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刽子手,他们的职责就是处决犯人,他们也别无选择。人们都说他们杀了那么多的人,手上都沾满了罪恶。1925年的时候,晚清刽子手邓海山因为不能入善堂而恼怒非常。但邓海山说,即使是刽子手,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善良的。
首先他们杀的都是不法之人,所以无错。其次他们行善的方式,就是将刀磨得锋利一点,落刀快速一点,所谓“择颈之细处而砍之”,让犯人免除痛苦。刽子手本就是门技术活,想干这行就必须要先拜师。
因为刽子手这一行本就属于阴损的职业,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孤独终老。想必也没有哪个女人会愿意嫁给煞气如此之重的人吧。当然,在拜师之后,师傅对于技术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他们练习的时候基本都是拿冬瓜练习,师傅会在瓜上画一条线,徒弟的刀必须要不偏不倚的正好沿线砍下,那才叫合格。
但是1921年流落到茶陵县的刽子手佟绍箕,他有自己的练刀方法。除了砍冬瓜之外,他还会用“线香”来练习。线香点燃之后,佟绍箕便拿起刀对准线香的发光位。然后手起刀落,动作分毫不差。随手一砍,能砍下星火这功夫才算是到家。
然后这令牌便会被插在死刑犯的背后,死刑犯被押赴刑场。死刑犯在刑场跪下后,犯人的前面就会站一位刽子手,等待堂上监斩官的命令。这犯人前面所站的刽子手,其实就是个用来分散犯人注意力的门面。
正所谓“防前不防后”,真正的刽子手会在死刑犯的注意力都在前方刽子手身上时,悄悄的提刀自后面入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下死刑犯的头。而电视剧中出演的那些“刀下留人”,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而刽子手在听到“刀下留人”,也必须要停下。就因为律法中的那13个字,是有法律效力的,代表着皇权,他们哪敢抗旨不尊。但是像电视剧中那样一个人骑着匹马拿着一卷黄布就冲进刑场的画面,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这样做的唯一下场,就是会被乱刀砍死。因为公开的行刑现场不仅仅是有监斩官和刽子手,旁边还会有府衙兵丁,刑场的四周还有“望楼”这样的配置,其中有弓箭手待命,乱进就会被当场射杀。
所以说,这刽子手停刀的唯一可能,就是犯人自己喊冤。但临到砍头了才喊冤的也少,一般在放令签的时候就喊了。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刽子手的鬼头刀一提起来,便是一颗头颅落地。
也就是说,做这行必须要知道收手,正所谓“杀人九十九,到时要收手”。若是不收手的话,就必定会遭天谴。当然迷信之所以是迷信,就是因为有人信有人不信。邓海山就是不信这个的,他一生中砍下的头颅至少也有两三百个了。
但几乎所有的刽子手在失业之后都会留下阴影,这一点在民国时期有记载。那时候的武钢县有一个叫大朗巷的地方,里面都是失业了的刽子手。他们大多数都是偏居一隅,独来独往,小说家钟连成《孤独的刽子手》灵感就是出自那里。
双鱼
看电视剧看多了吧你?[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