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洪武三年,已然进入夏天,可明三陵这儿,几位工匠还在忙着掘地测量、绘图勾勒。七年前,农户出身的朱元璋挥剑指向江山,历经二十多年的拼搏努力,总算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创立了大明王朝。现今,朱元璋成了尊贵无比的天子,他父母的墓址,也得从那简陋的乡下小坟,变为雄伟壮观的帝王陵寝。
【一】
“这规制是陛下亲自定下的?”张老掘土工从朱老身旁的一个书生手里接过图纸,一边摸着自己的白胡子,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
“没错,这确实是皇上亲自设计的呢。”书生郑某毕恭毕敬地说道。
“皇上那可真是孝顺哟……”张老不禁感叹起来,“我还记得,陛下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可不咋好呢。”
郑某点了点头,脸上也显出几分感慨来:“皇上小时候家里穷得很,甚至还去当过和尚呢。现今能一统江山,真可以说是命运坎坷啊。”
张老把图纸在手里不停地摩挲着,好像在琢磨该怎么施工。他还记着,好几年前,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就派人来找他父母的墓址,说是要挑个雄伟壮观的地方好好安葬父母。到现在,这个心愿总算能达成了。
“皇上登基以后啊,一门心思地想找人给他父母迁坟呢。”张老小声嘀咕着,“那时候,刘贤相去看过那墓址,讲那是块风水宝地,不能随随便便就迁走。这不,现如今果然得修缮啦。”
“刘相国在玄学方面的本事,那可真是高啊!”郑某忍不住夸赞,“多亏了他的阻拦,要不然陛下早就把坟给迁了。”
张老点了点头,应和着说:“没错。当日刘相国讲这墓址乃是龙脉所在之处,风水那是相当好,要是迁坟必定会有灾祸降临。陛下呢,也采纳了他的意见,打消了迁坟的念头。就现在只是对墓园进行修缮这情况来看,足以证明刘相国那关于玄学的预言确实是准得很呐。”
“刘相国那可是学富五车,看法独特,还多次给皇上献上了精准的建议呢。皇上能够顺应天时,创立大明,这里头刘相国的辅助功劳可是相当大啊。”郑某很肯定地说道。
张老回想起好些年前刘伯温勘察墓地的那一幕,禁不住感叹道:“刘相国讲这墓地的风水好得很,乃是龙脉之所在,当时皇上也是认可他这说法的。现今要在这儿建造皇家陵寝,足见他的预言是准的。倘若不是这墓地风水出众,皇上又怎能在历经诸多磨难后,扭转乾坤,登上皇位并建立新朝呢?”
【二】
那天,刘伯温抵达朱元璋父母的墓前,看着那简陋的坟墓,忍不住连连叹气。他心里清楚,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先后离世,他根本没能力好好操办丧事,只能匆忙地把父母安葬了。而现在,朱元璋打算重新修整墓地,以此来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这着实是一片难得的孝心啊。
“相国到啦!”朱元璋满脸笑容地走上前去,“我琢磨着给父母找个风水好的地方迁坟,您觉着这儿咋样?”
刘伯温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的孝心着实令人钦佩。不过依臣之见,此墓前方有山峦环绕,后方有清澈水流围绕,乃是一块风水绝佳之地,实在不宜随便迁移。”
“啊?”朱元璋颇感意外。
“没错。”刘伯温说道,“那墓处于高处,周围有青山环绕,从风水上讲,这叫‘凤庭鹤轩’。墓的后面有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流淌着,水流畅通无阻,这被称作‘饮龙吸穴’。而且这墓正好是坐北朝南,背靠着青山,这正是帝王之墓应有的风水格局。要是迁坟的话,必定会破坏风水,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朱元璋听完恍然大悟,敢情自己父母墓地的风水这般好啊。怪不得当年战乱不断,自己却能够安然无恙,原来是有父母在冥冥之中护佑着自己呢。
“既然这样,那迁坟这事就算了。”朱元璋决定听从刘伯温的建议,“把这座墓好好修缮一番,让父母在地下能享享清福。”
刘伯温瞅见朱元璋听进了自己的劝言,那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真别说,这个地方的风水那是相当好,就像刘伯温讲的那样,这得归功于两位老人对墓地的用心挑选。想当年,朱元璋好像只能随便找个地儿安葬,可没想到,借着老人的远见卓识,还真就精准地占住了这块风水宝地。
如今朱元璋果真一统天下,刘伯温愈发坚信,这定然是那老人的用心发挥了作用,使得天时、地利、人和得以汇聚,从而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保护好这风水,既是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之法,也是确保大明江山长久稳固的坚实依靠。
刘伯温见陛下采纳了自己的提议,心里不禁暗暗高兴。他清楚,皇上自幼家境贫寒,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无人能及。现今总算能够修建一座宏伟的墓园以祭奠父母,此乃皇上长久以来的愿望。
咱通过对风水学的一番考量,察觉到这墓地那可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要是把坟迁走,肯定会惹来灾祸。劝皇上打消迁坟的念头,这不光是符合风水的道理,也是在卖力地维护着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稳呢。
刘伯温心里暗暗觉着,那老人墓地的风水,跟朱元璋命运的转变有着莫大的关联。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后来甚至沦为乞丐,这般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生,最终却成功逆袭,登上皇位,开创了明朝的江山。
这般强烈的命运逆转,恐怕和老人墓地的风水所蕴含的奇妙力量脱不了干系。要想护佑皇上顺应天命,那就必须得先守护好这处风水宝地,让先人的灵韵长久留存于此。
刘伯温走出墓地之时,心里暗暗期盼着这处风水宝地能够永远存在下去,也盼着朱元璋以及大明江山能够不断延续,永远享有安宁和平的日子。
【三】
“刘相国提及的风水宝地,还真挺有门道呢!”张老边指挥着工人挖掘甬道,边不由地感叹道。
“没错!”郑某随声应和,“若不是那风水的缘故,就凭皇上的出身,咋可能拥有如今的天下呢?”
“皇上年轻时曾出家做过和尚,之后还当过乞丐,那可是经历了好多辛酸事,命运起起落落,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张老在谈及朱元璋的过往时,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皇上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庭破碎,无奈只得选择出家。而后,因寺中施舍匮乏,竟又被逐出寺门。”郑某这般讲道,“所幸后来得到汤和的帮衬,这才得以有契机加入起义军,且职位不断晋升。现今的皇位,那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
“哎呀,要不是那老人墓地的风水好得很,恐怕很难有现在的情况啊。”张老连连感慨道。
“皇上登基之后,咱这国家是越来越强盛,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安稳又舒心。现今打算修缮老人墓园,这可真是一片孝心,值得称赞啊!”郑某满是赞许地说道。
“不但要对墓园进行修缮,还得建造出规模特别宏大的陵寝呢。这规制布局,那可是皇上亲自负责打理的哟。”张老讲道,“估摸着墓园建成之后,肯定会特别有气势!”
“皇上打小日子过得艰苦,想必会更明白父母的不易吧。现今要给他们修筑宏大的陵寝,也算是没让他们白来这人世间走一遭啊。”郑某颇多感慨地说道。
张老点了点头,又把图纸缓缓展开,仔细地查看起来。那巍峨的陵寝正一点一点地在他们手中构建起来,而朱元璋的那份孝心,也会在这宏伟的建筑里充分体现出来。
张老瞅着手中的设计图纸,不由得就畅想起来,等那巍峨的陵寝建成后,该是怎样的壮观景象啊!依着皇上对其父母的那份哀思,这次陵寝的建造规模,那肯定是特别浩大的。
张老已然六十多岁了,瞧过不少朝代的皇陵,可像这般由皇上精心规划设计的,却是头一遭见到。估摸着建成之后,那必定是气势磅礴,极为壮观,而且各类布局以及细节之处必定是极为讲究的,完完全全彰显出了皇上对先人的缅怀之意。
而这所有的基础,那还得说是老人墓地原本的风水相当好。当日刘相国的进谏明智得很,保住了这块风水宝地,这才让陛下能够有契机为先人建造这般宏伟的陵寝。
张老暗自思忖,要不是刘相国提了个建议,皇上在刚登基的时候就把那老人的墓地给迁走了。要是那样的话,哪儿还能有这块风水宝地啊,又怎么可能修建起这般规模的陵寝呢?不得不说,刘相国的先见之明,着实让人佩服。
现今皇上打算在这儿给先人修建陵寝,这就表明刘相国所言非虚。风水、命运以及功业,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多关联。老人墓地的风水,庇佑着陛下度过了传奇的一生;而陛下为报答父母之恩,建造地下宫殿,更是将这风水的作用进一步扩大,让先人的香火能够长久延续。
【结语】
朱元璋迁坟这事儿,其实是他想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报答之情。可刘伯温说这儿是风水宝地,于是这墓地就没动。
现今的人也许并不完全认可这些玄乎的说法,不过要知道,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都是不一样的。在那个到处都充斥着鬼神迷信的时期,刘伯温的劝说起到了作用,进而成就了一段美谈。
朱元璋的祖坟得以完好留存,而其墓地风水所具有的力量,也在他这一生的起起落落中得到了证实。
人生充满变数,难以预测,然而孝心却能够流芳百世。朱元璋给父母建造了壮观的陵寝,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君主内心的高大与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