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长期在后方干军事教育训练工作的王智涛,被调去385旅担任参谋长。对于上前线打仗,一直是他心中所愿。从1933年离开苏联回国,到1941年的这些年里,基本上没有在前线待过,作为负责军事训练工作的他心中不免遗憾。
在抗战中期,他从抗大训练部长调去129师工作,给他几个选项,担任军分区副司令,旅参谋长。两个职务都不算很满意,他希望到前线指挥部队打仗,担任军事主官,如团长。可长期从事军事工作,没有多少战场指挥经验,上级怎么会把一支部队交给他直接指挥呢,而且他的职务担任团长也偏低。为此,担任旅级职务。
他想来想去,在军分区工作主要就是地方部队,到前线打仗机会有限,385旅是一支劲旅,打了不少硬仗,作战经验丰富,因此愿意到385旅工作。
到385旅报到,旅长陈锡联很欢迎,俩人没有共事过,但王智涛听过他的名字,夜袭阳明堡战斗使得陈锡联名声大噪。刚到385旅,他就接到一项任务,召开全旅“参谋工作检讨会”,说部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
刚上任,就开检讨会,这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他觉得检讨会名字不合适,不如改成司令部工作会议,这样不至于刺耳,而且也大气一些。可旅长陈锡联、谢富治不同意,认为检讨并不是因为犯错检讨,从另一面对现在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就像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检讨什么呢?主要是对参谋的业务水平如何改进提高,那时候的参谋没有进行过专业化的学习,很多参谋挂着参谋头衔,实际上在司令部干其他工作,真正懂行的不多。因此需要加强参谋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要在作战的条例条令上,有些是照抄苏军,使得部队作战缺乏特色,不能适应对日作战需要。
说实话,王智涛一直干军事训练工作,对参谋工作也是第一次。385旅司令部有八个组,分别是参谋组、作战组,侦查组、训练组、军务组、通讯组,机要组,管理组。他对司令部办公要则,参谋培训计划等进行出台,短时间内也使得司令部面貌有所改变。
作为386旅的旅长陈赓带着参谋长周希汉来到385旅取经,表示要学习人家的经验。
他在385旅担任参谋长2年,对参谋工作也非常喜欢,1943年被他调回后方时,不是太想离开,希望留下。但上级让他服从命令,只好离开前线。抗战结束后,又被调去东北,安排在冀东军区军分区担任副司令,司令员是过去他的学生,他没有架子,保证配合司令员做好工作。
后来,他改任军区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