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日暖绿生金:玉山蓝河边不仅有唐诗遗存,还有民宿咖啡

亚舍说文化 2024-12-05 04:35:16

蓝田日暖绿生金

五月的某个周末,我们早早赶到了蓝田猿人遗址,迎着山林里的阳光,像穿越时光一般,走到了老祖先的跟前。

“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灞河出秦岭,遇到北坡后向西再向北,汇入渭河,滋养着两岸的万千生灵,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坐落在南边的山坡上。透过简陋的器具,可以想象到这里当年水草丰茂,慢慢让猿人走向文明。与老祖先的石像并肩而立,看到连绵的绿色川道里,聚着不少的村子。几千年农耕养殖,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大片的绿野,不远处还有一道荞麦岭。

去年深秋,树叶变黄时,曾在荞麦岭上赶上了荞麦开花,满山遍野的红。蓝田是远近闻名的美食之乡,很多厨师从这里走出,把蓝田小吃带进集市城镇。吃了几十年的荞麦饸络,却不曾想过,荞麦竟然长在山坡上,一年还能出产两茬。更没想到,荞麦开花会这么奔放,能引来这么多的游人。像逛公园一样,摩肩接踵地挤在人群中,来到缓坡的高处。四下回望,天地开阔,深蓝色的秦岭前,火红雪白的荞麦岭,端坐在绿海中。岭下的倒沟峪边,扎堆的民宿汇成了一个五彩的小镇。我的一个朋友,与多位城里的创业者一起,在河边自建了一个好玩的院子。

告别老祖先,从山坡上下来,驱车几里,到达玉山镇。“蓝田日暖玉生烟”,曾经在汤峪镇上打望过满街的玉石小店,见识过一幅用一寸见方的小玉片缀连而成的大佛字。高八尺,宽五尺,完全凭着自然的纹理连接笔画,天衣无缝,绝对神奇。也就是从那时起,总想着要到那个叫玉山的地方看看,甚至想看看采玉的现场。奇怪的是,走在镇子上,却没看到玉的影子。

穿过热闹的集市,来到南边的清峪河边,看到了著名建筑师马清运为其父亲建的石房子。远在美国的他,以玉山为背景,用河滩上的各色鹅卵石,严丝合缝地砌墙铺地,建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住宅”。如今,这个“玉山石柴”像辋川别野里的鹿柴一样有名,作为民宿对外开放。它的跟前有大片的水田,其中有一小片“父亲的稻田”,亮绿夺目,一点也不输于旁边的荷园。习惯了随处可见的母亲赞歌,在这里邂逅一片浓浓的父爱,我猛然想到刚刚拜见过的那个老祖先。

从稻田中的水泥路上走过,看着倒映在水田里的青山,拂在河面上的垂柳,绿芒在路边夹道欢迎。择柳树下一个角落坐定,可以听到河水潺潺,游鸭咯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感觉像进入诗人笔下的世界,连忙看了看导航,发现从这里上高速,50分钟就可以回到城里,心底生出隐隐的想法。

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蓝田玉的开采已经得到严格管控,玉山正在全力打造绿色的诗意家园,为游人提供休闲打卡地。从蓝峪进山,可以看到五峰顶天,九龙汇聚,到处有诗人留下的遗迹和传说。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喜欢到处题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王维的辋川别野就在山边,坐船经过这里,多次抬头仰望,回到长安后还站在青龙寺的高处眺望蓝田山。如今,陪伴这些诗词的,是沟道里开发出的民宿,还有都市人对山水自然和诗意生活的向往。

随便走进蓝田的某个沟道,公路边一条小路弯进去,常常就是一个农家乐。无论初春、盛夏还是金秋,树叶或绿或黄,还是果子火红,客至如归,坐在院子里,吹着山风,谝着闲传,眼看着各种小吃活色生香地现场加工。山地土鸡已经炖出白中泛黄的汤汁,辣椒炒腊肉冒出火爆的气味,洋芋糍粑打得又黄又粘,荞麦饸络压出来后就直接入锅,灞源豆腐、神仙粉、土鸡蛋,一大早就开始熬的山地玉米糁,更是少不了。山里自产的这些东西,带着大地的精华,入了各家的饭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食客,有人反复前来,就冲这一口鲜香。

十点多钟,离饭点还有些早,我在稻田里发呆时,闻到了浓郁的咖啡香,便央请妻子前去打探。不一会儿,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端来两杯咖啡,扑面飘来纯正的气味。我好奇地问她,咖啡店开在稻田里,有生意吗?她笑着说,我们这么好的地方,还愁没有生意!你看这么大的停车场,到了傍晚就不够用了,周末时村里到处都会停满车。这么说时,她用手划拉了一圈,指着水边、草地中的桌椅说,经常有人到我们这里喝茶聊天看星星,端一杯咖啡喝半天。

我的心又动了一下,忙问这里的民宿价格。她说,最好的当然是石头房子家里的,一晚上要上千块,还必须提前预约。“不过,咱们普通人不用那么讲究,村里有很多家民宿,又干净又便宜,你们可以多住几天。”

这张图片来自网上

呡了一口拿铁,醇厚的口感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专业店里的,我连忙起身去看她们的操作间。干净的操作台上,两台专业的咖啡机旁,一个年轻人正在忙碌着。打听后得知,他们是专业的加盟店,统一提供咖啡豆,进行技术培训。“当然,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天然独有的!”

从小房子里出来,又看了看身边的青山绿水和稻田,心里生起一种奇异的感慨。玉山蓝河边,这片人类的起源地,曾从无到有,产生过很多奇观,入了华夏的诗书。绿一直是蓝田的底色,如今成了亮的招牌,正带来更多客源,生发出更多产业,让百姓走在更宽的致富路上。

0 阅读:1
亚舍说文化

亚舍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