生金贵,所以,这些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医疗人才,他们自己肯定不愿意前去条件恶劣的乡村工作。

而背后还有一个问题是,当时,我国绝大部分医疗院校推行的是西医教育。

而受限于我国当时的医疗条件,西药同样也是非常昂贵的资源,很难普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人才匮乏,资源短缺,这两个困难一叠加,想要在农村普及医疗,简直难如登天。

求医问药

对于卫生部所面临的困难,毛主席心中也清楚。

为了解决医药资源匮乏的问题,毛主席在1958年就作出了指示,要发掘和抢救中医技术。

这是因为,中医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着更广阔的群众基础。

而且,中医药材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更易获取,价格低廉。

自民国以来,由于西方思想的大量冲击,导致中医始终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很多人认为中医是封建糟粕,是封建迷信。

所以,在很多医疗院校之中,中医这门学科直接被草率放弃。

就连卫生部也一度流行过,废除中医这样的思想。

最终,还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把中医这份文化给保护了下来。

因为,毛主席很清楚,中医绝不是某些人眼中的封建糟粕。

历经千年历史考验的中医,绝对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只不过,由于时代因素,中医没能像西医那样,发展成一门成体系的学科,导致了它的落后。

然而,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中医是他们最为依赖的一门治病技术。

一旦废除中医,那就意味着千千万万的农民无药可医。

中医的保护与发展,有效的缓解了当时农村群体看病难的问题。

可是,仅仅是推广中医,还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农村的医生太少,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由于农村缺乏专业的医学人才,所以,许多农民患病之后,只能白白等死。

即便一部分农民,有条件跑到大城市治病,最后一番治疗下来,也往往是倾家荡产。

更糟糕的是,医学人才的匮乏、看病昂贵,使得许多农民只能迷信于巫医偏方,思想上对于专业的医疗技术产生了不信任。

很多地方宁可求仙问卦,也不愿意求医问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钱信忠在给毛主席做的报告之中,也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1965年,我国约有140万名专业医疗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之中,有70%都集中在大城市,有20%。在较为偏远的县城,而留给农村的,仅有10%。

而在医疗经费的分配之中,面积更小、人口更少的城市地区占据了75%,而农村仅有25%。

如此分配,农民又怎么可能治得好病呢?

所以,毛主席在这场报告的最后,做了两条指示:

第一,卫生部必须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

第二,国家要培养一批专门为农村服务的医生。

第一条倒是好理解,可第二条又让卫生部许多人犯了难。

因为,他们还是陷在旧的思想里,觉得培养一个医疗人才,没有个五年十年是行不通的,这样的人才,怎么让他到农村去呢?

而且,以当时中国农村贫乏的财力,又怎么养得起这些医疗人才呢?

习惯了大医院治疗体系的医学生,到了农村,拳脚怎么施展?

听到这样迂腐的话,毛主席觉得不可理喻。

很快,他又召集了卫生部人员,说了这么一番话:

“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5亿多农民!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校毕业生学 3 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妙手回春

毛主席这番话,是来源于多年的实践。

毛主席曾经长期在农村生活,他的许多革命思想,也是脱胎于对农村、农民的调查和研究。

所以,他深知农民最核心的需求。

落后的农村,和精密体系之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本身就是不适应的,也没有必要互相适应。

在农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才们,经过简单的培训,也完全可以承担起医疗这份复杂的工作。

毛主席这番话,催生出了后来农村一个特殊的职业——“赤脚医生”。

其实,一开始,官方并没有“赤脚医生”这个说法,是农民为这个职业赋予了名字。

所谓赤脚医生的意思,就是他们并不像普通的医生那样脱离生产,专门治病,而是一边参与劳动,一边在乡间承担医疗工作。

当时,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上海等地的一些公社,开始在乡村寻找接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用几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接受了简单的医疗培训。

这些青年们接受培训之后,便背起药箱,行走在田间地头,为有需要的病人看病。

而在农忙时间,他们也和普通农民一样,在田间劳作。

开始,这些赤脚医生并没能受到大众的信任。

不过,实践出真知。

事实证明,赤脚医生们在简单的培训之后,完全能够解决农村之中的很多常见病。

相比于大医院里的专业医生,他们虽然受教育的时间短,专业的医疗设备也不够。

不过,他们胜在能接触到更多的临床案例,经验丰富。

有一些自主性比较强的赤脚医生,还带领乡亲们共同种植草药,解决农村医药匮乏的问题。

用尽一切手段为农民治病,这是赤脚医生的原则。

无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乃至于土洋结合,只要能够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就实现了赤脚医生存在的意义。

在各地这样试点推广了三年之后,1968年,上海方面整合了多位赤脚医生的事迹,写了一份长篇报告,登在报纸上。

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做《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

文章引起了全社会热烈的反响,《人民日报》也专门转载了这篇文章。

毛主席看到赤脚医生在乡村取得的丰厚成果,更是喜出望外,专门在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后面做了批示。

由此,赤脚医生的美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正巧,当时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下放农村,扎根基层。

这些青年,正是成为赤脚医生的最佳人选,所以,各地赤脚医生的队伍一下子得到了壮大。

同时,国家还做出指示,各地的农村医疗要构建三层体系:

县一级设立人民医院,乡一级设立卫生院,村一级则要设立卫生室。

如此一来,农民们碰到小病小灾,就不必在家中硬扛,更不必千里迢迢的跑到县里市里去看病,在家门口就能够把病治好。

医者仁心

随着农村医疗体系越来越专业,另外一个影响深远的制度也应运而生,那就是农村医疗合作制度。

发明这个制度的人,正是湖南省的一个赤脚医生——覃祥官。

他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意识到很多农村医疗体系,发展的依然不够完善,农民求医问药的权利,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覃祥官当时脑中就形成一个构想。

农村的医疗,最终还是应该由党领导,由农民来合作维护。

覃祥官

随后,他在自己的卫生室,拿出了一个具体的农村医疗合作方案:

“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村里再从集体公益金中每人平均提取 5 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除个别老痼疾病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群众每次看病只交 5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

在覃祥官的带领之下,当地很多农民主动投入了地方的医疗建设之中,和覃祥官一起搭建药房,炼制草药。

当地还渐渐流行起了这样的口号:“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队,大病不出社。”

这个政策不仅在当地大受欢迎,而且还成功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毛主席看了之后,立刻做出批示:要全国上下学习覃祥官的先进经验,将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落到实处。

于是,农民们只要花少量的挂号费,就能够把病治好,这个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也是从此之后,农民们开始越来越相信医疗技术。

而那些坑蒙拐骗的巫医方士,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终于渐渐在农村绝迹了。

1970 年,《“赤脚医生”手册》这本医学教材正式出版。

在那个年代,农村的赤脚医生几乎人手一本,而且,这本教材还分发到了普通百姓的手中。

赤脚医生用来学治病,而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更多的医疗卫生知识,从而避免疾病的产生。

这本书的出现,也预示着赤脚医生这一制度走向了成熟。

赤脚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在中国的土地上存在了20年。

随着乡村的发展,这个职业也渐渐的消亡。

但人们不会忘记,在最困难的年代,存在于广大乡村的赤脚医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赤脚医生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决策。

参考资料:

吴振伟《赤脚医生——消逝的奇迹》

胡新民《毛泽东: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熊伟《赤脚医生精神探索与思考》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MCN首发激励计划#

71 阅读:11691
评论列表
  • 梁宴 52
    2024-04-02 08:47

    伟人是真心真正的关心人民的

  • 2024-04-02 14:54

    主席的智慧和人民情怀无人能及

  • 2024-04-01 23:22

    赤脚医生,深入千村万户,解决了广大农村的看病问题,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点赞]

  • 青山 33
    2024-04-04 21:04

    真正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人民领袖!

  • Yukim 21
    2024-04-02 14:00

    赤脚医生,深入千村万户,解决了广大农村的看病问题,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点赞]这就是中国人民热爱毛主席的原因!

  • 2024-04-07 07:36

    伟大领袖

  • 2024-04-02 09:39

    过去的赤脚医生真好[点赞]大半夜有病随叫随到,那怕是下大雪也无怨无悔。几块钱就把病治了。太感谢了

    用户14xxx68 回复:
    你接触过?
  • 2024-04-02 22:03

    赤脚医生,还有解决了血吸虫病,都是千百年的功德。

  • 2024-04-01 22:29

    赤脚医生现在还在造福人类,但是他们大都七十多岁了,这些人是农村的医疗骨干,等这些人不在以后,农村的就医难就更严重了。

  • 2024-04-02 09:38

    为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没有人民就没有新中国。

  • 2024-04-03 08:50

    主席伟大,底层人民大救星

  • 2024-04-17 15:42

    一个伟大的人,是方方面面都能顾及到的,是心系国家、心系黎民百姓,这样的伟人,你们说能不让人们怀念吗?

  • 2024-04-02 12:48

    那一批赤脚医生比现在上好几年学医的都厉害[点赞]

  • amber 10
    2024-04-02 03:18

    如果没有赤脚医生农村医疗后果很严重

  • 2024-04-01 21:30

    赤脚医生,半夜打个电话,再类也上门看病。

  • okey 8
    2024-04-02 07:27

    赤脚医生的到来让农村更加有保障!

  • 2024-04-02 03:40

    现在农村人还习惯叫村卫生室的医生叫赤脚医生

  • 2024-04-03 15:08

    那时候城市里都有工作单位,都是免费医疗,农村发展赤脚医生,看病拿药也是免费的。

  • 2024-04-02 21:45

    不仅奠定中国大国地位,也不忘普通人的疾苦。

  • 2024-04-13 21:50

    那个年代,《赤脚医生》读本,中草药识别及药效,一般老百姓都会知一二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