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是错的?医生建议:过了60岁,最好改掉这4个坏习惯

朋友美食 2025-03-25 02:36:38

人过60,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再适合当下的健康需求。很多人坚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但医生却指出,饭后立刻散步。对60岁以上老人。或许并非良策,除了这一点,还有4个常见坏习惯,最好及时改掉。

饭后散步,听起来是养生妙方,实则隐藏隐患。60岁后,老人的消化功能减弱,饭后胃部充满食物,血液循环集中在胃肠道帮助消化。

此时立刻散步,血液被分散到四肢,胃肠供血相对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同时,运动还可能导致胃部下垂,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问题。正确做法是,饭后先休息20 - 30分钟,待食物初步消化后,再进行适度散步。

速度不宜过快,步伐轻盈,每次20 - 30分钟即可,这样既能促进消化,又不损伤肠胃。

起床过猛,也是老人常见的危险习惯。睡眠中,身体各项机能,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血压较低。

早晨醒来,若突然坐起或下床,身体来不及适应,血压会瞬间波动,容易引发头晕、眼花甚至摔倒,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老人起床,不妨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醒来后先躺半分钟,活动下四肢;再慢慢坐起,在床上坐半分钟;

最后双腿下垂在床边等半分钟,感觉平稳后再下床活动,给身体足够缓冲时间,降低意外风险。

还有,老人热衷于弯腰低头做家务,如长时间弯腰扫地、低头择菜等。60岁后,颈椎、腰椎和膝关节开始退化,弯腰低头,会增加这些部位压力,加重关节磨损和肌肉劳损,引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疼痛等疾病。

做家务时,尽量选择高一点的桌椅,避免长时间保持弯腰低头姿势,中间多起身活动,拉伸一下身体,缓解肌肉紧张。

另外,很多老人节俭,剩菜剩饭舍不得扔,热一热继续吃。但剩菜存放过程中,易滋生细菌,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增加患癌风险。

老人做饭应根据食量准备,尽量不剩饭菜;如有剩余,及时冷藏保存,且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人过60,要对自己的身体,多些关注和呵护。摒弃饭后立刻散步、起床过猛、弯腰低头做家务、吃剩菜剩饭,这些坏习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晚年生活少些病痛困扰,更加轻松自在 。

5 阅读:3039